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手术钻孔温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影响钻孔精度因素基础分析及措施

影响钻孔精度因素基础分析及措施【摘要】在机械加工行业中,任何一种加工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实际的操作者一定要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加工误差,尽可能的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钻孔精度斜面众所周知,孔的加工在机械加工中是一件常见,但不容易保证精度的事。
在孔的加工过程中,最容易造成精度误差的因素通常有孔中心偏移,孔的轴线不垂直于工件基准面和钻出的孔的孔径有误差。
孔中心的偏移通常是因为孔的中心位置不正确引起的;孔的轴线不垂直基准面通常是在装夹工件时被加工表面与钻床主轴轴线不垂直造成的;孔径的误差则多数是由麻花钻刃磨不好,切削刃长度不等和角度偏差引起的。
如何找正孔的中心位置如何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与钻床主轴轴线的垂直度?如何刃磨好麻花钻?如何在斜面上也能钻出高精度的孔?……结合多年的一线操作工作,对解决这些问题,积累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如下:一、孔中心位置的找正方法(一)找好中心点,打好样冲眼划中心线时应以工件的两个基准面来划线,不要以为只要保证划线的尺寸不出错,就可以随便选择一个面来划线。
否则,不仅容易积累误差,而且还会给操作者判断样冲眼的位置带来困难。
在打样冲眼时,大家容易考虑到保证样冲轴线和垂直度问题,而往往忽视样冲眼究竟该打在什么位置上。
通常情况,操作者很自然的选择了中心线交叉处的中心位置。
事实上,选择的这一点并不是圆的中心。
在实践,钳工操作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划针、划规、高度游标卡尺等)所划出的线宽至少是0.1mm左右。
正确的样冲眼选点应在沿着划线基准方向且在圆的两条中心线下缘相交处。
(二)选择有正确锥度的样冲打眼保证所使用的样冲有正确的锥度对初钻时的钻头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在打样冲眼时千万别小看这个问题,更不应该随便在砂轮机上刃磨几下样冲就打眼了。
这样,初钻时往往给钻头的定位带来不利影响,也给下道工序的扩孔或纠正偏差带来更多麻烦。
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骨外科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程序,涉及许多因素可能导致手术切口感染。
以下是与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1. 患者因素: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体重等因素可以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 外科因素:外科手术的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也会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一些复杂和长时间的手术更容易导致感染。
3. 切口因素:切口的位置和大小也是感染的风险因素。
较大和深度的切口更容易感染。
4. 手术环境:手术室的环境卫生和无菌控制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如果手术室没有适当的清洁和消毒,或者无法控制细菌的污染,那么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5. 术前准备:术前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和患者的皮肤准备也是防止切口感染的重要步骤。
正确选择抗生素和适当的清洁剂可以减少细菌的污染并预防感染。
6. 术后护理:术后的切口护理和包扎也对预防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及时更换包扎和注意切口的干燥和清洁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 医护人员因素: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也是影响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来减少细菌的传播。
8.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患者应该了解如何正确清洁和保护切口,并且在术后密切监测切口的状况。
预防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因素、外科因素、切口因素、手术环境、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医护人员因素和患者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以及加强患者教育,可以有效降低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于钻孔时可能出现问题时的分析

关于钻孔时可能出现问题时的分析摘要: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孔的零件非常多,而在孔的钻削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本文就通过对钻孔的实习操作,对钻削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孔、钻削、偏移、歪斜。
钻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由两平行面或切面形成的的包容面)。
孔在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我们常见的螺纹连接中螺纹孔就需要打螺纹底孔,然后才能攻螺纹,形成螺纹孔。
另外还有在加工工件过程中,对于镶嵌工件或凸凹工件的不能用锯削去除的部分我们也常常来打排孔来去除余料。
有时在我们做锉配工件时需要清角时很是费事,那么当我们打了工艺孔时就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了。
另外孔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对工件的加工也非常重要,如柴油机中活塞的连杆组件,由于工作时要求活塞销和连杆件相对摆动,活塞销与活塞上孔的连接就要求准确定位,孔的位置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还有在车削细长轴的时候也常常打中心孔来定位;特别在车阶梯轴时,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有效的保证各轴段的同轴度。
还有很多的工件定位时也常常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来限制自由度。
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一部分由车、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如钻头、扩孔钻、铰刀等)来完成的。
钻孔就是用钻头在实体工件上加工孔的操作,用钻床钻孔时,工件装夹在钻床工作台上固定不动,钻头的旋转是主运动,钻头沿轴线移动是进给运动。
钻孔时由于钻头的刚性和精度都较差,故加工精度不高,一般为IT6~IT9表面粗糙度Ra≥12.5um现在我们也已经实习了很长时间了,做的工件也不少了,其中用到钻孔的工件很多很多,有打排孔,有打工艺孔,还有定位孔,基准孔等。
一般我们在日常技能操作训练时常常回出现一些打出来的孔尺寸大于规定尺寸、孔位偏移、钻孔呈多角形、孔壁粗糙、钻头工作部分折断、切削刃迅速磨损或碎裂等许多问题;从而致使工件的孔的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及相对位置精度等达不到所需要求,使工件产生废品。
骨切割或钻孔时产热对骨愈合的影响

骨切割或钻孔时产热对骨愈合的影响
李幼华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年(卷),期】2000(027)001
【摘要】在临床上进行骨切割或钻孔时会产生摩擦热,但热的产生会导致骨愈合的影响。
本文就摩擦热对骨愈合会造成如何的损害、产生摩擦热的各种因素和如何预防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李幼华
【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二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
【相关文献】
1.雌激素对骨质疏松时种植体骨愈合的影响:Ⅱ骨计量学和电镜观察 [J], 戚孟春;周秀青;刘猛;杜兆军;由彦玲
2.万古霉素对自体骨植骨时脊柱融合骨愈合的影响 [J], 甘维; 朱柔霖; 刘雪萍; 张立岩; 刘斌
3.第三骨块对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愈合效果的影响 [J], 毛国庶;周敏;李晓明;周子红;殷渠东
4.Ilizarov技术骨搬移术后骨愈合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史晓丽;赵卫东;张永红;邢浩;李佳佳
5.三花接骨散对股骨骨不连模型大鼠BMP-7/Runx2通路及骨愈合的影响 [J], 路鹏飞;田俊华;杨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重建关节功能已越来越被重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1]。
由于此类手术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常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手术时间长,手术野暴露时间长,手术时又需要大量冲洗液,导致术中体温下降的几率也大大的增加,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体温降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值得探讨。
其意义在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
现就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低体温发生的原因1.1 患者自身因素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慢,基础代谢率降低,此外,手术前的禁食、禁饮,使体内能量储备下降,而手术的应激又导致能量消耗的增加,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对冷的耐受力差,手术中的冷刺激,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和紧张改变了血流的分布,术中都容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
1.2 手术室低温环境[2]手术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左右,湿度在40~60%,但为防止手术者出汗有污染手术野的可能,往往调室温低于21℃,使患者散热增多导致低体温,另外手术室空气净化层流设备及循环风的使用,加速了手术间空气的对流,使患者以对流散热的方式增加了热量的发散。
1.3 麻醉因素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入路径的活动并扩张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导致体温降低。
全麻药不但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而且还干扰机体随环境变化的体液转移反应;肌松药使骨骼肌麻醉,丧失增加肌张力的产热反应,均可诱发术中低体温[3]。
1.4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较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手术野暴露时间长,使水分从手术中蒸发。
同时术中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通过传导散热的方式也能带走大量的热量,患者术中出血,不仅会因为血液的流失带走热量,而且由于大量失血使器官灌流不足而引起低体温的发生。
钻孔应变观测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

第3卷第1 1 期
2011 2月 年
大 地 测 量 与 地 球 动 力 学
J URN 0DE Y AND G 0DYNAMI S 0 AL 0F GE S E C
Vo .1 L3l No
Fe b.. Ol 2 1
文章 编号 :6 15 4 ( 0 1 0 -0 40 17 .9 2 2 1 ) 1 3 -6 0
厚 度 对 应 变 的影 响 与水 泥 的弹 性 模 量 有 关 , 随 着 水 泥 膨 胀 系 数 的 增加 , 应 变 存 在 减 小 的 趋 势 。 且 面
关 键 词 分量应变 ; 应力场 ; 弹性模量 ; 面 H 6 P 1 .2 T 7 2
mo e sb it W i h s mo e ,a d u d r t e n n— n fln sr s o d t n d lwa u l. t t i d l n n e h o u i0f te s c n ii s,t te s c n e c a a t rsis h o he sr s ha g h r ce it c b fr n fe h o e oe d lig we e su i d a d te ef cso h h n e ft l si d l so h o k, eo e a d atrt e b r h l r l r t d e n h fe t ft e c a g so he ea tc mo u u ft e r c i n c me ta d s n ec sn e n n o d a i g,t e P is n r t h os o a i h e ntti k e s a d t e e p nso o fiin fte s se o h o,t e c me h c n s n h x a in c efc e to y t m n t e h c mp n n tan a d p a e sr i fe rli g we e iqur d a l.Th e u t ndc t h tt e ifu n e i c— o o e tsr i n ln ta n a rd ln r n ie swe1 t i e r s ls i iae t a h n e c n i l d n e fo t e boe oe d l n s p o a l . i s a i s t e a ru e e c r m h r h l r l g i r b b y 1 5 tme s b g a h pet r .Th n u n e o a h p r mee S i i e i f e c fe c a a tr’ l
皮质骨加工用医用热管钻头的设计及换热性能分析

皮质骨加工用医用热管钻头的设计及换热性能分析摘要本项目首先通过Solidworks考虑具体的传热以及散热的需求,对皮质骨医用钻头进行设计及三维建模,内置旋转热管进行散热,之后通过Gambit对三维建模进行网格划分,并导入FLUENT软件对充液率、热流密度及钻头转速三个变量单独改变进行仿真分析,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优化应用于皮质骨钻孔的旋转热管的散热效率。
关键词:旋转热管传热学仿真皮质骨钻头三维设计基于已有的热管钻头进行改造,包括:(1)热管钻头、(2)气密性装置和(3)热管管腔等几个部分。
所述气密性装置(2)由(4)堵头、(5)密封圈、(6)扇形密封圈、(7)工字形顶杆、(8)弹簧、(9)阀口、(10)密封圈和(11)端面密封圈组成,所设计的气密性装置可同时实现抽真空、注液、密封及二次密封等操作,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下列为麻花钻的结构参数,顶角2Φ=118o,螺旋角为25°,总长度L=50.8mm, 选用冷凝端带锥角的轴向旋转热管。
当热管开始抽真空时,通过一字形槽旋动堵头(4),堵头(4)下端顶杆推动工字形顶杆(7),使得阀口(9)打开,此时扇形密封圈(6)将热管管腔与抽真空通孔的连接。
当抽真空结束后,开始注液时,所述堵头(4)逆时针旋转180°向上移动,保持阀口依然为打开状态,此时扇形密封圈(6)将热管管腔与注液通孔的连接。
当抽真空及注液全部完成后,继续逆时针旋动堵头(4)约90°向上移动,使得堵头(4)与工字形顶杆(7)脱离,工字形顶杆(7)下端端面密封圈(11)在内部弹簧预拉力作用下与阀口(9)紧密贴合,同时扇形密封圈(6)将钻头刀柄上端抽真空和注液的两个通孔堵住,实现二次密封。
二、Gambit网格划分将热管钻头的外轮廓的一半且用一条直线将其封闭起来,将整个封闭起来的平面设置成平面。
第二将液相部分的平面建立出来,运用面切割功能将整个平面划分为两个面,即固相与液相的在剖面处的投影面。
骨材料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分析

第40卷第6期2020年12月西安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Vol40No6Dec2020DOI:1016185/jjxatu edu cn202006004h t p://xb xatu educn 骨材料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分析万宏强,贾娟娟,李凡聪(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21)摘要:为获得可靠的骨钻孔切削参数以及骨钻孔的影响因素,借助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于骨材料在骨科手术中的钻孔过程进行了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在切削用量中,进给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显著,转速的影响次之,骨科钻头直径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小,为骨钻孔过程的参数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骨材料;切削过程;切削力;切削温度中图号:TG50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965(2020)06061706Analysis of Cutting Force and Cutting Temperature in BoneMaterial Cutting ProcessWAN Hongqiang,JIA J u anjuan,LI Fancong(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Xi7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71002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reliable bone drilling parameter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bone drilling, with the help of ABAQU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cutting force andcu t ingtemperaturewerecarriedoutonthedri l ingprocessofbonematerialsinorthopedicsurge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ed rate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cutting temperature,the second is the speed,and the orthopedic dri ll diameter has the least effect on cutting temperature.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parameters in the bone drilling process.Key words:bone material;cutting process;cutting force;cutting temperature骨材料是一种具有复合材料特性和生物活性的材料。
高速微细骨钻过程中切削力与切削温度试验研究

摘
要: 钻骨手术是 医学中历史悠久的外科术式之一 , 现 已广泛地应用在颌 面修复手术 以及修 整骨折等方面。钻骨过程
中, 切削力的大小和切 削温度的高低对整个手术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 次研究以高速微细切 削机床为试验 平台,
通过一 系列试验 , 研究 了骨头高速微细钻孔 中进 给速度、 主轴转速与切 削力 、 切 削温度之 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为外科手 术导航 系统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 明,为 了同时保证骨钻过程 中的切 削力和切 削温度都在较低 的合理 范围
第 4期 2 0 1 5年 4月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 Ma n u f a c t u r e 1 3 7
高速微 细骨钻过程 中切 削力与切 削温度 试验研 究
宋金榜 , 陈 明, 赵梓 涵 , 文 亮
(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 院, 上 i g a t i o n o n Cu t t i n g F or c e a n d Te mp e r a t u r e Du r i n g Hi g h Sp e e d Mi c r o - Dr i l l i n g o n B o n e
S ONG J i n — b a n g ,C HEN Mi n g ,Z HAO Z i - h a n ,W EN L i a n g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0 , C h i n a )
手术室体温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影响的观察

手术室体温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影响的观察作者:马丹刘红高伟静李莉朱书芳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5期[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体温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对我院2018年6月1日-2018年10月30日,在我院手术室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50例,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体温护理。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
观察两组病人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病人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V0.05)。
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加强体温护理,较少了患者并发症,利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体温护理;骨科;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146-01骨科手术在各大医院手术室均占很大比重,在手术过程中,因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环境因素、病人因素、保暖不到位等多种原因,患者易出现低体温,不利于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患者的恢复,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加强体温护理较为重要。
本文通过在骨科手术的患者中实施体温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选取对我院2018年6月1日-2018年10月30日,在我院手术室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50例,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人体温护理。
纳入标准:①I类手术切口;②无感染创面;③术前体温正常;④心肺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②术前使用止血剂③术中出血>1000.m1的病例:④手术时间<1h;2方法2.1对照组实施骨科手术护理常规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神志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骨钻发展概况

骨钻发展概况作者:赵琪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2期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在骨科治疗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但是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与传统的打石膏保守治疗相比,骨科手术治疗允许病人早期关节恢复活动,缩短了病患术后恢复时间。
但是骨科临床手术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高速骨钻孔过程中,极易使钻孔温度升高,当温度高于47℃时[1],就会造成骨细胞热坏死。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对骨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骨钻;切削力·钻削力;钻削温度1.国内外骨钻研究现状骨钻孔一直是骨科手术中所不能避免的一个环节,而在骨钻孔过程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人体组织和细胞机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医疗骨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各种因素中进行了探索。
1.1国外研究现状1972年,Hirsch和Matthews等[2]对人体的皮质骨进行了体外骨钻孔实验,探寻温度测量技术,发现在没有特定的冷却液的情况下,皮质骨温升高于100℃。
Matthews[4]等使用φ3.2mm的ASIF钻头进行钻孔实验,实验采用预钻孔的方式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直接成孔所产生的温度要高于预钻和扩孔过程中温度值,但相对于未磨损医疗钻头,磨损的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Larry S、Hirsch C和Matthews等[3]人探究了骨钻孔温度与钻削轴向力之间关系,在做的一系列实验中,他们使用φ3.2mm的ASIF钻头,钻削速度速为2900r/min,将3个铬镍-铝镍热电偶分别放置在距离孔壁0.5mm、1mm和1.5mm处进行测温实验,测得了温度与轴向力关系,如图1.1所示。
2003年Davidson S.R等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进给速度、主轴转速、钻头直径对骨钻削过程中温度影响较强,但是钻头螺旋角、顶角等参数对骨钻孔过程中温度影响较小。
圆弧槽克氏针结构参数对骨钻削的影响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5卷第6期2020年12月Vol. 25 No. 6Dec. 2020圆弧槽克氏针结构参数对骨钻削的影响王义文,娄德锂,付鹏强,闫克攀(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针对在骨科手术中,骨钻削时超过55弋会导致骨组织坏死甚至发生氧化,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采用在针尖表面设计分屑槽等微结构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钻削温度。
选用圆弧槽克氏针对骨进行钻削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法,研究得出了圆弧槽长度、圆弧槽深度、 圆弧槽与尖端距离3个圆弧槽克氏针结构参数对骨钻削温度及骨钻削力的影响规律及主次关系。
建立了骨钻削温度及骨钻削力的预报模型,对经验模型的回归方程及系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对其进行参数优化,得出了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克氏针;结构参数;骨钻削温度;骨钻削力DOI :10. 15938/j. jhust. 2020. 06.013中图分类号:TG501. 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683(2020)06-0092-06In f lue n e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Arc GrooveK-wire on Bone DrillingWANG Yi-wen^ LOU De-yu, FU Peng-qiang YAN Ke-pan(School of Mechanical Power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arbin 150080,China)Abstract :In orthopaedic surgery , bone drilling over 55 C will lead to bone tissue necrosis and even oxidation ,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surgery ・ The drilling temperatur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designing micro-structuressuch as chip grooves on the tip surface ・ By choosing Kirschner wire with arc groove for bone drilling experiment ,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multi-factor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Kirschner wire with arc groove (length of arc groove , depth of arc groove , distance between arc groove and tip) onbone drilling temperature and bone drilling force was studied an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lations were obtained ・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bone drilling temperature and force is establish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andcoefficient of the empirical model are tested and optimized .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is obtained ・Keywords : K-wire ; structural parameters ; bone drilling temperature ; bone drilling force收稿日期:2019-01 -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5127).作者简介:娄德铉(1989-),男,硕士研究生;付鹏强(1983-),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王义文(1972—),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 :139460301**********.第6期王义文等:圆弧槽克氏针结构参数对骨钻削的影响930引言骨钻削技术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中⑴,尤其在口腔手术中或者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用于骨折修复或者固定假肢等⑵。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545900【摘要】术中低体温是指术中核心体温低于36°C。
术中体温过低可引起术中出血、麻醉苏醒延迟、术后寒战、伤口愈合延迟、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对于病情重、体质弱且年龄较大或偏小的患者,其体温的低下不仅会对机体造成损害,而且会危及生命。
据报道,临床发病率高达30.0~50.0%。
因此,早期发现术中低体温对预防这些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对护理措施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
【关键词】术中低体温;手术;影响因素;护理措施1.前言手术患者术中、术后体温低于36°C定义为低体温,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管收缩和寒颤及全身麻醉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
低体温可以使术中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血管收缩导致微灌注减少,降低周围组织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StO2)[1]。
此外,围手术期低体温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失血。
术中体温过低与病人自身因素、手术环境因素、术中输液输血和麻醉的影响等几个因素有关。
总结如下:2.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围手术期提供和维持常温对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康复和患者满意度非常重要。
意外低温可导致术后心血管疾病、手术部位感染、住院和康复时间延长并发症[2]。
据报道,常温的维护使住院时间减少了约40%,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降低了64%。
在美国国家健康与保健卓越研究所(NICE)出版的《成人意外低温管理指南》中,意外低温分三个阶段进行检查:(1)术前阶段,即病人准备手术时麻醉诱导前一小时;(2)术中阶段,包括麻醉的实施;(3)术后阶段,即进入恢复单元开始的24小时内。
在临床中主要对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包括术中不能鼓室测体温的病人。
通过测量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复苏三次体温收集数据。
候诊室、手术室(麻醉前和手术中)和康复室的研究人员使用经校准的Genius 2红外鼓膜电子温度计(Covidien,Mans eld,America)测量体温,术后记录病人体温的首次测量值。
手术室体温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影响的观察

手术室体温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影响的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体温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54例,应用普通护理联合手术室体温护理方法)和对照组(54例,应用普通护理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和术中的平均体温以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实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手术室体温护理可显著提高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体温。
【关键词】手术室;体温护理;骨科手术患者调查资料显示,骨科手术在医院全部手术中占据较大比例,患者在以下几种因素影响下极易出现低体温情况:其一,环境;其二,手术;其三,保暖措施不合理;其四,麻醉;其五,患者本身体质等[1]。
由于骨科手术时间比较长,所以在开展骨科手术室需做好保温工作,继而避免因为体温过低而出现难以控制出血情况。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骨科手术患者。
纳入标准:(1)均进行骨科手术;(2)均在知情下参与;(3)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感染者;(2)合并精神疾病者;(3)手术时间小于60min者。
实验组中有30例男、24例女,手术类型:14例关节置换术、30例骨折、10例矫形手术;平均年龄为(33.9±12.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20.3±32.1)h。
对照组中有32例男、224例女,手术类型:13例关节置换术、32例骨折、9例矫形手术;平均年龄为(35.5±11.1)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22.5±31.7)h。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其一,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效果等;其二,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顺畅;其三,建立静脉通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其四,清洁患者伤口,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其五,对清醒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安抚情绪,制动骨折部位,保持合适体位。
科研课题论文:骨科创伤性损伤病人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96250 临床医学论文骨科创伤性损伤病人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进展低体温常见于骨科创伤性损伤患者中,通常患者受损伤后其中心体温< 35℃。
若患者出现进行性凝血功能失常,其体温< 34℃,加上输血量超过10 单位 RBC,创伤程度评分>25分。
为了减少创伤患者死亡率,本文将探讨积极预防骨科创伤性损伤患者出现低体温,以及护理该类患者的进展,现报道如下。
1 创伤性损伤患者低体温原因分析1.1入院前低体温的原因(1)患者受到创伤性损伤时,天气寒冷保温条件差,患者失血又得不到及时补液,回心血量少导致了低体温,或者内心受到强刺激。
(2)创伤性损伤患者失血后,血压降低、脑缺血后产热受到抑制,肾功能受损也会导致产热低而低体温;现场施救补液和输血受条件因素影响无法加热,进入患者体内使其体热丢失也会产生低体温。
1.2入院后低体温原因(1)入院后患者脱去衣服查体使得体热丢失。
(2)受麻醉手术影响,全麻患者大脑和下丘脑体液调节中枢被阻断;局麻患者血管扩张在区域内被阻滞也使得体热丢失,使其出现低体温。
(3)手术时间延长后患者体内散热加快,例如:消毒术区皮肤使其体热蒸发加快、术中使用冲洗液量次增加、使用了低温敷料等。
(4)手术室需保持< 21℃的室温,空气对流加速加上皮肤暴露面较大等均会引起低体温。
因此,为了降低低体温几率应将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3℃~25℃之间。
(5)儿童和老年人会因为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或基础代谢率降低因素,使得体温下降。
2 区分低体温等级在创伤性损伤低体温中,轻度低体温:患者体温在36℃~34℃之间;中度低体温:患者体温介于34℃~32℃之间,重度低体温:患者体温低于32℃。
通常患者体温<32℃,体温调节能力丧失,接受热量或丢失热量处于被动状态,当患者体温<32℃,生存几率就降至危险边缘,由此临床认为临界生存体温为32℃。
3 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性3.1 抑制心脏功能低体温会使得耗氧量加增,若中度和重度低体温还会抑制心脏功能发挥正常作用,使得患者出现房颤,若体温低至25℃则出现自发性室颤。
骨钻削与骨磨削过程热控制方法研究综述

骨钻削与骨磨削过程热控制方法研究综述摘要:生物骨材料结构复杂,有各向异性,在外科手术中常以钻削和磨削的方法进行切除,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热,而因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敏感性,避免切削热使周边区域细胞、神经、血管发生热损伤,使得外科手术在对骨切削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从热量产生和热量交换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钻削、磨削过程中的参数和切削方法对切削过程产热的影响,并对在不同冷却条件下温度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骨钻削骨磨削切削温度冷却方法前言:从1974年,美国的 JACOBS 等提出了骨材料切削变型理论开始,学者们对于骨材料切削的研究逐步开展,但要想让骨材料切削安全、稳定地应用于医疗当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温度控制。
生物骨材料有复杂的结构特征,在力学、化学和生物学性能上也存在差异,在结构上主要分为质地坚硬的皮质骨和质地疏松的松质骨。
皮质骨位于骨质最外层,结构致密,抗压性能大,是骨材料切削的主要研究对象。
在外科手术中,无论是钻削还是磨削都避免不了切削热的产生,而骨细胞对温度极其敏感,目前学术界普遍把温度达到47℃并保持一分钟作为人体骨组织的热坏死阈值,50℃是保持生物活性而不发生坏死的极限,同时,切削温度的升高也会影响周边组织的生物活性,从而影响术后恢复。
影响骨材料切削温度的因素有很多,从刀具方面来讲,刀具的结构形态、刀具的直径大小、刀具的材料、刀刃的设计和数量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切削温度产生影响;从切削要素来讲,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切削深度都会影响材料的去除速率,也都是影响切削温度的直接因素;除此之外,切削时的角度、冷却的种类与形式也会影响切削温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的医疗器械不断更新,切削工艺不断优化改善,在保证切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切削热这一难题也在一步步攻克当中,目前骨切削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当中,但如何更好地解决切削热这一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
骨头磨削过程传热及其反问题研究

骨头磨削过程传热及其反问题研究神经外科手术已进入微创时代。
经鼻入路进入颅底进行肿瘤摘除手术,以鼻腔为天然通道,避免了开颅过程对正常组织结构造成的破坏,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受到了神经外科界的广泛关注。
骨头磨削是经鼻颅底肿瘤摘除手术中常见的和基本的手术操作之一,磨削过程产生的热量会对骨头及邻近的脑神经和血管结构等关键组织带来热损伤,而目前有关神经外科骨头磨削热问题的研究还非常少。
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用微型球形磨具的骨头磨削过程的传热问题及其反问题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骨头磨削过程产热模型并对骨头磨削过程的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磨削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了磨削过程的瞬态热流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的反演问题,并依据反演结果,重构了骨头磨削过程的三维瞬态温度场;通过磨削实验,研究了磨削过程电机占空比与磨削热之间的函数关系,初步建立了磨削热实时估算模型,为磨削过程骨头温度的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加入冷却液的磨削热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果包括:(1)针对采用微型球形磨具的骨头磨削过程,借助于机械磨削理论估算了磨具与骨头接触表面的热流分配系数,建立了骨头磨削过程的三维瞬态有限元热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试验讨论了磨具运动方向(±x方向运动和±y方向运动)、磨具与骨头的接触角(0°、15°和30°)以及磨削切深(0.10mm、0.25mm和0.40mm)等磨削条件对磨削区热源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磨削条件下骨头的三维瞬态温度场。
(2)进行了新鲜牛大腿皮质骨的骨头干磨削(未加冷却液)实验研究,获得了在8种不同磨削工况下测点的瞬态温度信息。
利用实验研究结果和Active set 优化方法反演了不同磨削工况下进入骨头的磨削热,在此基础上重构了不同磨削工况下骨头的三维瞬态温度场。
结果表明,当接触角为30°,磨削切深为0.40mm,进给速度为20mm/min 时,骨头的瞬时最高温度接近210°C;此时,若以50°C作为人体组织出现热损伤的临界值,沿横向方向(y方向)热损伤范围将扩散到离磨削槽约3mm的区域,沿深度方向(z方向)热损伤范围将扩散到磨削表面下3mm的位置。
不同钻速下电钻钻孔骨质产热的比较

不同钻速下电钻钻孔骨质产热的比较柯嘉;朱云峰;李倩;胡磊;马芙蓉【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changes in bone temperature during the drilling using different drill speeds and to get the safe parameters of drilling operation in minimal invasive cochlear implant. Methods Fresh pig ribs bone samples with similar shape were used in this study.Three thermistors (Pt100) were fixed i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bones.There were seven drilling speeds groups which included 100, 1250, 7000, 10 000, 20 000, 30 000 and 40 000 r/min.Drilling were used to create holes at the location 1.5 mm from the thermistors with different speeds.Changes in temperature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mean temperature raise when drilling in 100 r/min was (3.81 ±1.47) ℃ and in 1250 r/min was (11.57±4.32) ℃, without stati stical difference (P=0.130).The mean temperature raise when drilling in 7000 r/min was (18.01 ±3.62) ℃ and in 10 000 r/min was (43.09 ± 10.05) ℃, with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0.000).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mperature raise when the drilling speeds were higher than 10 000 r/min. Conclusions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drilling bones in 100 r/min and 1250 r/min generates less heat.When the local temperature be limited, low speed drilling should be used in drilling the bone.%目的:比较采用不同钻速进行电钻钻孔操作时,骨质局部温度的变化,获取在微创隧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电钻钻孔操作的安全参数。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2022年4—12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直肠体温变化情况,若术中直肠体温<36 ℃则判定为发生低体温。
将术中发生低体温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低体温患者纳入正常组。
采用基线资料调查量表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并比较,找出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108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中45例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41.67%;发生组≥75岁年龄段、手术室温度<21 ℃、术中输液量≥1 000 mL、手术时间≥2.5 h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手术室温度<21 ℃、术中输液量≥1 000 mL、手术时间≥2.5 h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
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受到年龄、手术室温度、术中输液量及手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低体温手术室温度手术时间低体温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或麻醉期常发生的一种热紊乱现象,而正常的体温是维持患者机体基础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的重要前提,故临床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越加关注[1]。
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而中老年患者常伴随着躯体各项生理功能下降,加之置换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增加对患者机体代谢功能的损伤,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减缓,血钾浓度异常等诸多生理变化,致使患者术中易出现较大的体温波动,最终导致低体温的发生[2-3]。
而低体温的发生可加剧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延长麻醉苏醒时间,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
科研课题论文: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探究

122910 临床医学论文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探究【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30例20xx年9月~20xx年9月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30例20xx年10月~20xx年10月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OI:10.14163/ki.11-5547/r.20xx年9月~20xx 年9月及20xx年10月~20xx年10月在本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9月~20xx年9月在本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xx年10月~20xx年10月进行骨科无菌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8.7±7.6)岁。
研究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7.9±7.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手术前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等临床体征进行监测;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将相关的手术情况告知患者,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慌心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减少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情绪,获得患者的配合;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健康教育,对术后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进行加强。
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护理人员与医生配合,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手术做好准备。
术前要加强对病房的巡视,确定好身体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随着机械 工程 学在 医学领域的应 用 日益加深 , 骨钻孔 已经成为骨外科 手术中一个必不 可少的操 作步骤 , 但随之
引起的钻孔 温度过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旦 骨钻孔周围的组织被加热到高于温度临界 点 5 O ℃时就会引起 骨细胞 坏死, 这意味着骨细胞的永久性死亡。经过长期研 究发现 , 骨钻孔过程 中的温度过 高的问题是 多种影响 因素共同作用的
MA Ho n g - l i a n g .L I C h a n g — h e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Q i n g d a o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d o n g Q i n g d a o 2 6 6 0 3 3 , C h i n a )
t e m p e r tu a r e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f o b o n e d r i l l i n g s i t h e r e s u l t fj o o i n t a c t i o n f o i n lu f e n t i a l f ct a o r s , s u c h s a t h e s p i n d l e s p e e d , f e e d a n d t h e a x i a l f o r c e . h m a i n l  ̄a n l a y z e s t h e s p i n d l e s p e e d , f e e d a n d xi a l a or f c e or f t h e i n lu f e n c e f o t h e d r i l l i n g t e m p e r t a u r e 造
Ma c h i ne r y De s i g n & Ma n u f a c t u r e 2 3 7
骨外科手 术钻孔温度影 响 因素理论分析 与 实验研 究
马宏 亮 , 李 长河
( 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山东 青岛 2 6 6 0 3 3 )
结果, 其主要受主轴转速、 进给量 以及轴向力等钻削参数的影响 。 主要对骨外科手术 中的主轴转速 、 进给量 以及轴向力等 钻 削参数对骨钻孔温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 并用相关 实验证 实理论分析 结果。结果表 明: 在低 转速 范围 内进行 骨钻孔
时, 主轴转速对骨钻孔温度 的影响最为显著, 且骨钻孔温度随主轴转速 的增加 而升 高; 进 给量和轴 向力对骨钻孔温度的 影响相似 , 骨钻孔温度随着进给量和轴向力的增加而降低。
Th e o r e t i c a l An a l y s i s a n d Ex p e r i me n t a l Re s e a r c h o f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Dr i l l i n g Te mp e r a t u r e i n Or t h o p a e d i c Su r g e r y
A b s t r a c t : A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k n o w l e d g e f r o m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o m e d i c i n e i s g r o w i n g d a i l y ,b o n e d r i l l i n g h a s b e c o me 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o p e r ti a o n s t e p s i n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u r g e r y . Wh i l e , t h e r e i s a t e m p e r a t u r e p r o b l e m n e e d s t o b e f u r t h e r s o l v e d t h a t b o n e n e c r o s i s w i l l a p p e a r i f t h e b o n e t i s s u e s a r o u n d t h e d r i l l h o l e 椰 h e t a e d t o a t e m p e r t a u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p o i n t t a 5 0 ℃. w h i c h m e a n  ̄t h e d e th a fb o o n e c e l l s p e r ma n e n t l y . @e r l o n g s t u d y i t ou f n d t h a t t h e p r o b l e m fh o i g h
关键词 : 骨钻 孔 ; 主轴转速 ; 进 给量 ; 轴 向力 ; 温度 ; 热 电偶 中 图分 类 号 : T H1 6 ; T G 5 2 8 ; R 6 8 7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3 9 9 7 ( 2 0 1 4 ) 0 3 — 0 2 3 7 —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