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宣城市公路管理局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宣城市公路管理局考察报告
市交通运输局:
4月26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卫东同志带队,市公路局长张冬阳、副局长邵胜,直属公路分局、金寨公路分局、霍山公路分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市公路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行赶赴宣城市公路管理局考察学习。

通过考察调研宣城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我们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获益良多,现将本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情况
(一)宣城市公路管理局基本情况
宣城市公路局主要负责全市2条国道、7条省道和9条重要县道的养护和管理,管养里程940.994公里,其中国道118.854公里、省道602.734公里、重要县道219.40公里。

下辖宣州、郎溪、宁国、绩溪、旌德、泾县6个公路分局,宣城南、广德、宁国、泾县4个固定治超站和郎溪方家铺流动治超站,共11个单位。

下辖2个直属企业,分别是江南设计公司、宣通路桥公司。

宣城市公路局根据宣城市编办核定的编制806人。

现有在职人员632人,缺编174人,退休人员377人。

(二)养护资金运转情况
1.人员和正常运转经费情况
经宣城市政府同意,自2015年元月起,宣城市公路局人员及正常运转经费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并规定人员及正常运转经费不足部分由财政负责解决,国省道
干线公路养护经费不足部分由市交投筹资补助。

具体情况是:
自2012年起至今,宣城市公路局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基数一直是75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6400万元,养护经费1100万元,资金缺口约1200万元。

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后,人员经费部分直接拨付市财政,市财政安排预算6900元,补差500万元,并承担了职工的“五险一金”约300万元。

养护经费拨付市交投公司,市交投公司每年安排养护资金1500万元,补差400万元。

2.大中修工程资金筹措情况
2013年,宣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改善及大中修工程资金筹措办法》。

文件对养护大中修工程市、县二级配套资金筹措进行规定。

即除部补、省补资金外,不足资金由市、县两级政府共同筹措。

其中市本级县区的养护工程不足配套资金由市、县共同承担,市里承担80%,县里承担20%;其他县养护工程不足配套资金由市、县共同承担,市承担20%,县承担80%。

市级补助由市交投公司负责筹措;县级补助由各县财政负责筹措。

3.应急保障资金情况。

宣城市交通运输局针对全市公路应急保障和小修资金短缺的现状,2015年由市交投暂列1000万元用于国省道小修专项经费和应急备用经费。

(三)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情况
1.养护工程。

一是规范公开招投标程序,实行合同化管理。

二是明确实施主体和管理模式。

市公路局受各县政府委托担任业主的项目,市公路局负责组织成立工程项目
部,实行项目法人制,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各县政府担任业主的项目,市公路局主要履行行业监管、技术支持、督促整改的职责,通过交通主管部门将县政府担任业主的项目纳入市政府对县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

2.小修养护。

主要由各分局养护公司承担,市局负责对分局的小修计量进行抽检复核。

3.保洁养护。

国省干线公路保洁养护任务有各分局道班和聘请保洁人员完成。

在编道班工人按编制工资实发,每人负责3个当量公里保洁任务,缺编聘请的保洁人员按18000元/年。

穿集镇路段的保洁,按每公里6000元/年标准委托乡镇管理,分局负责检查考核。

4.路政管理创新。

宣州公路分局建立了“路养联动微信平台”,分局领导班子成员、路政和养护人员均加入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的便捷、直观的特点,建立了“养护报案、领导督促、路政办理”的路政案件查办机制,“路政巡查、微信通知、养护作业”的道路日常养护联动机制和公路应急事件快速响应处置机制。

二、考察体会
1.政府重视是公路发展的基础。

公路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公路供给离不开政府。

燃油费改革以来,宣城市公路局中央转移支付的养护管理经费一直没有增量部分,养护管理经费入不敷出的情况引起了宣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2015年元月起,市政府决定将公路养护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明确了“三定”方案
和经费渠道,解决了缺口资金,保障了增量资金,改变了过去“养人难养路”、“建路难、养路更难”的现状,为公路事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转型是公路工作的动力。

在宣城调研期间,听的最多,说的最多的是公路发展新常态和体制转型,全面深化公路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座谈会上,大家认为改革一要坚持市场在公路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紧围绕“三个服务”的要求,加快公路职能转变,做到有所作为,有所不为;二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既要大胆创新又要依法办事,做到法无规定不可为;三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的关系,力争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广大职工和行业长期发展。

3.依法履职是公路行业的使命。

“养好路、管好路”是公路部门的职责所在。

在宣城考察的一个重要体会是,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后,宣城公路的管理体制更加顺畅,职责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宣城市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部门的督查考核也更有抓手。

我们了解到,宣城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宣城公路局的两个直属企业,其中江南设计公司正积极与市交投公司推进收购改制,另一个宣通公司已上报市交通运输局准备注销,公路部门的工作范围回归到《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授予的职责。

4.管理创新是公路活力的源泉。

考察中,我们从宣州公路分局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开展“路养联动”的举措中感受到,公路行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适应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重大趋势,特别是手机时代的到来。

手机时代将是全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开端,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公路服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是公路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考察建议
相对宣城市公路局,我局的养护里程更长,人员负担更重,改革涉及的面更广,但因过去历史轨迹相似,面临的处境和问题大致相同,结合考察宣城市公路局的工作经验,我们建议:
1.理顺公路管理体制。

以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和养老金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公路“三定”方案落实,推进公路部门预算融入市级政府财政工作。

2. 加大制度设计。

将公路部门的工作范围回归到《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授予的职责,全面推进公路行业改革。

3. 结合实际启动公路养护市场化。

推行以公路保洁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养护市场化试点,按照六安市“三线三边一点一地”整治的要求,与沿路的乡镇、村对接,对相对分散的道班、项目部进行整合,对穿集镇道路,实施委托养护。

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组建公路养护与应急保障队伍。

特此报告。

2015年4月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