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 3.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2框 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教案 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
教材分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通过法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永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

铁器的出现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

300年的工业文明极大地推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工业化的发展也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的社会处于哪个阶段的文明呢?
【设计意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新课讲授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面对的现实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国家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我国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设计意图】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的人民才能够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听见春天的鸟鸣,看见秋日的繁星,才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中国。

我们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