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2》教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一认》教学设计与点评
邯郸市峰峰矿区第二小学顾丽英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⒈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6个汉字(本课时只要求认识前8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的汉字字义。
⒉能力目标:结合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练说相关的词语,认识一些动物及植物,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⒊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认一认》2。
《认一认2》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课中的第二组识字。
这节课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立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在“看看、读读、议议、夸夸、说说、演演、教教、帮帮”的学习过程中,牢固地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2、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同步开展识字教学,虽打破了只学拼音的单调局面,但学生对音节的正确拼读把握不太好。
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拼读的能力,要在拼读的同时强化生字的字音,要达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努力为以后的识字和写字提供便利。
3、教学重、难点:
认识汉字、读准字音
4、教学用具:课件、动物图片、生字卡片、玩偶小狗、搜集资料
5、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⒈)认识本课“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前8个生字,并能够读准字音。
(⒉)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字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汉字、读准字音
四、课堂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上语文课高兴吗?
生:高兴。
师:有位朋友听说我们上语文课也很高兴,赶快乘车来了,是谁呢?(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偶小狗)它的名字叫聪聪,学问可大了,肚子里装有很多的谜语,你们想猜吗?
生:想猜。
师:①长着两只角,翻穿大皮袄,逢人咩咩叫,专爱吃青草。
②身穿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
③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高声叫,看见主人摆尾巴。
生:猜出羊、龟、狗。
师:既然小朋友们谜语猜得这么好,刚才我们猜的这几个谜语都是什么呢?
生:小动物。
师:那表示这些小动物名称的字你们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一认。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以图认字
⒈生借助图画,自由认读,整体感悟。
师: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书25页,现在就来认一认这一页上的8个字,请你们把认识的字认真地读一读,如果有的字不认识,就借助图画来猜一猜,这些字应该念什么?(读书时要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生:自由读课文
⒉小组启思,合作学习
请小朋友在小组里交流认字,把认识的字读给你的小伙们们听,不认识的字可以在一起想想办法,帮一帮、说一说,看谁认的最快、最多!
生:小组合作认字。
⒊师生讨论,扩展语言、积累语言。
师: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里,你最喜欢谁?
生:我最喜欢贝。
师:(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并配有相应汉字)
你见过贝吗?(再出示实物,贝壳)喜欢吗?谁能说一句话来夸夸贝壳,老师就把这个贝壳送给你!
生:贝壳真是太漂亮了!
生:我最喜欢贝壳了!
师:贝壳听了你的夸奖后,真高兴啊!这个贝壳就送给你吧!
生:齐读字卡贝
师:你们还喜欢谁呢?
生:我还喜欢小虫子
师:你能说一句话带上虫字吗?
生:树叶上有一条小虫子。
师:(课件出示“犬”图片)它就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狗,它最喜欢吃什么?
生:犬最喜欢吃肉骨头。
师(出示玩偶小狗聪聪)我们的聪聪一时忘记了这两个小动物的名字,你们来告诉它好吗?(课件出示鸟、羊动物图片,同时配有小动物的叫声)
生:齐答鸟、羊
师:小鸟是怎么在天空飞翔的?愿不愿意来模仿一下?
生:模仿小鸟在天空飞时的动作。
师:太好了,小鸟不仅飞得高,唱起歌来也很动听,你们想不想唱一首有关小鸟的歌曲呢?
师:小朋友唱的歌跟白灵鸟的叫声一样好听,跟我来读读字吧!
师:请小朋友们再看看图画上的这只小羊想要干什么呢?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吗?
生:小羊想要在山坡上吃青草。
(男生读字卡:羊)
师:小朋友们,顾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可我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动物图片:鱼)现在知道了吧!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就是鱼,那你们都见过哪些鱼呢?
生:我平时都见过平鱼、鲤鱼、鲫鱼、带鱼、昌鱼、地图鱼……
生:我还会念鱼的儿歌呢!(生念儿歌)
师:课下请你当小老师把这首儿歌教给小伙伴听,好吗?
师:(出示鹿及lu音节)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梅花鹿,不知小朋友有发现了没有,为什么只有这个音节是红色的?(讲解)红色的音节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我们来试着拼读一下吧!
生:拼读lu
师:最后要和大家见面的是谁呢?(课件出示“龟”动物卡片及汉字)你知道龟生在什么地方吗?
生:它可以生活在水里。
师:还可以生活在哪里呢?
生:还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师:龟既可以生活在水里,还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
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再美美的读一读呢?要注意读出字的韵律。
生:领读、齐读、抽生读、打乱顺序读、男、女生赛读。
⒌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用老师教,自己就学会了8个字。
要知道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你们知道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哪些地方呢?同桌、前后桌的小朋友可围成一起,互相说一说!
抽生说:(小鸟生活在树林里,贝生活在海洋里,小羊生活在草原上,小鱼生活在小河里……)
师:因为这些地方能使小动物们找到爱吃的食物,所以它们生活得很快乐!就让我们跳一支优美的舞蹈祝福它们吧!
(播放音乐,师生共作律动)
(三)运用游戏,巩固生字。
⒈脱离画面认读生字
师:(出示课件)这些小动物现在都要回到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里了,(点击课件)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字宝宝都留了下来,你还认识它们吗?
生:小伙伴合作自由练读,小组内开火车读
⒉运用生字卡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师:既然小朋友们学得这么开心,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我在课前发给每位小朋友8张字卡,老师出示动物图片,小朋友举起你手中的生字卡片,然后互相看一看,再读读卡片上的字,记住它的名字,看看哪个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对!
生:举与教师出示动物图片相对应的字卡。
(观察比较字“鱼”和“龟”的字形什么异同,向伙伴们介绍。
)
(四)运用生活经验,扩展识字
⒈小组交流
师:小朋友们举得又快又准,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这8个字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可是这些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能把这些字找出来读读吗?现在老师把搜集到的如照片、食品袋、报纸等资料发给大家伙请你们在小组里找到今天所学的字,用笔圈起来,互相认读。
A小组的学习资料是报纸上的一则广告信息:“香港鳄鱼牌茄克、羊毛衫、西裤西服、皮鞋皮具等各系列,诚征河北各县代理商。
地址:石家庄市康泰广场四楼香港鳄鱼厅”。
学生经小组合作在这则广告中找到了今天所学的两个生字“鱼”和“羊”,并互相认读。
B小组的学习资料是书上的一段文字:“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
贝壳的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真是千奇百怪。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树上有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到处都是鸟类,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
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找到所学的生学“贝”和“鸟”,用笔圈起来,互相认读。
C小组的学习资料是照片及商品包装袋,上面的文字有:⑴雅鹿羽绒服;⑵蓝鸟家具一峰峰专营店⑶草原之宝、羔羊肉片;⑷迪贝油烟机;⑸今夏,铺不生螨虫的席子;⑹红鸟自然色高级鞋油;⑺大洋烤鱼片。
学生在照片和包装中找到了“鹿”、“鸟”、“羊”、“贝”、“虫”、“鱼”这5个字,互相认读。
⒉成功展示(抽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生字)
⒊生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
(五)总结:
时间老人走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该和小朋友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希望你们多留意我们身边的汉字,做个有心的孩子,再利用课余的时间在你书上、报上、大街上、广告牌上或校园里找一找这些字,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点评
《认一认》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识字课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识字教学要尽量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
经验,做到学用结合,在教学手段上更多地运用多种形象直观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顾丽英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首先,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教师通过猜谜、模拟动物的叫声与动作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个动物的世界,寓教于乐。
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将图片与生字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还有,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及表现自我的意识与能力。
最后,把课堂识字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老师把搜集到的照片等资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从中寻找课上所学的汉字),让学生感到识字是生活中的必须,在生活中有着重大意义,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建议: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为了避免课堂中对教学内容呈现的机械、呆板、单一,它以丰富的题材,动感的画面,声图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以直观多样的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本篇教学设计呈现的课件缺乏生动性。
点评人: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