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21年第23卷第1期I
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庞颖颖,张玉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摘要: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和动物体有益的菌,作为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优势菌群,可调节菌群失调,促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

对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益生菌可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补充并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环境平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多种细胞因子以提高肠道免疫性能,可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明显缩短皮疹好转及消退时间、体温、食欲恢复正常的时间,是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

本文就目前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益生菌;手足口病;肠道菌群;黏膜屏障;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21)01-1-05
DOI:10.3969/j.issn.l672-979X.2021.01.020
Progress in Action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Hand-Feet-Mouth Disease
PANG Ying-ying,ZHANG Yu-li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 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81,China)
Abstract:Probiotics are a kind of bacterium that have been proved by scientists to be beneficial to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As the dominant flora of normal microorganisms in the intestinal tract,probiotics can regulate the imbalance of flora and promote the restoration of intestinal microecology.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stinal flora and human health found that probiotics could regulate the body's immunity,supplement and regulate the intestinal flora,maintain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microenvironment,protect the barrier func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and affect a variety of cytokines to improve the intestinal immune performance,thus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hand-feet-mouth disease.Probiotic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the time of improvement and
收稿日期:2020-10-29
作者简介:庞颖颖,硕士,研究方向: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与免疫E-mail:****************
適讯作者:张玉玲,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与免疫E-mail:*****************
and highly selective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VEGFR1,2,3 tyrosine kinases for cancer therapy[J].Cancer Biol Ther,2014, 15(12):1635-1645.
[25]Miller K D,Chap L I,Holmes F A,et al.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capecitabine compared with bevacizumab plus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J.J Clin Oncol,2005,23(4):792-799.
[26]Aprile G,Rijavec E,Fontanella C,et al.Ramucirumab:pre-
clin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J].Onco Targets Ther, 2014,7(2):1997-2006.
[27]Macdonald D A,Martin J,Muthusamy K K,et al.Aflibercept
exhibits VEGF binding stoichiometry distinct from bevacizumab and does not support formation of immune-like complexes[J].
Angiogenesis,2016,19(3):389-40&
[28]Folkman J.Antiangiogenic in cancer therepy-endostatin and
its mechanisms of action[J].Exp Cell Res,2006,312(5):594­607.
[29]郑潜新.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恩度在乳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及
抗肿瘤作用[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05.
[30]黄淑梅,郑红霞,王卿.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治
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J.医药前沿,2012,2(6):308­309.
II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21年第23卷第1期
regression of rash and the time for body temperature and appetite to return to normal.The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feet-mouth diseas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probiotic;hand-feet-mouth disease;intestinal flora;mucosal barrier;immune regulation;cytokine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引发原因是肠道病毒感染,近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全年均有分布,其中4〜10月为该病的高发期。

儿童常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及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于2周内消退。

患者出现呕吐、腹泻、气促,重者会导致不良后果,出现呼吸衰竭等其他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该病致病病毒有许多种,常见的包括柯萨奇A16(CoxA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型,CoxA16型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多较轻,重症及死亡病例多见于EV71型病毒感染,且近年该病毒在全世界较为流行a。

益生菌被定义为,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活的微生物⑷。

益生菌在胃肠道定植能有效改善机体肠道菌群结构、促进优势菌群的定植、调节胃肠道微环境。

1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益生菌分类
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常见益生菌根据其成分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见表1)[2-sll]o
目前关于单联制剂、双联制剂、三联制剂和四联制剂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差异尚缺乏临床证据,由于各种益生菌使用的菌株和剂量不同,目前很难评价多种菌与单一菌制剂的优劣,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多种益生菌联合使用较单一菌种制剂有更好的临床疗效问。

2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
2.1免疫调节作用
该患者群多集中于小于5岁的学龄前儿童"即,可能与儿童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不成熟有关问。

机体免疫功能受到阻断,尤其是细胞免疫,与手足口病的发生相关。

有资料显示,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的结果有一定对比性,治疗后的儿童体内抑制性T 细胞(TS)等占比更高,显示肠道病毒进入机体后,一是导致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造成人体抵抗病毒的免疫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二是使TS细胞数量下降,攻击杀伤病毒的能力变弱,
表1推荐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益生菌分类
分类通用名菌种
单菌制剂双歧杆菌活菌散青春双歧杆菌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酪酸梭状芽抱杆菌二联活菌制剂
凝结芽抱杆菌活菌片
地衣芽抱杆菌活菌制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剂
凝结芽抱杆菌
地衣芽抱杆菌
婴儿型双歧杆菌
酪酸梭状芽抱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长双歧杆菌
活菌片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长双歧杆菌
嗜热乳杆菌
粪肠球菌
四联活菌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中国株嗜酸乳杆菌
日本株嗜酸乳杆菌
粪链球菌
枯草杆菌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散婴儿型双歧杆菌
嗜乳酸杆菌
粪肠球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状芽胞杆
进而导致病情恶化何。

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人体体液免疫还具备相关性,患儿的体液免疫能力发生改变,受疾病侵袭,特定的细胞亚群百分比呈现增加趋势,如感染EV71的患儿B淋巴细胞增多更显著阿。

但这一结果尚存在争议。

益生菌的突出特点是调节免疫,激活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对抗原刺激产生反应;通过肠道上皮及黏膜固有层细胞引起局部免疫反应;活化肠黏膜内的淋巴组织,使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lgA)水平提高等呵。

如单联制剂凝结芽抱杆菌活菌片中所含益生菌成分凝结芽砲杆菌属于共生菌,其功能强大,利于提高吞噬有害细胞的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力,提高体液免疫水平,可通过抑制肠黏膜病毒的方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病毒水平,还能分泌抗菌凝固素
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21年第23卷第1期III
发挥抑制有害菌繁殖,降低毒素合成的功效叫切。

酪酸梭状芽抱杆菌从本质上讲是原籍菌,它的意义旨在提高产生某物质的数量,即提高肠黏膜产生免疫球蛋白slgA的数量。

slgA有两方面作用,首先,可提高小儿黏膜免疫功能,其次在此基础上能增强巨噬细胞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体液免疫等目的,缓解患儿出现的病症,比如缓解腹泻等状况,提高恢复能力㈣。

2.2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保护肠黏膜屏障基本功能
研究发现,重症手足口病儿童肠道菌群紊乱及微环境破坏,因此免疫力与抵抗力均下降,突出表现是不能抵抗外源性致病菌,不能生成牢固的保护网保护肠道环境,引起一系列不利后果,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的。

2.2.1调节肠道菌群益生菌能通过阻断致病菌的黏附和定植,调节肠道细菌比例。

益生菌的表层蛋白可加强与肠道上皮细胞黏附的能力,进而促进益生菌定植,阻断致病菌与肠道黏膜受体结合;另外一些益生菌也能分泌抗菌因子阻断或杀死病原体陀羽。

如,嗜酸乳杆菌能阻断致病菌黏附,通过附着于HEp-2细胞系等,减少细菌与细胞表面的黏附位点,从而避免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入侵㈣。

凝结芽抱杆菌是一种共生菌,最大作用是产生抗菌凝固素,能缓解致病菌发展速度,调节肠道环境,最后起到保护肠道环境的作用。

其次,它的另一个作用是分解多糖,产生低聚糖,益于双歧杆菌生长等,同时与有害菌共存,杀死致病菌,起到保护肠道环境的作用删。

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通过代谢乙酸、乳酸等代谢物降低肠道局部pH值,杀死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丽。

补充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肠道原籍菌为主的益生菌能促进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恢复正常。

2.2.2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评估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内容为肠道通透性,体现肠道通透性的常用指标为血D-乳酸(D-LA)、内皮素(ET)、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等狗。

研究表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D-LA、ET、DAO活性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儿童和轻型手足口病患儿,提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和屏障基本功能损害,易将 肠道内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带至血液循环,导致毒血症,由于移位的肠道病毒有嗜神经性,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旳。

益生菌可调节肠道黏膜通透性,一方面有益于产生分泌型抗体,提高肠黏膜抵抗致病菌的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肠上皮细胞带来大量的能量,提高胃黏膜恢复能力。

如,肠道原籍菌酪酸梭状芽抱杆菌可产生有益的酪酸,手足口病患儿补充这种益生菌,不仅对肠黏膜进行了有效修复,使D-LA、ET、DAO活性达到健康水平,还起到了保护屏障的作用,极大改善了病毒从肠黏膜入血的状况,起到保护肠道环境的作用閃。

2.3影响多种细胞因子,提高肠道免疫性能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与诸多细胞因子有关。

白细胞介素lp(IL-邛)、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7(IFN-7)、肿瘤坏死因子口(TNF-a)等细胞因子对多种病毒复制均有抑制作用,是手足口病感染早期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或表达失衡,会加剧炎症反应,导致病毒扩散,最终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画。

益生菌可通过与机体微生物或肠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诱导T,B等免疫细胞产生特定的信号分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

通过调节细胞间信号传导及免疫细胞活力抑制Toll样受体4(TLR-4), TNF-a,核因子-k B(NF-k B)等炎症因子活性,从而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抑制血清4种促炎因子(IL-1p、IL-6、IFN-7、TNF-a)激活,有效降低表达水平,如抑制IFN-7、TNF-a表达,调节血管通透性从而缓解肺水肿。

促进抗炎因子(IL-13、IL-4、IL-10)水平升高,从而减轻手足口病炎症反应叫
3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
目前,益生菌在儿童胃肠疾病方面应用较广泛。

谢绍君等间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使用甲泼尼龙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效果较好,能改善肠黏膜屏障作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治疗的安全隐
IV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21年第23卷第1期
患,利于后期快速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岑建杉冋研究发现,手足口病合并肠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重组人干扰素alb(IFN-alb)联合酪酸梭菌,效果较好,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素燕等㈣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簇分化抗原的相对值不同;双歧杆菌可有效地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

Zhu等何研究发现,金双歧可有效缓解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维持肠道免疫和抗炎反应,增强胃肠功能,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一步评价并推广临床应用。

Ang等明研究发现益生菌在胃肠道短暂的持续性可能为人体提供保护,可防止和限制手足口病在儿童之间传播。

Choi等列报道了Vero细胞中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分泌的代谢物可抗EV71活性,表明服用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恢复。

国外文献关于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案例相对较少,可能原因是成熟的肠道菌群因地理区域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驹,肠道菌群有害暴露后,受到的影响也存在差异㈣,因此尚需大量临床试验验证。

4体外研究
有体外研究证实,罗伊氏乳杆菌与细菌、病毒粒子之间存在物理作用,削弱病毒进入哺乳动物宿主细胞的能力,对CoxA16株和EV71株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抗病毒活性,但对CoxB2株无明显的抗病毒活性。

干酪乳杆菌对CoxA16株和EV71株无明显的抗病毒作用阳。

提示同种益生菌不同菌株抗病毒作用有差异,且同菌株对不同肠道病毒发挥作用的剂量不同,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尚缺乏依据,但是安全性较高,有望成为预防手足口病及控制其传播的好方法。

5总结
综上所述,益生菌可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补充并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环境平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多种细胞因子以提高肠道免疫性能等,被推荐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

此外,目前很少有研究能谈到如何正确选择何种益生菌菌株及干预的最佳时间、剂量等问题。

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肠道菌群,首先应明确其菌群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添加益生菌,会更有效地解决临床问题,避免或减轻并发症。

因此,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的深入研究,为益生菌对辅佐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更有益的理论基础o
参考文献
[1]张利国.手足口病研完及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志,2015,
24(32):3639-3642.
[2]Zhu F,Jiang Z,Li H W.Intestinal probiotics in relieving clinical
symptoms of severe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analysis[J].Europ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7,21: 4214-4218.
[3]Qiu J.Enterovirus71infection:a new threat to global public
health?[J].Lancet Neurol,200&7(10):868-869.
[4]樊赛男,张坤,吕安平,等•益生菌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制
及临床应用进展[J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0,47(4):344-348. [5]陈冰蓉,沈丽萍,金骥翔,等.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手足口
病疗效观察[几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6):527-529.
[6]谢少君,林冬丽,林银儿.甲泼尼龙联合益生菌治疗手足口病患
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几中国医学创新,2020,17(5):145-147.
[7]魏红娟,赵红立,任尚申,等.凝结芽抱杆菌活菌片在治疗手足
口病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4):355-357.
[8]张桂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0,11:1941-1942.
[9]陈必全,陈晓枫,袁子清,等.地衣芽抱杆菌颗粒治疗小儿手足
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J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3): 305-308.
[10]刘素燕.益生菌对重症手足口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处
方药,201&16(12):90-91.
[11]胡艳霞,王小妮.靶向肠道微生物的营养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
的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影响[几热带医学杂志,2019,19(10):1282­1284,1308.
[12]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
循证指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2):81-9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8年版)[J].中国病毒学杂志,201&8(5):347-352.
[14]柯胜忠,张多.肠道益生菌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
病的疗效分析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几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4(8):1226-1229,1236.
[15]Lin Y W,Chang K C,Kao C M,et al.Lymphocyte and antibody
responses reduce enterovirus71lethality in mice by decreasing tissue viral loads[J].J Virol,2009,83(13):6477-6483.
[16]徐俊,薛建,黄辉.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临床研究[J].检
验医学与临床,2014,11(3):339-340.
[17]周洁,朱俊萍,诸欣平•益生菌对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
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13):1484-1487.
[18]王文杰,刘洋,彭珊瑛,等.凝结芽抱杆菌对小鼠免疫功能和粪
便胺含量及肠道中氨含量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2006,18(1):
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2021年第23卷第1期V
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理作用研究及应用进展
王丽伟“2,王玉玲3,鲍玉3,黄桂华「*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2.济南康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3.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门冬氨酸鸟氨酸(LOLA)主要通过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谷胱甘肽抗氧化及诱导NO生成途径,起到降低血氨、减少肝细胞损害、减轻炎症反应、修复损伤肝细胞的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发挥保肝护肝功效。

最新研究显示LOLA还具有改善肝部微循环及促进肌蛋白合成的功效。

临床上LOLA 与多种药物联用,在治疗肝部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关键词:门冬氨酸鸟氨酸;肝部微循环;肌肉减少症;药物联用
中图分类号:R969R9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21)01-V-06
DOI:10.3969/j.issn.l672-979X.2021.01.021
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ornithine-L-aspartate
WANG Li-wei1'2,WANG Yu-ling3,BAO Yu3,HUANG Gui-hua1
收稿日期:2020-04-16
作者简介:王丽伟,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新药开发工作E-mail:********************
"通讯作者:黄桂华,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E-mail:***************
[19]师红玲,韩传映,吴春芳.解毒清凉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手足
口病疗效研気[J].陕西中医,2019,40(8):1066-1069.
[20]邹积茹,常香云,杨立春.酪酸梭菌活菌散与制霉菌素片联用
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 23(5):445-446.
[21]Huang X Z,Zhu L B,Li Z R,et al.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evelopment]J].World J Clin Pediatr, 2013,2(4):46-53.
[22]阿热爱•巴合提,武瑞赞,肖梦圆,等•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
机理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22):270-275. [23]高侃,汪海峰,章文明.益生菌调节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作用机
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9):1936-1945.
[24]Corbella X,Montero A,Piijol M,et al.Emergence and rapid
spread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during a large and sustained hospital outbreak of multi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J Clin Microbiol,2000,38(11):4086-4095.
[25]苏宇飞,陈镜,王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和肠粘膜通透
性的相关研究[J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3):323-325. [26]杨娟,黄永坤,王美芬,等•不同类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黏膜屏
障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0): 731-732.
[27]薛秀丽.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疗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J.中国微
生态学杂志,2010,22(11):1033-1035.[28]蔡勉珊,陈莹,方炳雄.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肠道功能的影响[J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143-1146. [29]李宏波,吴志刚,徐爱芳.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炎性细胞因
子表达与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9):4371­4374.
[30]Pot B,Foligne B,Daniel C,et al.Understanding immu­
nomodulatory effects of probiotics[JJ.Nestle Nutr Inst Workshop Ser,2013,77:75-90.
[31]岑建杉.重组人干扰素alb联合益生菌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肠炎
患儿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20,28(8):43-45.
[32]Ang LYE,Too HKI,Tan E L.Antiviral activity of L actobacillus
reuteri Protectis against Coxsackievirus A and Enterovirus71 infection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and colon cell lines[J].Virol J, 2016,13:111.
[33]Choi H J,Song J H,Park K S,et al.Antiviral activity of yogurt
against enterovirus71in vero cells[J].Food Sci Biotechnol,2010, 19:289-295.
[34]De Filippo C,Cavalieri D,Di Paola M,et al.Impact of diet
in shaping gut microbiota reveal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in children from Europe and rural A&ica[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107(33):14691-14696.
[35]Turta O.Rautava S.Antibiotics,obesity and the link to microbes-
What are we doing to our children?[J].BMC Med,2016,14: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