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
【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后期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于2015年7月1日
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组则在围手术
期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
分以及患者的腹胀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
且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胀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认为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采取中医护
理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有效的加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腹胀情况
近几年,子宫肌瘤患者的患病人数逐渐上升,多数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手术,而术后,
患者易出现腹胀、周身酸痛等并发症,尤其以腹胀出现频率最高,如何有效的、快速的解决
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是目前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重点由医生与护士共同根据某种
疾病式手术的具体顺序性以及时间性所制定的临床服务计划,就是临床护理路径,临床上多
数实验指出,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减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1]。
因正是因此,本文研究主要是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进
行分析,为后期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肿瘤切除手术的74
例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中医护理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7例,中医护理组患者的年龄在26~56岁之间,体重38.5~74.1kg,平均(41.52±1.1)kg。
对照组
患者的年龄在24~59岁之间,体重39.1~72.3kg,平均(43.2±2.1)kg。
两组患者在年龄、
教育背景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均属于自愿
入组,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1)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患者因病情
对身体的伤害而出现的负面情绪,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2)做好患者的引导以及肠道的护理,便于留置尿管,手术中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
3)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进行检查,出
现问题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
4)对患者进行术后营养给予工作,进行体位的护理[2]。
中医护理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1)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详细讲解治疗的情况,以及医院的情况,包括进行
手术的相关疾病知识,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减轻患者的担心,为患者进行肠道准备、阴道冲
洗等术前准备工作。
2)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疏导,减轻患
者的负面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并帮助者建立治疗的自信心。
3)手术当天,为患者进行耳穴
埋豆,以缓解患者的焦虑[3]。
4)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安排全麻术后的体位,
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5)手术后6小时,对患者的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进行按摩,
每2小时1次,每次时长10min,可促进患者排气,并减轻腹胀;手术后12小时,分次给予
患者中药排气汤,并对患者的腹胀情况进行评估[4]。
6)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密切
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恶化。
7)护理人员在腹胀
情况缓解后,对患者进行辨证饮食指导。
8)手术结束后3天,对患者给予出院的康复指导,嘱咐患者要加强对盆底功能的锻炼[5]。
1.3观察指标
患者纳入标准:病情符合《子宫平滑肌临床路径》(2009)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
60岁以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的患者;患者无其他严重合并疾病;患
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患者无其他精神疾病病史[6]。
护理满意度评分:医院自制评分表格,共12个内容,总分100分。
腹胀情况:
治愈:患者的腹胀情况消失。
有效:患者的腹胀情况缓解大部分。
无效;患者的腹胀情况没有得到缓解。
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胀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腹胀情况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数据中显示,中医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中医护理组患者
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是为了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系统化的住院治疗护理流程。
在整个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诊疗护理的过程目的明确,使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均可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可以
保证护理在既定的时间内进行的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改善围手术期患者的腹胀等并发症的情况。
在路径中列入中药汤剂服用的时间,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的流程,可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的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有效的对患者术后出现
的腹胀情况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强患者对医院的治疗信心,应在今后对腹
腔镜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中草,王定清,袁爱珍,吴柳玲,刘映文.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18:130-131.
[2]黄惠榕,赵若华,黄锦华.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6:58-59.
[3]仲娟,刘晓捷,鲍志丽.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
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6,25:86-87.
[4]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3,18:1689-1691.
[5]周莉.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13.
[6]孙春儿,孙银芳. 中医临床路径与常规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比较[J]. 新中医,2015,0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