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目前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的普及为很多人带来了受教育的机会,教育无论在个人还是家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文章通过对以教育公平为主题和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电子期刊中搜索出的2012-2014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针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热点,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今后有关教育公平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教育公平;研究;
前言:教育公平作为一种价值观,在宏观上指适龄儿童、青少年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并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在微观上指教育者(包括校长和教师)应同等地对待每个受教育者(学生),而不应有任何歧视。
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场的力量会自然而然地将生产要素引向发达地区,包括稀缺资源和人才,导致中国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教育领域也同样如此。
因此,教育公平问题的发现及解决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对2013-2014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育公平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试图做出一个总结,并由此归纳出我国目前教育公平研究的主要趋势、不足和一些主要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
即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衡。
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是导致偏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我国已对高校的贫困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和助、奖学金制度,但这种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贫困生根本拿不到充足的助学金。
下面将从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和农村幼儿教育公平问题两个热点问题来对我国教育中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1.1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虽然自成体系,对全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依然是杯水车薪。
对于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对策:增拨教育经费,多渠道的筹措教育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国家政策分层次加大优惠力度,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工作。
优化课程设置,促进文化融合。
重视民族教师的培养,引导少数名族大学生回原地区工作。
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文化差异大,生活习惯不同,思想也不同,所以虽然目前政府对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制定了很多对策,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何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更好的管理,以及如何进一步实现与东部地区相称的公平是政府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因地制宜”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1.2 农村幼儿教育公平
1.2.1 幼儿教学入学机会的城乡不平等
当前中国城乡幼儿园教育不公平集中体现在城乡幼儿园办学质量和农民工子女入园机会。
其阻碍了大量农村儿童在起跑线上的平等,进而妨碍了他们向现代化文明社会的迈进。
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农村儿童教育的改革力度,重视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改善固有的态度和观念,形成良好的农村幼儿教育氛围。
1.2.2 政府对幼儿教育投资的城乡不均衡
我国有限的幼儿教育经费大部分作为少数的示范幼儿园的办学经费,更有建设所谓的贵族幼儿园的现象,使得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因此,乡镇各级
政府要积极筹措经费,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供应场所设施,使得幼儿教育投入合理化。
农村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关系着广大农村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发展一个国家教育的关键问题,使得农村教育实现公平化,缩小与城镇教育的差距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
所以,政府一方面要从政策上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要从农村人民的思想上入手,加大幼儿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他们的固有的落后思想。
2没有完善的教育公平规范
教育机会均等能否有效实现,还需一些具体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包括教育法律、制度和招生制度、教育政策、考试评价方法等各种各样的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制度和方法,以保证自由、平等的受教育选择权。
这种制度、规范问题最能体现在中国目前的各大高等院校的教育当中,下面就以此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2.1精英院校生源结构的单一化
近年来我国以“211”、“985”工程大学为代表的精英院校生源结构日益单一化其作为国家精英教育的代表频频因为生源本地化居高不下农村生源比例持续下降等饱受质疑。
对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地区、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2.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师资配置、教学、硬件设施、管理方面,此外,奖、助学金制度不够完善,贫困生主要通过自费方式解决学费问题也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为此,促进自学考试健康发展首先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另外需要保证起点公平,改革创新,以保证质量。
2.3大学生管理的教育公平
大学生管理中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学生干部选举、入党、评优评先、奖勤助贷和就业几个方面。
调查研究得知,通过一系列公平措施的落实,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公平性认识会有显著改善。
高等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教育,而大学教育环境相对自由,因此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且较难统一和管理。
针对以上三点问题,建议各有关部门及各大高校可通过制定一些具体有效的规范、办法来加强对大学生和大学环境的管理。
3微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公平问题
教育过程即微观的教育活动,体现在学校、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成绩、心理和人格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教育内部的管理方法。
下面以普通学校中出现的“择校热”问题、师生相处方式的问题以及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3.1“择校热”问题
全国中小学“择校热”现象,究其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当地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
首先,区域内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必须保持均衡投入,并向乡镇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
其次,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必须保持均衡发展,例如广东东莞已施行教师轮岗制度。
此外,区域内招生应坚决实行“电脑排位”和“就近入学”制度,保证各校生源起点公平。
3.2师生相处的细微之处
有些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来看待个别学生,特别是那些缺点比较明显的学生。
教师在教育中发生这样的情况虽非故意,但在客观上往往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仔细考察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发现公平理念的实现还需付出很大努力。
因此,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我们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与细微处都不
断做出努力。
3.3有特殊需要孩子的教育公平
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指在普通教育环境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而需要获得特殊的教育计划、教学方法和相关服务的学生。
包括有智力障碍、自闭症等情况的学生。
全纳教育是一种针对特殊孩子的新兴教育理念,其核心和根本是落实随读生个别教学计划。
通过这种专业的方式来保证我们的教育面向所有的孩子,为所有的孩子服务。
、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实施到教育公平问题当中,进行不断改善,减少不公平现象。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我国最主要的教育还是在于课堂上老师与同学的互动、教与学。
因此,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公平,即老师如何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平等看待每一个孩子,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
虽然说一碗水很难端平,但认真做、用心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育公平,学校还应在这些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另外,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政府和社会需要给予广泛的关注,并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帮助。
总结:教育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国民总体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有重要作用。
首先,政府需要针对以上热点问题仔细分析,制定有力有效的对策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我国教育的大体公平。
另外,有学者提出教育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政府在政策上进行调控的同时,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应当解决好微观问题,即如何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以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此外,各学者专家还要多研究一些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教育公平较好的有效措施和案例,结合我国的现实教育问题,制定出能够改善或解决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管理对教育公平感知干预研究李双力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公平调查研究陈建美
3、关注细微之处的教育公平杨江丁
4、教育公平视角下的精英院校生源结构单一化现象研究王琳琳
5、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朱云娟
6、教育公平消除社会排斥的要素研究张永学
7、均衡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政府保障公民应有的问题赵春荣
8、推行全纳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陶真刚
9、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彭小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