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中国外交所作出的科学分析和判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局势缓和,美苏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
对这一巨大变化,邓小平似乎早有预见,从70年代末起,他就对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作出过一系列精辟论述。
1.维护和平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针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战争因素与和平力量的此消彼长的分析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通过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仔细观察和冷静思考,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论断。
1985年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这一论断不仅揭示了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而且改变了过去认为的战争与革命是世界主题的认识。
这是对当前国际局势认识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邓小平根据8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对话与合作、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变化,果断作出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判断。
目前世界处在新旧格局转
换之中;新格局的形成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世界将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事实,充分验证了邓小平这一判断的正确。
在全面分析国际局势发展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指出了中国是多极世界中的一极。
“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
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把中国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是有根据的,也是实事求是的。
邓小平同时郑重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
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
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
”“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中国是个大国,又是小国的辩证定位,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政治睿智。
中国是大国,既肯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应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是小国,是发展中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国际作用时,必须看到综合国力与其他大国相比仍有差距,处于弱势,在对外关系中应该讲究策略。
邓小平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论述,体现了实事求是,使中国的外交建立在现实国力的坚实基础之上,有助于中国的外交目标与国力相统一。
邓小平对中国的外交目标有许多论述。
1982年8月他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1984年邓小平在国庆35周年大会讲话中又指出:“我国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
”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因此,中国希望能与各国求同存异、消除对抗、增加信任、和平共处,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友好合作关系。
1984年,邓小平同志又先后提出了有关“一国两制”的许多重要思想,其中主要包括:
(1)“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他指出,“‘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
……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
(2)“一国两制”方针长期不变。
邓小平多次阐明相关政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们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了这个政策。
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
”我们讲“五十年”不变,“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用“五十年不变”这一形象化的语言,强调了大陆坚定不移地落实“一国两制”政策的决心,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将信守诺言的庄严承诺,这为推动“一国两制”的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3)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来。
他认为:“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4)邓小平对“一国两制”解决国际争端的意义作了精辟而深刻的阐述,他说:“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
他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
”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原则来解决国内特殊问题,这是邓小平对列宁和平共处原则的灵活运用和新发展。
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解决国际争端,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
‘一国两制’,是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提出的,但是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某些国际问题的处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