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
一、钠及其化合物
1.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元素甲,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
(1)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A、X、B、C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NaOH CO2 Na2CO3 NaHCO3
b.Na O2 Na2O Na2O2
c.NH3 O2 NO NO2
d.Fe Cl2 FeCl2 FeCl3
(2)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若B中混有少量C杂质,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C为红棕色气体,则A是_______或________(填化学式),若A的水溶液显碱性,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和C可相互转化,写出
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B为___________,写出C在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牵涉的两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除(1)涉及的转化外,再写出一组符合转换关系的A、X、B、C ____ (填化学式)。
【答案】abc NaHCO3 2NaHCO3ΔNa2CO3+H2O+CO2↑ NH3 N2
4NH3+O24NO+4H2O 3NO2+H2O=2HNO3+NO Na2O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S(H2S)、O2、SO2、SO3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或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详解】
(1)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
b.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
c.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
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
d.铁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错误;abc正确,故答案为:abc;
(2)若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X为二氧化碳、A为氢氧化钠、B 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若碳酸钠中混有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3)若C为红棕色气体,则X为氧气、A为氨气或氮气、B为一氧化氮、C为二氧化氮,若A的水溶液显碱性,A为氨气,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O2 4NO+4H2O;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NH3;N2;4NH3+O2
4NO+4H2O;3NO2+H2O=2HNO3+NO;
(4)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X为氧气、A为钠、B为氧化钠、C为过氧化钠,在潜水艇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5)除(1)涉及的转化外,还可能存在与硫元素有关的物质间的转化,转化关系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A为硫或硫化氢、X为氧气、B为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故答案为:S(H2S)、O2、SO2、SO3。
【点睛】
解框图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2.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气体B为纯净物,溶液C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A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
(或6124C H N )26H O +
【解析】
【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 =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
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
=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
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Ca 4N 2H 2,化为最简整数比为2Ca HN ;
(2)根据产物可知A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中含有NH 4+,H 2,Ca 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气体E 为为NH 3,甲醛为HCHO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
34NH 6HCHO +→(或6124C H N )26H O +。
3.常见无机物A 、B 、C 、D 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 为2CO ,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33Fe(NO )
治疗胃酸过多、发酵
粉、泡沫灭火器等
【解析】
【详解】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为氨气,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B 是NO ,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氮,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故答案为: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 是Fe ,B 能和D 反应生成C ,则A 是硝酸、B 是硝酸铁、C 是硝酸亚铁,则B 的化学式为33Fe(NO ),
故答案为:33Fe(NO );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C 是二氧化硫,A 是硫化氢、D 是氧气、B 是S ,A 的电子式是
, 故答案为:;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Na 元素,D 为2CO ,A 为NaOH 、B 是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B 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能水解,所以其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
故答案为: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
4.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若B 与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G ,H 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反应③产物中K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Na 2O 2 2H 2O +Na 2O 2 =4NaOH+O 2↑、2Al+ 2NaOH+2H 2O=2NaAlO 2+3H 2↑ CO 2 CO 1:1 Na 2CO 3 22AlO -+CO 2+3H 2O=2Al(OH)3↓+23CO -
【解析】
【分析】
题干信息,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C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 2O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 2O 2,E 、F 为O 2和H 2的反应生成水,A 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 2和H 2,则该固体金属为Al ,固体D 为Na 2O 2,能与水和CO 2反应,则G 为CO 2;说明K 为Na 2CO 3,F 为O 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 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 2),说明B 为C(碳),C 和O 2反应可生成CO 2和CO ,则H 为CO ;依据F(O 2)与E 反应生成C(水)可知E 为氢气,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推断可知A 为Al ,B 为C ,C 为H 2O ,D 为Na 2O 2,E 为H 2,F 为O 2,G 为CO 2,H 为CO ,K 为Na 2CO 3;
(1) 依据推断可知,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l 、Na 2O 2;
(2) 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 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2Na 2O 2=4NaOH+O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3) 依据反应C+O 2=CO 2:n(C):n(O 2)=1:1,发生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反应2C+O 2=2CO ;n(C):n(O 2)=2:1,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反应②中,若B(C)与F(O 2)物质的量之比为4:3,1:1<n(C):n(O 2)=4:3<2:1;判断G 、H 分别是:CO 2、CO ;设CO 2的物质的量为amol 、CO 的物质的量为bmol ,则a+b=4、2a+b=6,解得:a=2、b=2,故CO 2和CO 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 :2mol=1:1;
(4) 反应③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 为氧气,产物中K 为碳
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分析判断G为CO2,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G+溶液甲=溶液乙+沉淀L,所以甲溶液中的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点睛】
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和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
5.A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为淡黄色固体,C、G、H均为气体,其中C、H为单质,G能使红色石蕊试剂变蓝,E是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具有耐高温、硬度大的耐热冲击材料,其摩尔质量为 41 g/moL。
⑴B的电子式为_____。
⑵E的化学式为_____。
⑶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D足量):_____。
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AlN AlN+OH- +H2O=AlO2-+NH3↑ 4NH3+3O22N2↑
+6H2O
【解析】
【分析】
B是淡黄色固体,B与化合物A反应产生单质气体C和化合物D,则B是Na2O2,C是O2,G能使红色石蕊试剂变蓝,则G是NH3,NH3与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4NH3+3O2 2N2↑+6H2O,可知A是H2O,H是N2;D是NaOH;E是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具有耐高温、硬度大的耐热冲击材料,其摩尔质量为 41 g/moL,由于其中一种元素是N元素,N相对原子质量是14,则另一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42-14=27,则另外一种元素是Al 元素,E是AlN,NaOH、H2O、AlN发生反应,产生NH3和NaAlO2;则F是NaAlO2,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2O,B是Na2O2,C是O2,D是NaOH,E是AlN,F是NaAlO2。
(1)B是Na2O2,B的电子式为;
(2) E是氮化铝,E的化学式为AlN;
(3)反应②是NaOH、AlN、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N+OH- +H2O=AlO2-+NH3↑;
(4)反应③是氨气被氧气氧化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2N2↑
+6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结构、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
B是淡黄色固体,与化合物A反应产生单质气体及气体G能使红色石蕊试剂变蓝是本题的突破口,熟练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是进行物质推断的关键。
6.现有常见的A-J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示意图(反应条件己略去),
已知通常情况下A、H 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F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 J ______;
(2)转化I+G J+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E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与_______相同(填字母)
a.MgCl2
b.Na2O
c.NaCl
d.K2SO4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E+F________;
② B+G_________。
(5)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答案】NaNaClFe(OH)3复分解反应
bd2Na2O2+2H2O=4NaOH+O2↑Cl2+2NaOH=NaCl+NaClO+H2O供氧剂或漂白剂
【解析】
已知通常情况下A、H为固态金属单质,B、D为气态非金属单质,E为淡黄色固体
Na2O2,F为无色液体为H2O,J为红褐色沉淀为Fe(OH)3.G为NaOH,D为O2,A为Na,B为Cl2,H为Fe,I为FeCl3,C为NaCl;
(1)分析可知物质的化学式A为Na,C为NaCl,J为Fe(OH)3;
(2)转化I+G→J+C的反应是FeCl3和G为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E为Na2O2,含有Na+和O22-,阴阳离子个数比1:2;a.MgCl2晶体中含有Mg2+和Cl-,阴阳离子个数比2:1,故a错误;b.Na2O晶体中含有Na+和O2-,阴阳离子个数比1:2,故b正确;c.NaCl晶体中含有Na+和Cl-,阴阳离子个数比1:1,故c错误;d.K2SO4晶体中含有K+和SO42-,阴阳离子个数比1:2,故d正确;答案为bd;
(4)①E+F→D+G的反应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②氯气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NaCl和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5)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可作供氧剂。
点睛:无机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①审清题意,从题干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②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③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大胆猜测,顺藤摸瓜,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④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⑤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
7.A、B、C、D、E五种物质所含元素均有两种相同,且焰色反应均为黄色,B比A相对更稳定,C、D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C、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F与A、B、C、D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发生反应,它们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
(1)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C的俗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溶液和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火碱或烧碱②④⑤ HCO3-+OH-=H2O+CO32-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A、B、C、D、E五种物质所含元素均有两种相同,且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钠元素,根据中学常见含钠物质,A、B、C、D、E应Na2O、Na2O2、Na2CO3、NaHCO3、NaOH 中选择,C、D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C、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则C、D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B比A相对更稳定,根据转化关系,A、B都可以生成C、D,且A能生成B,则A为Na2O,B为Na2O2,C、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F与A、B、C、D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反应,则F应为CO2,根据D与F生成
E,E与C生成D可知,D为Na2CO3,E为NaHCO3,C为NaOH,据此答题。
【详解】
A、B、C、D、E五种物质所含元素均有两种相同,且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钠元素,根据中学常见含钠物质,A、B、C、D、E应Na2O、Na2O2、Na2CO3、NaHCO3、NaOH 中选择,C、D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药品,C、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则C、D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B比A相对更稳定,根据转化关系,A、B都可以生成C、D,且A能生成B,则A为Na2O,B为Na2O2,C、D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F与A、B、C、D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反应,则F应为CO2,根据D与F生成E,E与C生成D可知,D为Na2CO3,E为NaHCO3,C为NaOH;
(1)B为Na2O2,B的电子式为,C为NaOH,C的俗名为火碱或烧碱;
(2)在①②③④⑤中,反应①为氧化钠与水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氧化钠与氧气生成过氧化钠,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为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⑤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④⑤;
(3)E为NaHCO3,C为NaOH,两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H2O+CO32-;
(4)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可生成NaOH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8.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
a.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
c.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
d.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_______;B分子属于_______分子(极性、非极性);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消耗CO2的体积(标况下)为_______L。
(4)检验K中阳离子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5)L浓溶液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
【答案】非极性 2Na2O2+2CO2=2Na2CO3+O2↑ Fe3++3OH—=Fe(OH)3↓
11.2L 在试管中取少量K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红色,证明有Fe3+用棕色试剂瓶子保存并放置于低温避光处
【解析】
【分析】
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若保存不当常呈黄色,L是硝酸; B 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是二氧化碳;A为淡黄色固体,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A是过氧化钠;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G是氢氧化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D,则C是氧气、D是碳酸钠;J为红褐色沉淀, J是氢氧化铁,E 为常见金属,则E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F,F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K是硝酸铁;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I是碳酸钙、H是氢氧化钠。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1)A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
(2)反应①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②是硝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3)39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39
0.5
78/
g
mol
g mol
,设消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xmol;
2Na2O2+2CO2=2Na2CO3+O2↑
2 2
0.5mol xmol
22
=
0.5x
;x=0.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4)K是硝酸铁,在试管中取少量K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红色,证明有
Fe3+。
(5)L是浓硝酸,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加热易分解,浓硝酸用棕色试剂瓶子保存并放置于低温避光处。
9.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
已知白色固体N中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1)写出M中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M与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在空气中锻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取H的溶液,通入气体B,所得溶液中仍只有一种阴离子。
请写出上
述变化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Fe2+和SO42- Fe 2++S 2-=FeS↓ 4FeS+7O22Fe2O3+4SO2 2Fe
3++SO2+2H2O=2Fe 2++SO4 2-+4H+
【解析】
【分析】
滤液2中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含有钾离子,根据元素守恒知,滤液1中和白色固体N中都含有钾离子,N中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浅绿色固体M中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N反应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A是硫化亚铁,则N是硫化钾,滤液1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G是硫酸钡,滤液1中含有硫酸钾,滤液1和氢氧化钡反应时还是气体F,能和碱反应生成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气体F是氨气;硫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B能和空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C能和水反应生成D,D和E能反应,则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D是硫酸,E是氧化铁,H是硫酸铁,硫酸铁和氨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详解】
滤液2中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含有钾离子,根据元素守恒知,滤液1中和白色固体N中都含有钾离子,N中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浅绿色固体M中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N反应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A是硫化亚铁,则N是硫化钾,滤液1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G是硫酸钡,滤液1中含有硫酸钾,滤液1和氢氧化钡反应时还是气体F,能和碱反应生成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气体F是氨气,则M是硫酸亚铁铵;硫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B能和空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C能和水反应生成D,D和E能反应,则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D是硫酸,E是氧化铁,H是硫酸铁,硫酸铁和氨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1)由分析可知M中含有NH4+、Fe2+和SO42-;
(2)亚铁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硫化亚铁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 2++S 2-=FeS↓;
(3)高温条件下,硫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
4FeS+7O22Fe2O3+4SO2,
(4)铁离子有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 3++SO2+2H2O=2Fe 2++SO4 2-+4H+。
10.A、B、C、D、E五种物质都含钠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 为单质.
(1)该五种物质中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填化学式).
(2)将CO2通入E的饱和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3)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C→D:
C→E:
【答案】(1)NaHCO3
(2)CO2+H2O+2Na++CO32﹣=2NaHCO3↓
(3)2Na+H2O=2NaOH+H2↑;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A、B、C、D、E五种物质都含钠元素,已知A 为单质,则A为Na,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 为Na2O2,A在空气中短期接触生成B为Na2O,A、B、C都能和水反应生成D,则D为NaOH,可知E是Na2CO3.
(1)该五种物质中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NaHCO3,故答案为:NaHCO3;
(2)将CO2通入Na2CO3的饱和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H2O+2Na++CO32﹣=2NaHCO3↓,
(3)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2O=2NaOH+H2↑,
C→D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C→E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