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文本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的小艇》文本解读
一、内容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解读:本段重点突出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又通过比喻句,来突出小艇的重要性,阐明了小艇能成为威尼斯一条独特风景线的原因。
】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解读:本段从外形特点入笔,并通过比喻句让读者对小艇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且稳当、舒适,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又深。
这样的小艇不仅美观,更实用。
为轻快灵活做铺垫。
比喻成水蛇,更体现外形细长、划动时速度快且灵活。
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小艇的特点。
因此,独特的小艇才能点缀、点亮整个城市。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解读:小艇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舒适。
坐到似沙发一样的垫子上,随着轻柔的水波,去慢慢欣赏形式不同的石桥,望望耸立的古建筑,再与过往船只打招呼,这种情趣只有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才可感受得到,这正是其独特之处。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
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解读:在船多、拥挤、极窄三个特殊情况下,通过“速度快”“操纵自如” “左拐右拐”、“挤过去”、“平稳穿过”、“急转弯”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船夫驾驭小艇十分娴熟,得心应手。
不仅有正面的具体描写,还有侧面的衬托。
这也是小艇重要的特性之一,不会因为河道狭窄、船只多、游人杂而产生不愉快的摩擦,还可享受乘坐小艇的新鲜和刺激感。
】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解读:有事的、闲谈的;年轻的、老的、小的,出行都离不开小艇。
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小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充分地解释了小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的理由。
】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解读:小艇不仅为生存、奔波的威尼斯人服务,更是人们娱
乐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要人们有事,小艇就不可停歇。
只有人们入睡,小艇才可靠岸停泊。
小艇的开与停,决定了城市的动和静。
深夜,小艇停泊,水面沉寂,月影摇晃,万物静寂,古城入睡。
环境幽静,景象优美、迷人。
这与白天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威尼斯夜晚独特的宁静之美。
】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重在增长学生的认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了解多元文化。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能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威尼斯的独特风光。
本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描写”训练的好例子,要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生动、具体是与作者的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分不开的。
从而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语句。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册教材的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与教材的特点,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操纵自如”等词语的意思,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段。
2.基本技能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
点写”的方法。
3. 情感目标: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
通过对小艇特点的了解,感受威尼斯水城独特之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拓展阅读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常有人把它比作中国的苏州。
但是苏州基本上是陆地上的城市,不过城里有许多河道和桥梁。
威尼斯却是由一百多个小岛组成的,一条较宽的曲折的水道,就算是大街,其余许许多多纵横交织的小水道,就算是小巷。
三四百座大大小小的桥,将这些小岛上的一簇一簇的楼屋,穿连了起来。
这里没有车马,只有往来如织的大小汽艇,代替了公共汽车和小卧车;此外还有黑色的、两端翘起、轻巧可爱的小游船,叫做Gondola,译作“共渡乐”,也还可以谐音会意。
(冰心)
2、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
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
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朱自清)
3、《威尼斯之夜》(法国作家乔治·桑)
4、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
那里有401 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上,连接着118 个小岛,又称为“水城” 、“桥城”、“百岛城”。
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红黄绿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样闻名于世。
先祖们在淤泥中,在水上建起了威尼斯。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
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
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
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
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