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及处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及处理流程
消防安全是大事,也是每个物业人经常要面对的事情。
在我们日常要进行的消防设备隐患排查中,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处置流程,
关于消防安全的管控,一位资深的物业人跟我分享了他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就是“3个等级1个流程”。
三个等级
根据《消防法》要求,消防设施设备故障的安全隐患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级消防风险”、“二级消防风险”“三级消防风险”三个等级。
一级消防风险:
这是最高也是最严重的消防设备安全隐患,主要是消防设备的无法使用的状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管道无水或管道上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低于规范值;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无水或管道上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低于规范值;
室内/外消防水泵/喷淋泵任一台功能失效;
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低于最低有效水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机停用、瘫痪或功能失效;
所接管项目尚未取得全部区域“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审核合格意见书”。
二级消防风险:
这类消防风险是严重程度较低,主要是消防设备存在故障,但范围不大或仅仅是子系统故障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点位故障达到30%及以上未达到50%;
消防水池/水箱储水量低于设计要求下限值;
各项目子系统(如: 防排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 故障点位达到30%以上。
三级消防风险:
这类消防风险相对于上面两个等级的问题来说是影响相对较小的,主要是子系统小范围的故障。
主要是以下类型:项目子系统(如:防排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点位故障达到10%及以上未达到30%。
一个流程
针对上面这些消防安全问题,一般来说需要按照不同流程进行专项跟进处理。
一级消防风险,集团跟进。
二级、三级消防风险,区域跟进。
具体的执行流程,可以归纳为消防风险问题处置流程:
消控室人员发现风险点后,进行工单报事,现场查看,随后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进行自主维修还是地产维保单位维修,并进行后续拉通直到风险解除。
根据实际灭火情况,除高层建筑需要设置灭火救援操作场地外,一般建筑均可直接利用消防车道展开灭火救援行动,因此,消防车道与建筑间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和净空,避免高大树木、架空高压电力线、架空管廊等影响灭火救援作业。
7.1.9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
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l5m×l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消防车道和救援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城乡、厂区道路等,但该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转弯和停靠的要求。
【条文说明】
目前,我国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m~20m。
本条规定回车场地不应小于12m×12m,是根据一般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而确定的,对于重型消防车的回车场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大。
如,有些重型消防车和特种消防车,由于车身长度和最小转弯半径已有12m左右,就需设置更大面积的回车场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少数消防车的车身全长为15.7m,而15m×15m的回车场可能也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因此,设计还需根据当地的具体建设情况确定回车场的大小,但最小不应小于12m×12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4.3.2 单车道的路面较窄,为便于错车,规定路面边缘与管架支柱等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条文中照明电杆、行道树、标志杆等以杆中心为起止点计算间距。
4.3.3 条文中建筑物的总宽度指连接各翼之间的建筑物的总尺寸。
如果建筑物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均超过150m,当建筑物中
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在建筑物的外侧进行扑救较困难,因此应在两翼之间设置贯通的消防车道。
在“”形建筑物两翼之间设置1条贯通的消防车道后,如该车道与建筑物外侧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大于150m,该建筑物的另外两翼之间可不再设置消防车道。
条文中“贯通的消防车道”指该消防车道的两端均能与建筑物外围的消防车道相连接,即在“”形或“”形有建筑物封闭的一端,需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4.3.4 消防车道的宽度、路面上方的净空高度及路面内侧转弯半径的大小,与消防车的外形尺寸、行车速度、扑救火灾时消防车的数量等密切相关。
条文中的规定是根据我国目前常用消防车的性能和外形尺寸作出,车道净宽和路面上方净高不应小于4m、路面内侧转弯半径宜为9m(有困难的地段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6m)的消防车道,适用于一般消防车。
火灾时火势猛、燃烧快、辐射热强,动用的消防车车型大、数量多的工厂,应采用车道宽度不小于6m,路面上方净高不小于5m,路面内侧转弯半径为12m(有困难的地段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9m)的消防车道。
防火设计中应了解当地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合理设计消防车道。
3、条文分析
(1)净宽度和净空高度
道路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应满足消防车安全、快速通行的要求。
具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要求,按照专项标准确定。
对应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284-2008,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6.0m,消防车道上空4.5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565-2010,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4m,路面上方净空高度不应低于4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消防车道的净宽不应小于6m,路面上方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
(2)转弯半径
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
我国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m~20m。
(3)消防车满载时压力
路面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管沟等,应满足承受消防车满载时压力的要求。
在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时,要按照消防车满载设计。
如果考虑不周,会发生路面或场地的设计承受荷载过小,道路下面管道埋深过浅,沟渠选用轻型盖板等情况,从而不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通行荷载。
(4)坡度
坡度应满足消防车满载时正常通行的要求,且不应大于10%,兼作消防救援场地的消防车道,坡度尚应满足消防车停靠和消防救援作业的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规定,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规定,坡度最大为10%。
(5)与建筑外墙的水平距离
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水平距离应满足消防车安全通行的要求,位于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兼作消防救援场地的消防车道应满足消防救援作业的要求。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规定,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
(6)尽头式消防车道
长度大于40m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满足消防车回转要求的场地或道路。
明确了尽头式消防车道设置满足消防车回转要求的场地或道路的要求,小于等于40m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可以不设置。
(7)障碍物
消防车道与建筑消防扑救面之间不应有妨碍消防车操作的障碍物,不应有影响消防车安全作业的架空高压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