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二)》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数的认识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数的认识二-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6270a4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d.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的认识(二)——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数和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整数和分数。
2.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小数运算。
3. 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负数,并进行简单的负数运算。
教学重点:1. 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及运算。
2. 小数的概念及运算。
3. 负数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1. 分数的运算。
2. 小数的运算。
3. 负数的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如计数器、小数点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和分数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它们有什么区别?二、整数和分数的复习(10分钟)1. 让学生举例说明整数和分数。
2.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和分数的特点。
三、小数的概念(15分钟)1. 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作用。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读写小数。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小数运算。
四、负数的概念(15分钟)1. 引入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负数的运算。
五、课堂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堂小结(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老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引入了小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对数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的运算方法。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小数的概念”这一部分。
小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是一个挑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二)》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4ee44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4.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孩子能够准确报出1-10中的任意数字,进行数字区分。
2.学生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数字,正确填写相应数字的写法。
3.学生能够通过听数(counting)、看数(reading)、写数(writing)的练习提高数字理解。
教学内容1.数字区分:通过认识数字卡片,教师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数字,让学生学会区分数字。
2.数字认读:教师出示数字卡片,组织学生一起读数字;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对应数字,强化学生记忆。
3.数字填空: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0中的随机数,在数字旁边留空,让学生在空中填写正确的数字。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健康手势、数字歌谣或是PPT打小视频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今天的数学教学状态中。
2.数字区分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告诉学生下面出现的这个数字是几,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从1开始,一直到10.3.数字认读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一起读数字,教师可以先进行齐读,部分学生表现出众后,教师便可以放大音量,进行加强演练。
4.数字填空教师在黑板上写数,其中有空的,让学生完成填写即可。
5.作业布置课后可以完成的作业,老师可以外教师选一些适当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进行完成。
教学效果检测1.教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看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字区分和数字填空的知识点。
2.教师可以通过询问、让学生展示和田字格练习、卡片自测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了数字认读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数字区分、数字认读和数字填空三个方面来梳理了一年级上册《认数(二)》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不同孩子之间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达到指导学生掌握数字知识,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思维。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数的认识(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数的认识(2)](https://img.taocdn.com/s3/m/93f82d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9.png)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数的认识(2)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数的认识”章节的继续,主要内容包括负数的概念、负数的运算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负数的意义和运用,培养对负数运算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负数的四则运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负数运算规律的运用。
3. 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负数卡片、计算器。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和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通过数轴和负数卡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大小和排列顺序。
4. 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负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负数的概念:小于零的数,表示欠债、亏损等。
2. 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加“”号。
3. 负数的运算:加、减、乘、除。
4. 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温度、海拔、经济等。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律。
2. 计算题:进行负数的四则运算练习。
3. 应用题:运用负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操练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负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负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则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级数学第2课时 数的认识(2)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第2课时 数的认识(2)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80102ddd3383c4ba4cd263.png)
第二课时数的认识(2)课本P73及练习十四第6~9题。
1.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小数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等含义。
4.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5.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理解概念的含义。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学过的几种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整理和复习有关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2)二、回顾整理1.十进制计数法。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使学生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多媒体出示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级()级()级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位位位…计数单位十一(个)十分之一2.比较数的大小。
(1)说一说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2)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3.引导学生对数的整除以及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整理。
(1)指名学生说说什么概念与能不能被2整除有关。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2)指名学生说一说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并讨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
因数的个数有限⎩⎪⎨⎪⎧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倍数的个数无限⎩⎪⎨⎪⎧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3)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可以得出什么概念?学生回答后,再指名说一说“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4.回顾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内在的联系。
(1)学生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分数大小虽然没变,但分数单位变了。
(2)学生说说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大小虽然没变,但计数单位变大或变小了。
5.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三、巩固练习课本P75练习十四第6~9题。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案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3ab4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f.png)
6-1-2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数的认识(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正、负表示事物,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感受正负数运算。
进一步休会用数表示事物,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人民币。
2、过程与方法: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地整理,进一步掌握数的知识,发展数感。
情感目标:参加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认识和用数表示事物。
教学难点:整理数的知识,形成框架网络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正负数来表示事物,这道题是我们学习温度时涉及到的用正负数的认识和用数表示事物问题,那让我们来检测一下你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吧。
-15℃和-3℃,哪个温度低,低多少读度?-15℃表示比0℃低15度;-3℃表示比0℃低3度,所以-15℃温度低,低12度。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复习一下数的认识剩下的内容。
回顾与整理例3、亮亮家四月收支情况如下:(1)估算一下亮亮家4月份大约收人多少元,支出多少元,结余多少元。
(1)收入:2500+2100+400+300= 5300 (元)支出:220+80+530+150+300+40+ 1300= 2620(元)结余:5300 - 2620=2680 (元)(2)把亮亮家4月份的收支情况填在课本中,并试着计算出结余。
这道题就是涉及了用数表示事物。
区分支出和收入的问题,知道支出的钱用负数来表示,收入的钱用正数来表示,因此来解决问题。
例4、人民币上的号码。
你知道人民币上的号码有哪些作用吗?起计数作用。
区分发行时间的早晚。
人民币上的号码上涉及了很多问题,如单位换算问题,起计算问题等等巩固练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元和( )角同样多。
A、10 B、1001角和( )分同样多。
A、10 B、1001元和( )分同样多。
A、10 B、 1001元和10角同样多。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二)优秀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二)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ca10d03d8ce2f006623d1.png)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课题:数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4、例5、例6,“做一做”,练习十四第4---9题。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进行系统整理,能区分易混易错(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因数、倍数、倒数、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认知结构。
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加强知识的灵活性、综合性的运用,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体会转化、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易混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对数整除的相关概念的区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个人调整意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系统整理形成认知结构。
(一)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1.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
(1)学生自主报出自己出生年月。
(2)问:①你们刚才说的数都是什么数?②研究数的整除时,是在什么数的范围内研究的?(3)师:“0”是自然数,因为它也表示物体的个数,0个,因此,它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但我们在研究数的整除时,一般不包括0。
2.借助算式,整理因数、倍数的概念。
(1)出示算式:①18÷2=9 ②2.4÷6=0.4 ③30÷8=④30÷5=6 ⑤8÷16=0.5 ⑥12÷0.3=40(2)提出要求:把算式填在集合图中。
除尽整除(3)提问:结合算式说一说因数、倍数的概念(出示例4)(4)小结:①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②结合集合图,说一说整除与除尽的关系3.借助算式整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1)借助算式整理特征①结合“30÷5=6”说一说能被2、3、5整除,能被2和5整除,能被2和3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特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4b07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e.png)
第2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内容:教科书P73第4题,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四”中第5~9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倍数、因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建立一定的数感。
2.通过对有关概念整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因数及倍数的概念,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能用知识网络图整理所学的知识,并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揭示课题师:下面我们就玩一个“猜年龄”的游戏。
谁来猜一猜老师今多少岁?(指3名学生进行猜测)师:这样猜下去,很难猜中,老师给你们点提示吧!(出示课件)学生会猜出老师的年龄是32岁,因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最小的倍数就是它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
师:刚才猜年龄的游戏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因数和倍数)这节课我们就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2)]【设计意图】猜年龄的游戏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回顾整理,建构因数、倍数知识网络(一)因数、倍数的含义。
提示学生可以举例来说明。
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二)引导回顾,完成知识网络图。
师:回忆一下,关于因数和倍数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自然数、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教师引导整理有关倍数的概念。
师: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想到哪些数的倍数的特征?生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生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
生3: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生4: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课件配合出示2、3、5倍数的特征。
师:由2的倍数想到了什么?(偶数和奇数)什么是偶数?偶数的个位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奇数?奇数的个位有什么特征?生: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https://img.taocdn.com/s3/m/1cf7faa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f.png)
数学教案《认识数字2》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数字2,理解数字2所代表的数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数字2,理解数字2所代表的数量。
2.难点:运用数字2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数字卡片3.画笔、纸张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字,你们猜一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呢?生:1、3、4……师:都不是,那我们先来猜一猜吧!2.认识数字2师:刚才我们猜了很多数字,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数字就是2。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数字2长什么样?生:像一个钩子、像一个人……师:很好,2的形状就像一个人,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弯弯的钩子。
3.理解数字2所代表的数量师: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大家拿出2个手指,伸出2个手指的小朋友,你们看看,有几个手指?生:2个手指。
师:很好,2个手指就是2。
现在请大家再拿出2个玩具,你们看看,有几个玩具?生:2个玩具。
师:同样,2个玩具也是2。
所以,2代表的数量就是2个。
4.数字2的运用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2,那我们来用数字2来做一个简单的加减运算。
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我们来进行抢答。
(1)1+1=?(2)2-1=?(3)2+1=?(4)3-2=?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棒,那我们再来做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游戏。
请大家用2个手指,摆出不同的形状。
生:①两个手指并拢;②两个手指分开;③两个手指弯曲……师:很好,这些形状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数字2,了解了数字2所代表的数量。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用数字2来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字2。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数字2来摆出不同的形状,并和家长分享。
2.家长可以协助孩子,用数字2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六、教学反思1.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数的认识(2)(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数的认识(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a708afc4ffe473368abd2.png)
第2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内容】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来我们回忆下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归纳整理】分数和小数。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b=(b≠0)3.通过直观图形,导入对小数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出示下面各图形,要求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阴影部。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2)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5.组织各小组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如下:6.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板书:0.1=0.10=0.100=……=……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练习:填空(口答)。
做一做,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规律?0.108 1.08 10.8 108 1080【课堂作业】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3、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通过复习,请你们把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数的认识(二)》教案(公开课)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数的认识(二)》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ad7a45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d.png)
数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3,教材的68页课堂活动及教材第69~70页练习十七第9~10题。
◆教学提示:例3是对因数和倍数知识的复习。
这局部内容的具体要求是: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本局部内容分三局部,一是通过表格呈现100以内的自然数;二是让学生结合100以内的数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三是用问题的形式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单独列出引导学生复习,如奇数和偶数、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公倍数等。
这里虽然是分三局部呈现,但这三局部是一个整体,表格中的数为学生梳理知识和进行复习提供了素材依据和学习情景,学生的自主梳理要结合表格中100以内的自然数进行,同时,可以把对知识的梳理与复习、练习结合起来。
第68页的课堂活动,安排了3个题目,该组题目将动手活动与思维活动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稳固。
第1题是让学生在数轴上填数,既是对数序的复习,更有利于沟通分数、小数、整数的联系。
第2题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到达复习、稳固知识的目的。
第3题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练习,任意两张卡片组成的两位数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描述。
例如,2和3可以组成23,它是奇数,又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23;也可以组成32,它既是偶数,又是合数,它的因数有1,2,4,8,16,32。
由此可见,此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通过本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稳固因数和公因数的有关知识,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稳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倍数的方法。
《数的认识(2)》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数的认识(2)》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d759cc5acfa1c7ab00cc49.png)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2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数的组成和分类,今天我们来回忆下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
二、归纳整理1、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 36÷12=324能被6整除 36能被12整除思考:3÷2=1.5 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总结整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2、提问:非0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和合数。
回答: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教师指名一一回答,并要求学生记住100以内质数表。
三、课堂作业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5、6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通过复习,请你们把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数的认识(第2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数的认识(第2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7a5df365ce050876321342.png)
数的认识(第2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二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4页“练习与实践”5-10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因数与公因数、倍数与公倍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的含义。
巩固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
3、使学生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整除中的有关概念设计理念:练习设计有梯度,便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练习实效。
学生在掌握规律后,及时运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练习中安排了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整理与反思1、结合第5题练习,让学生说说正数与负数、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2、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让学生适当总结多位数的写法。
3、完成第7、8两题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4、结合第9题总结(1)读表中各数,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怎样读多位数。
(2)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3)适当总结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5、完成第10题(1)组成的数中素数和合数各有哪些?什么叫素数和合数?(2)组成的数中哪些有公因数2、3或5?什么样的数能被2、3、5整除?(3)什么叫做公倍数?(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板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一般关系:除数的积除数和商的积倍数关系:小数大数互质关系:1两数之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从高位起一位一位的往下写,哪一位上1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向右扩大向左缩小可以摆出12个不同的两位数二、练习与实践(1)读出下面的数。
4003400340033043000000指出:读整数时,每四位一级,每级按个级上的数读,并读出级名“万”或“亿”。
(2)写出下面各数。
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
![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ec52c8bb4cf7ec4afed0e9.png)
数的认识(二)【重点】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②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难点】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数的认识(二)”(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77页的中间的问题3、4、5,思考并回答:1、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2、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3、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是什么?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79页的7、8、9题)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二)讨论1、我们先来看第79页的第7题:1对不对?为什么?2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2、看第79页的第8题:1对不对?为什么?2什么叫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是什么??3、看第79页的第9题:1对不对?为什么?过渡:老师发现,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认真,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生:想)六、补充练习1、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2.54.3 0002、20的因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七、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数的认识(二),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认识数2教案
![认识数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1ab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0.png)
认识数2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数2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数2,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数2。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理解数2的概念。
3. 学生能够应用数2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或数字图示卡片,包括数字2的卡片。
2. 图形卡片,包括两个物体的图形。
3. 数字填充练习纸和绘画用具。
4. 数字游戏或活动,如数数游戏或数字拼图。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数字卡片或数字图示卡片展示数字2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观察数字2的形状和特征。
2. 与学生一起读出数字2,并请学生跟随读出。
概念理解:1. 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包括两个物体的图形,如两个苹果、两只小鸟等。
展示图形卡片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卡片上的物体数量。
2. 与学生一起数出图形卡片上的物体数量,并强调这个数量是2。
3. 请学生用绘画用具在纸上画出两个物体的图形,并在旁边写上数字2。
练习活动:1. 分发数字填充练习纸给学生,并提供一些填充数字2的练习题。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在相应的位置填写数字2。
2. 引导学生完成填充练习,并检查学生的答案。
应用活动:1. 进行数字游戏或活动,如数数游戏或数字拼图。
学生需要根据游戏规则,应用数字2进行数学操作或解决问题。
2. 观察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应用数字2。
总结:1. 回顾学生所学的内容,强调数字2的形状、特征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应用数字2,并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
教案扩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应用数字2,如通过数数物品、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等。
2. 提供更多的数字游戏或活动,以巩固学生对数字2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填写是否正确。
3. 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测试他们对数字2的理解。
数的认识(2)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
![数的认识(2) 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1e07d0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5.png)
数的认识(2)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七单元课题数的认识(2)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教学内容:P71-72页内容,“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与认识。
2.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进一步明确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深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明确有关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之间的相互改写。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百分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提问: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明确:因为小数就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是特殊的分数,两者可以互化。
(2)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结合实例说一说。
分组讨论,指名说,师作适当引导补充。
(3)小数和百分数呢?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怎么互相转换?强调: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分数改写成百分数时,先改写成小数,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去掉“%”,再把百分号前的数缩小100倍;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
(4)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说,再明确: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5)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基本性质吗?小组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二、巩固练习1.P71第1、2题。
第1题,直接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第2题,在交流答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72“练习与实践”第4、5、7、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其方法。
集体订正。
3.完成P71第3题。
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百分数进行填空。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ff48e3aaea998fcc220ee1.png)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数的认识2》教学设计填一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教师总结:不同点是:比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5)典例训练:①填一填。
16:20=32:( ) =( )÷10 =4( )=( )80= 1.6:( ) =( ):0.2。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说出依据。
0.020=0.2=8.370=2=(2)教师订正,总结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典例训练:判断对错。
1)9.3=9.30=9.300 (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30.00元=30元( )4)把7.08改成三位小数是7.008。
( )5)7.0300化简后是7.3。
()3、知识梳理:小数分数的互化。
(1)想一想:从下面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2 10=20100=20010000.2 =0.20 = 0.200教师总结:小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小数和分数怎样互相转换?教师总结:分数转换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要转换成的小数。
小数转换成分数:根据小数的位数,分别用小数点后面的数除以10,100,1000,10000等,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典例训练。
在下表中填上合适的数。
4、知识梳理:奇数、偶数。
(1)出示例3 :(2)想一想说一说上面这些数中,奇数和偶数各有哪些?学生画一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奇数:个位十1、3、5、7、9的数都是奇数。
偶数:个位十2、4、6、8、0的数都是奇数。
(3)典例训练:不计算,说说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428+205 ()65+285 ()364+26 ()63×91()46×197 ()160×48()5、知识梳理: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1)想一想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可以分解质因数?在表中找一个这样的数分解质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
第2课时数的认识(二)
【学习目标】
⒈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⒉能叙述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合理进行转化。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⒈回忆数位顺序表知识,你能举例并说出该数的组成吗?
⒉回忆数的大小比较,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整数、小数、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
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内容
举例
联系
大倍、倍、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⒌大于0的自然数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分成与两类;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与三类。
二、专项训练
⒈比较大小。
1021700○954800 24.06○24.11 0.98○1.1
9
5
○
9
8
5
6
○
7
8
8
3
○
9
4
⒉直接写得数。
⒊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写一写。
三、课堂达标
⒈填空。
(1)在小数7.8的末尾添上两个“0”,表示把这个数的计数单位从()改为(),而小数的()不变。
(2)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8的因数中有()个素数,()个合数。
(3)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改写成用“万平方米”作单位是()。
(4)0.045里面有45个()。
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5.6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四、拓展练习
六(1)班同学上体育课,排成3行少1人,排成4行多3人,排成5行少1人,排成6行多5人。
上体育课的同学最少有多少人?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
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