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 1)麻醉清醒后协助病人采取相对舒适的半卧位,
可减少腹壁张力、有利于呼吸。
. 2)术后使用镇痛泵装置止痛,教会患者如何根据 疼痛调节,并观察效果。
3)病人咳嗽排痰时,应用双手按压伤口,避 免伤口震动引起疼痛。
4)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
P3.有导管滑脱的危险:(管道滑脱风险因素 评估分值9分)
(柿子、葡萄干及干果皮)
健康教育
•1、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 极),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饮食卫生,宜少量多餐,调节饮食,宜低脂、 适当蛋白质及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防 止交叉感染(必要时戴口罩)。 •4、术后1~3个月勿参加重体力劳动,避免腹压增加的 动作,如咳嗽、打喷嚏。 •5、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避免感染,按时复查。
临床表现
• 1、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早期症状大便
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
• 2、腹痛:早期症状为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痛不
适或腹胀感。
• 3、腹部肿块:通常较硬,可有一定的活动度。 • 4、肠根阻症状:晚期症状一般为慢性、低位、
不全性梗阻。
• 5、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等,晚期可出
直肠癌手术的新进展
术后护理诊断
•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失血、体 液丢失、禁食有关P2.疼痛 与手术所致
的组织创伤、腹部手术切口疼痛有关
• P3. 有导管滑脱的危险 (管道滑脱风险
因素评估分值9分)
• P4.焦虑
手术有关
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
• P5. 舒适的改变
置管限制有关
与手术创伤、各种
• P6.自理能力下降 与手术创伤、管道
健康教育
• 饮食指导
• 充分咀嚼,细嚼慢咽 • 避免进食太快
不宜饮食
1、对肠道刺激性强的食 物:如冷饮,生的或未完 全煮熟的食物,酒精类饮
• 避免暴饮暴食
料等少食煎、炸食品。
• 定时进食,多饮水
2、易产气的食物:如豆
• •
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进食高蛋白饮食,如鱼肉、 鸡蛋,鸡鸭禽类蛋白质
类、洋葱及碳酸饮料等 3、易造成梗阻的食物: 如高纤维食物(芹菜、韭 菜、玉米),种子类食物
• 护理措施:
• ①补充病人禁食期间所需的液体和电解质 • ②遵医嘱输白蛋白,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 ③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拔
除尿管后协助其下床活动
P8.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水、手 术创伤有关
• 护理措施:
• 1)禁食期间遵医嘱予补液治疗,合理安排补液速度 • 2)遵医嘱予输血、白蛋白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 3)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许温开水,若无不适可改流质饮
• 6-20 患者饮食改半流质
• 6-25 拔除患者盆腔引流管
盆 15 腔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量 10/17 20 150 100 50 20 15 25 10 8 15
颜 暗红 淡 淡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色色
红红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色色
辅助检查
•5月28日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2、 肢导联低电压3、ST 段改变。
会诊意见
• 6-12 呼吸内科会诊意见:患者检查发现肺部感染等表现,有少量
胸腔积液,但无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不考虑为急 性感染,可不予干预。
• 6-12 心血管内科会诊意见:患者曾有可疑“冠心病”病史,平时无
钠护胃、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维生素及电解质等对症处理,术前 做好备血工作。
• 手术:患者于2018年6月14日09时10分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乙状结肠
癌根治术,术后留置有胃管接胃肠减压、盆腔引流管、肛管、尿管, 镇痛泵装置接浅静脉置管。
• 术后处理措施:给予输血、抗炎、护胃、促进伤口愈合、营养支
持对症治疗。
胸闷、痛,心悸,气紧等不适,检查:心肺无异常,心电图:肢导联 低电压,心肌酶正常,诊断:冠心病?建议:暂观察。
• 6-13神经内科会诊意见: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肢体乏力,既往
曾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CT:脑梗死。检查,神清,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生理反射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诊断:脑梗死,建议:完善颅脑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 检查,了解大脑情况。
• 补充和思考:
• 1、补充了有血栓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 2、焦虑的诊断应放在管道滑脱风险的前面。 • 3、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对比有何利弊,
护理常规如何制定更符合病人的需求?
• 4、对于依从性较差的病人如何沟通?如何进行健康宣教?
P11.有血栓的危险 与术后卧床有关
• 护理措施: • 1)早期床上活动、勤翻身; • 2)拔除尿管后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预防血栓形
目录
1
病例介绍
2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
健康教育
4 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
病例介绍
• 患者黎**,男性,73岁,
• 文化程度:初中
• 主诉:腹泻、消瘦8月 • 入院诊断:1、腹泻查因 2、原发性高血压1级 很高危组 • 入院日期:2018年05月28日收住于消化内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腔隙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脂
食如米汤、鸡汤等逐渐过度至半流质如粥、面条等注意补 充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饮食。
P9.有感染的危险 与腹部伤口、腹部引流管、 留置尿管有关。
• 1)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 2)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 3)取半卧位,指导患者有效咳痰,雾化吸入,防止肺部
感染
• 4)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已 经比较普及,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其存在的问题远远没有 彻底解决,如适应症的选择、适合的肿瘤取出途径、消化 道重建方式等,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其优缺点还需进一步 探索。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具有以下优势,对盆筋膜脏壁二 层间隙的判断和入路的选择更为准确,腹腔镜对盆腔植物 神经丛的识别和保护作用更确切,超声刀锐性解剖能更完 整的切除直肠系膜,同时微创外科是外科发展的大趋势, 但是腹腔镜下行TME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丧失了手的触觉, 机械要求高,费用昂贵等)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所以为 了拓展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必要在技术上进行改进。
肪肝、颈椎病,1975年在外院诊断“甲状腺腺瘤”手术治疗, 1985年在外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长期饮酒。 查体:生命体征:T36.4℃ P116次/分 R20次/分 Bp120/65mmHg 转入我科日期: 转入诊断:1、直肠乙状结肠癌 2、胃溃疡 3、慢性胃炎 4、原 发性高血压1级 很高危组 5、低蛋白血症 6、低钾血症 7、肺 部感染 8、肝脏囊肿
• 护理措施:
• 1)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意义及 脱管带来的危害性。
• 2)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勿牵拉、扭曲、受压, 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 3)指导患者脱衣、翻身、移动、下床活动时注意 固定引流管,检查接口衔接是否牢固,动作缓慢、 轻稳,避免牵拉。
• 4)床头标示提醒,做好巡视、观察及交接班。
• 5)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期消毒,无菌更换,引流 袋每天更换一次,会阴护理每天两次,尿袋每周更换两次。
P10.知识缺乏 与患者与家属缺乏疾病及手术 相关知识有关
• 护理措施:
•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 • 2)指导病人合理进食,摄入含足够能量、蛋白质和丰富
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初起少量多餐,从流质、 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饮食。 • 3)擦浴时注意伤口局部保护,如出现腹痛腹胀等情况及 时报告医务人员。 •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从床上翻身,坐起,过渡到下床 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息,保证睡眠。 • 4)经常巡视病房,关心安慰病人,耐心讲解病人提出的
问题。 • 5)嘱病人家属多陪伴并给予心理支持。
P5. 舒适的改变 与手术创伤、各种置管 限制有关
• 护理措施:
•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病人变换
舒适体位如半卧位,使身体放松。 •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及重要性 • 3)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勿扭曲、受压,避免引流管移
动、牵拉所引起的疼痛。
P6.自理能力下降 与手术创伤、管道牵拉有关
• 护理措施:
• 1)按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所需
• 2)做好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 • 3)将所需物品放置病人随手可及处
• 4)留陪人一名,协助日常生活 • 5)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逐渐恢复自理。
P7.活动无耐力:与术口疼痛、疲乏、体质虚 弱有关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失血、体液丢 失、禁食有关。
• 护理措施:
• 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征变化,观察并记录引流 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 2)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对症治疗必 要时遵医嘱追加液体输入量
• 3)观察患者术口敷料有无渗出 • 4)及时巡视病房,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P2.疼痛 与手术所致的组织创伤、腹部手术 切口疼痛有关
• 5)执行各项操作前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打折、 扭曲或牵扯脱出。
P4.焦虑 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恐惧癌症、 手术及术后康复有关
• 护理措施:
•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疾病知识。 • 2)举例手术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和
治疗信心。 • 3)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休
成; • 3)观察肢体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动脉搏动等; • 4)预防感染。
• Thanks!
术前肠道准备
• 充分的肠道准备,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 (1)术前3日给肠道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预防术后感染。 (甲硝唑片0.4gTid)
• (2)术前3日给流质,术前1日禁食,以减少粪便和容易清洗
肠道。(6-11禁食)
• (3)术前1日根据病情行肠道灌洗,同时应该观察灌洗效果。
• 术前治疗方面: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抗感染、注射用泮托拉唑
• 注意观察的事项:1、监测生命征;2、观察胃管通畅情况;3、观
察腹部及引流管情况;4、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出血及感染;5、 观察有无腹痛及每日排便情况,有无便秘及大便失禁情况。
治疗过程
• 6-15 拔除患者胃管、停吸氧、心电监测及血氧饱 和度监测 6-16 拔除患者肛管,拔除镇痛泵装置,拔除尿管 6-18 患者可进肠癌:是发生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的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
•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降结肠 • 大体类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 • 组织学分类:腺癌、粘液癌、未分化癌。 • 扩散和转移方式:直接浸润、淋巴转移(常见)、血
行转移、种植转移。
. 1)麻醉清醒后协助病人采取相对舒适的半卧位,
可减少腹壁张力、有利于呼吸。
. 2)术后使用镇痛泵装置止痛,教会患者如何根据 疼痛调节,并观察效果。
3)病人咳嗽排痰时,应用双手按压伤口,避 免伤口震动引起疼痛。
4)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
P3.有导管滑脱的危险:(管道滑脱风险因素 评估分值9分)
(柿子、葡萄干及干果皮)
健康教育
•1、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 极),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饮食卫生,宜少量多餐,调节饮食,宜低脂、 适当蛋白质及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防 止交叉感染(必要时戴口罩)。 •4、术后1~3个月勿参加重体力劳动,避免腹压增加的 动作,如咳嗽、打喷嚏。 •5、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避免感染,按时复查。
临床表现
• 1、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早期症状大便
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
• 2、腹痛:早期症状为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痛不
适或腹胀感。
• 3、腹部肿块:通常较硬,可有一定的活动度。 • 4、肠根阻症状:晚期症状一般为慢性、低位、
不全性梗阻。
• 5、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等,晚期可出
直肠癌手术的新进展
术后护理诊断
•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失血、体 液丢失、禁食有关P2.疼痛 与手术所致
的组织创伤、腹部手术切口疼痛有关
• P3. 有导管滑脱的危险 (管道滑脱风险
因素评估分值9分)
• P4.焦虑
手术有关
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
• P5. 舒适的改变
置管限制有关
与手术创伤、各种
• P6.自理能力下降 与手术创伤、管道
健康教育
• 饮食指导
• 充分咀嚼,细嚼慢咽 • 避免进食太快
不宜饮食
1、对肠道刺激性强的食 物:如冷饮,生的或未完 全煮熟的食物,酒精类饮
• 避免暴饮暴食
料等少食煎、炸食品。
• 定时进食,多饮水
2、易产气的食物:如豆
• •
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进食高蛋白饮食,如鱼肉、 鸡蛋,鸡鸭禽类蛋白质
类、洋葱及碳酸饮料等 3、易造成梗阻的食物: 如高纤维食物(芹菜、韭 菜、玉米),种子类食物
• 护理措施:
• ①补充病人禁食期间所需的液体和电解质 • ②遵医嘱输白蛋白,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 ③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拔
除尿管后协助其下床活动
P8.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水、手 术创伤有关
• 护理措施:
• 1)禁食期间遵医嘱予补液治疗,合理安排补液速度 • 2)遵医嘱予输血、白蛋白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 3)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许温开水,若无不适可改流质饮
• 6-20 患者饮食改半流质
• 6-25 拔除患者盆腔引流管
盆 15 腔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量 10/17 20 150 100 50 20 15 25 10 8 15
颜 暗红 淡 淡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色色
红红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色色
辅助检查
•5月28日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2、 肢导联低电压3、ST 段改变。
会诊意见
• 6-12 呼吸内科会诊意见:患者检查发现肺部感染等表现,有少量
胸腔积液,但无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不考虑为急 性感染,可不予干预。
• 6-12 心血管内科会诊意见:患者曾有可疑“冠心病”病史,平时无
钠护胃、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维生素及电解质等对症处理,术前 做好备血工作。
• 手术:患者于2018年6月14日09时10分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乙状结肠
癌根治术,术后留置有胃管接胃肠减压、盆腔引流管、肛管、尿管, 镇痛泵装置接浅静脉置管。
• 术后处理措施:给予输血、抗炎、护胃、促进伤口愈合、营养支
持对症治疗。
胸闷、痛,心悸,气紧等不适,检查:心肺无异常,心电图:肢导联 低电压,心肌酶正常,诊断:冠心病?建议:暂观察。
• 6-13神经内科会诊意见: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肢体乏力,既往
曾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CT:脑梗死。检查,神清,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生理反射存在,病 理反射未引出。诊断:脑梗死,建议:完善颅脑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 检查,了解大脑情况。
• 补充和思考:
• 1、补充了有血栓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 2、焦虑的诊断应放在管道滑脱风险的前面。 • 3、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对比有何利弊,
护理常规如何制定更符合病人的需求?
• 4、对于依从性较差的病人如何沟通?如何进行健康宣教?
P11.有血栓的危险 与术后卧床有关
• 护理措施: • 1)早期床上活动、勤翻身; • 2)拔除尿管后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预防血栓形
目录
1
病例介绍
2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
健康教育
4 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
病例介绍
• 患者黎**,男性,73岁,
• 文化程度:初中
• 主诉:腹泻、消瘦8月 • 入院诊断:1、腹泻查因 2、原发性高血压1级 很高危组 • 入院日期:2018年05月28日收住于消化内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腔隙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脂
食如米汤、鸡汤等逐渐过度至半流质如粥、面条等注意补 充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饮食。
P9.有感染的危险 与腹部伤口、腹部引流管、 留置尿管有关。
• 1)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 2)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 3)取半卧位,指导患者有效咳痰,雾化吸入,防止肺部
感染
• 4)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已 经比较普及,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其存在的问题远远没有 彻底解决,如适应症的选择、适合的肿瘤取出途径、消化 道重建方式等,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其优缺点还需进一步 探索。
•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具有以下优势,对盆筋膜脏壁二 层间隙的判断和入路的选择更为准确,腹腔镜对盆腔植物 神经丛的识别和保护作用更确切,超声刀锐性解剖能更完 整的切除直肠系膜,同时微创外科是外科发展的大趋势, 但是腹腔镜下行TME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丧失了手的触觉, 机械要求高,费用昂贵等)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所以为 了拓展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必要在技术上进行改进。
肪肝、颈椎病,1975年在外院诊断“甲状腺腺瘤”手术治疗, 1985年在外院诊断“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长期饮酒。 查体:生命体征:T36.4℃ P116次/分 R20次/分 Bp120/65mmHg 转入我科日期: 转入诊断:1、直肠乙状结肠癌 2、胃溃疡 3、慢性胃炎 4、原 发性高血压1级 很高危组 5、低蛋白血症 6、低钾血症 7、肺 部感染 8、肝脏囊肿
• 护理措施:
• 1)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意义及 脱管带来的危害性。
• 2)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勿牵拉、扭曲、受压, 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 3)指导患者脱衣、翻身、移动、下床活动时注意 固定引流管,检查接口衔接是否牢固,动作缓慢、 轻稳,避免牵拉。
• 4)床头标示提醒,做好巡视、观察及交接班。
• 5)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期消毒,无菌更换,引流 袋每天更换一次,会阴护理每天两次,尿袋每周更换两次。
P10.知识缺乏 与患者与家属缺乏疾病及手术 相关知识有关
• 护理措施:
•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 • 2)指导病人合理进食,摄入含足够能量、蛋白质和丰富
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初起少量多餐,从流质、 半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饮食。 • 3)擦浴时注意伤口局部保护,如出现腹痛腹胀等情况及 时报告医务人员。 •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从床上翻身,坐起,过渡到下床 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息,保证睡眠。 • 4)经常巡视病房,关心安慰病人,耐心讲解病人提出的
问题。 • 5)嘱病人家属多陪伴并给予心理支持。
P5. 舒适的改变 与手术创伤、各种置管 限制有关
• 护理措施:
•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病人变换
舒适体位如半卧位,使身体放松。 •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及重要性 • 3)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勿扭曲、受压,避免引流管移
动、牵拉所引起的疼痛。
P6.自理能力下降 与手术创伤、管道牵拉有关
• 护理措施:
• 1)按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所需
• 2)做好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 • 3)将所需物品放置病人随手可及处
• 4)留陪人一名,协助日常生活 • 5)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逐渐恢复自理。
P7.活动无耐力:与术口疼痛、疲乏、体质虚 弱有关
P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失血、体液丢 失、禁食有关。
• 护理措施:
• 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征变化,观察并记录引流 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 2)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对症治疗必 要时遵医嘱追加液体输入量
• 3)观察患者术口敷料有无渗出 • 4)及时巡视病房,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P2.疼痛 与手术所致的组织创伤、腹部手术 切口疼痛有关
• 5)执行各项操作前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打折、 扭曲或牵扯脱出。
P4.焦虑 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恐惧癌症、 手术及术后康复有关
• 护理措施:
•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疾病知识。 • 2)举例手术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和
治疗信心。 • 3)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休
成; • 3)观察肢体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动脉搏动等; • 4)预防感染。
• Thanks!
术前肠道准备
• 充分的肠道准备,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 (1)术前3日给肠道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预防术后感染。 (甲硝唑片0.4gTid)
• (2)术前3日给流质,术前1日禁食,以减少粪便和容易清洗
肠道。(6-11禁食)
• (3)术前1日根据病情行肠道灌洗,同时应该观察灌洗效果。
• 术前治疗方面: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抗感染、注射用泮托拉唑
• 注意观察的事项:1、监测生命征;2、观察胃管通畅情况;3、观
察腹部及引流管情况;4、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出血及感染;5、 观察有无腹痛及每日排便情况,有无便秘及大便失禁情况。
治疗过程
• 6-15 拔除患者胃管、停吸氧、心电监测及血氧饱 和度监测 6-16 拔除患者肛管,拔除镇痛泵装置,拔除尿管 6-18 患者可进肠癌:是发生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的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
•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降结肠 • 大体类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 • 组织学分类:腺癌、粘液癌、未分化癌。 • 扩散和转移方式:直接浸润、淋巴转移(常见)、血
行转移、种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