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12G G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1F 和2F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1P 和2P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η和2η(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12F F > 12ηη< 12P P <
B .12F F > 12=ηη 12P P =
C .12F F < 12ηη= 12P P <
D .12F F < 12ηη> 12P P >
【答案】B 【解析】 【详解】
CD .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
1
F G n
G =+动()
12n =,23n =,所以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111
2
F G G =+动()
221
3
F G G =+动()
因为12G G =,故:
12F F >
故CD 项错误;
AB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 G h =额轮,W G h =有用物,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100%W W 有总
η=⨯可知,机械效率相
同,即:
12ηη=
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W
P t
=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 12P P =
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

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

水平拉力F 作用下将重为30N 的物体A 匀速拉动,已知绳子自由端速度为0.3m /s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0.1f G =,水平拉力F 为_____N ,在2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m 。

【答案】1 0.2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 =3,由题意知,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
0.10.130N 3N f G ==⨯=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水平拉力:
11
3N 1N 3
F f n =
=⨯= [2]物体的速度:
11
0.3m /s 0.1m /s 3
v v n ==⨯=绳物
由s
v t
=
得,在2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0.1m/s 2s 0.2m s v t ==⨯=物物
故2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0.2m 。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12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拉力为5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N ,额外功为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答案】30 60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3,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拉力
F=1
3
(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3F﹣G=3×50N﹣120N=30N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20N×2m=240J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3h=3×2m=6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0N×6m=300J
额外功
W额=W总- W有用=300J-240J=6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240J
300J
W
W
有用

=80%
4.工人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和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则: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动滑轮的重力是
_______N。

(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12m,作用在绳上的拉力为500N时,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运送建材的重力是_______N,此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答案】50% 400 200 600 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建材质量为40kg,其重力为
=40kg 10N/kg=400N G mg =⨯
由图乙得,当建材重力为400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2]此时机械效率
400
=
==50%400+G G G G η+动动
解得G 动=400N 。

(2)[3]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两段,则该滑轮组可以省一半的力,建材向上提升了12m ,则绳子段移动的距离为24m ,拉力功率
500N 24m ==200W 60s
W Fs P t t ⨯=
= [4]滑轮组省一半的力,所以
+=2G G F 动材
解得=600N G 材。

[5]此时的机械效率为
600
=
=
=60%600+400
G G G η+材动

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一重100N 的物体M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 =20N ,绳子拉出了6m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物体前进了_____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

(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答案】60 2 4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滑轮组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 =3,所以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f =nF =3×20N=6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0N 。

[2]物体移动的距离
11
6m=2m 33
=s s =⨯物绳
物体前进了2m 。

[3]弹簧测力计与定滑轮相连,定滑轮上有两股绳子,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弹=2F =20N ×2=4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

6.如图所示,用力F 1和F 2分别匀速提起物体C 时,滑轮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C 重为50牛,滑轮重力不计,则力F 2的大小为___________牛.
【答案】A 25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A 滑轮是定滑轮,所以滑轮A 是等臂杠杆。

[2]滑轮B 是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F 2的大小为25N 。

7.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 。

若5s 内坠砣串下降了40cm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速度是________m/s 。

(g 取10N/kg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答案】4110 0.04 【解析】 【分析】 【详解】
[1]20个坠砣的总重力
G =mg =25kg×20×10N/kg=5000N
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A 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
A 12
G F =
则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F A =2
G =2×5000N=1×104N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 =2s A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11
40cm=20cm=0.2m 22
A s h =⨯=
A 端向左移动速度
A 0.2m
0.04m/s 5s
s v t =
==
8.小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货物。

已知货物重G 物=720N ,在t =5s 内货物被匀速竖直提升了h =1m ,小李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并且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400 N 且竖直向下。

求在此过程中: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 (3)拉力F 做功的功率;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720J ;(2)800J ;(3)160W ;(4)9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就是货物上升克服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720N 2J m 170W G h ==⨯=物有
(2)动滑轮与2股绳子接触,故n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
2400N 1800J m W Fs nFh ===⨯⨯=总
(3)由功率公式,可知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
800J
160W 5s
W P t =
==总 (4)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
720J
100%90%800J
W W η=
⨯=
=有总
答:(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为720J ; (2)拉力F 所做的总功为800J ;
(3)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60W;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90%。

9.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
F1、F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___________P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甲___________h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
[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
t
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
于P2;
[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
10.小明在实验室内尝试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图所示,其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
A.B.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图中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得
F1×4m=G×2m
解得F1=0.5G;
B图中为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3,所以F2=1
3 G;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D图中是杠杆,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有
F4×4cosα=G×1×cosα
解得F4=1
4 G。

由此可知动力最小的是D。

故选D。

11.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C .拉力F 的功率为4W
D .有用功为12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n =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3s 物=3v 物t =3×0.2m/s×10s =6m
故A 错; B . 因为
=
100% =100%=100%=100%=80%33W fs fs f
W Fs F s F
η⨯⨯⨯⨯有物物绳总物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380%320N 80%48N f F =⨯=⨯⨯=
故B 正确; C .拉力做的功为
W 总=Fs 绳=20N×6m =12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120J
12W 10s
W p t =
==总 故C 错误; D .有用功
W 有=fs 物=fv 物t =48N×0.2m/s×10s =96J
故D 错。

故选B 。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 ,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滑轮是定滑轮,拉力F=G;
B.图中滑轮是动滑轮,拉力
1
2
F G =;
C.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拉力
1
2
F G =;
D.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拉力
1
3
F G =;
所以最省力的是D中滑轮组。

故选D。

13.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m,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1小于F2
B.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 的功率
C.拉力F1做的功小于拉力F2做的功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
F1=1
3
(G+G甲)=
1
3
(G+mg),F2=
1
3
(G+G乙)=
1
3
(G+0.5mg)
故F1> F2,故A错误;
BC.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则拉力移动距离s相同,拉力做功
W1= F1s,W2=F2s
故W1> W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 的功率,故BC错误;D.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1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是( )
A .60N
B .120N
C .20N
D .18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1F f n
=得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360N 180N f F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15.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

每次运送时,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 1、F 2、F 3,拉力做的功为W 1、W 2、W 3,有用功率为P 1、P 2、P 3,机械效率为η1、η2、η3,则( )
A .F 1+F 2=F 3
B .W 1+W 2=W 3
C .η1+η2=η3
D .P 1+P 2=P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为2股;绳重,摩擦不计时,用F=1
(+)n
G G 动 分析F 1,F 2,F 3之间关系;再依==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通过计算特殊值,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详解】 A .由题意得
F 1=11
(+)=+2
G G G G n 动动(); F 2=
11
(2+)=+2G G G G n 动动(2); F 1+F 2=111
(+)++(3+2222
G G G G G G 动动动(2)=)
F3=1
1(3+)=+2
G G G G n 动动(3)
因为
11
(3+2)>(3+22
G G G G 动动) 所以
123(+)>F F F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升高均为h ;
W 1+W 2=F 1h +F 2h =(F 1+F 2)h
W 3=F 3h ;
因为(F 1+F 2)>F 3 所以
123(+)>W W W
故B 不合符题意; C . 依=
=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说明滑轮组一定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即123<<ηηη ,故C 不合符题意;
D .由W 有=Gh ,P =
Gh
t
可知 1223++Gh Gh Gh
P P t t t
=
= ; 33Gh P t
=
所以P 1+P 2=P 3,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一个不加条件成立等式,可以用某种情况时不成立来判断它不成立。

16.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 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 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 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
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
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重物的速度为:
2×2m/s=4m/s
此时拉力应该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
F=2G=2×5N=10N
故选A.
17.如图,小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900N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为350N,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2100N的物体,绳未断裂,人的拉力为()
A.650N B.700N C.750N D.80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n=3,
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拉力:
F1=1
3
(G+G动),
由此可得动滑轮重:
G动=3F1-G=3×350N-900N=150N,当提起2100N物体时,人的拉力:
F2=1
3
(G1+G动)=
1
3
×(2100N+150N)=750N.
故选C.
18.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重物G1 =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
B.G2=280N
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
D.G2=20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a、b、c、d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e、f在同一根绳上,拉力相同;G1由两根绳子承担
12
b
G G F
+=

则b处绳子的拉力为
1
100N+20N
60N 22
b G G
F
+
===

故A 错误; C .e 处绳子的拉力为
2260N 20N 140N e b F F G =+=⨯+=动
故C 正确;
BD .G 2由两根绳子加上f 承担,则
22b f G G F F +=+动 2f b F F G =+动

24460N 240N b G F ==⨯=
故B 、D 错误。

故选C 。

19.使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物体时,若分别沿如图所示的方向用力F 1、F 2和F 3,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3>F 2>F 1
D .F 2>F 3>F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固定绳子的一端与动滑轮接触的地方为支点,各力臂如下:
可知F 1的力臂为直径,力臂最大,F 2的力臂较大,F 3的力臂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知,当阻力与阻力的力臂的积固定时,力臂越大,力越小.故三个力的关系为:F 1<F 2<F 3.故选C .
20.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

在物
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甲、乙两图的拉力及机械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 1<F 2,η1>η2
B .F 1<F 2,η1=η2
C .F 1>F 2,η1<η2
D .F 1>F 2,η1=η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甲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图乙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则它们绳子末端的拉力各自为
()()111
3F G G G G n =+=+物动物动 ()()1112
F G G G G n =
+=+物动物动 所以
F 1<F 2
故CD 错误;
绳子末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
s=nh
滑轮相同,提升重物相同,由
()100%100%100%100%
1W G h G h G W Fs G G G G nh n
η=
⨯=⨯=⨯=⨯++有物物物
总物动物动 可知
η1=η2
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