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根据教材P93-94,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过程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过程:
(1)最终能量来源:。
(2)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将光能转化为。
(3)传递过程:
(4)转化和散失过程(以第一营养级为例):①在生产者的 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用于生产的 等生命活动。
③构成植物体的的 中的能量(a .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 分解释放出来;b .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流入 营养级。
)
【活动二】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 营养级向 营养级,不可 ,也不能 。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 的,传递效率大约为 ;能量金字塔:将单位预算时间内各个 所得到的 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
【活动三】 依据教材P96-97,完成下列问题: 3、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使能量得到 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 的关系,使能量 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要点1〗 用示意图表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参考教材P94),并回答: (1)能量流动的起点、渠道;(2)流量形式的变化过程、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3)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主要形式;(4)能量在每一营养级的来源、去路。
〖典例1〗 1 根据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该能量流动图中几处科学性错误。
光
细菌和真菌 呼吸
狼 植物 兔子
g
h
呼吸
呼吸 呼吸 c d
e f
b a
①,
②,
③。
(2)兔子奔跑的能量来自图中的,排出的粪便归于。
(3)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体内降低,而基本不变,所以有机物积累速率减小。
〖强化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分解体内的能量
D.流入狐体内的能量
【探究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要点2〗能量流动特点: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流动,逐级,传递效率为,构成金字塔。
〖典例2〗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20克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80g
B.900g
C.800g
D.600g
〖强化2〗
的是(选择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探究三】研究能量流动力的实践意义
〖要点3〗
(1)帮助,使能量;
(2)帮助,使能量。
〖典例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的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项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的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强化3〗“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系统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外部投入
(三)展示反馈
展示安排:
A.探究一:要点1(1、5学习小组)
B.探究一:典例1、巩固1(2、6学习小组)
C.探究二:要点2、典例2、巩固2(3、7学习小组)
D.探究二:要点3、典例3、巩固3(4、8学习小组)
(四)精讲点拨
一句话: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单向不循环、逐级递减的流动过程,传递效率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