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与景观环境相互协调设计程迎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与景观环境相互协调设计程迎辉
摘要:在现代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对环境和城市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在每一个建筑设计的同时也要注意景观的设计,景观与建筑要协调,尽量达到和
谐统一的完美效果。

关键词:建筑;景观环境;协调设计;
建筑与环境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

仅有优美
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
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
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

一、基本概念
1.建筑。

建筑设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发展相同进步;人创造了建筑,建筑也影响了人。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理查德·菠菲尔说:建筑是永恒的艺术,
它要不断地迎合人们对建筑空间无止境的追求。

从社会发展来看,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从文化艺术方面来看,建筑是“凝固的乐章”,从社会科学方面来看,建筑
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是多元化、交叉矛盾的结合体;从人们的要求方面来看,建
筑应是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要求的综合体;从建筑目的方面来看,建筑为
人们创造优美、适宜、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以上这些都在说明建筑除了自身
的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景观。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所罗门王国
教堂、宫殿,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

直到18—19世纪,景观的概念获得了一
个更为广泛的含义,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可见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
这时景观才被赋予了科学的含义,包括多种功能的载体。

3.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关系。

第一,包含关系。

建筑与景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就是景观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其中一些伟大的建筑形成
了一个城市形象的名片,例如伦敦塔、埃菲尔铁塔。

第二,相互衬托关系。

建筑
因为有景观的陪衬,而变得更加和谐,景观也因建筑的存在,变得更加的优美。

城市景观中非建筑的元素与建筑本身交相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建筑与景观环境相互协调设计
1.建筑规划与景观整合设计。

一是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同步性。

传统的居
住区设计程序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景观只是在建筑当中填补缝隙,设计难以一气呵成,自然无法与建筑融合。

而在整合设计当中,景观与规划同步
进行,景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对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二是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

居住区的外部
空间属于人们的居住空间,把景观作为人们居住空间一部分来设计,让人们在户外
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走向室外场地,促进居民更好的交流。

仅仅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是不能引发人们的逗留心理,只有把景观赋予实际的建筑
功能时,其空间才有意义,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场所”。

从这个角度来看,景观
也必须是建筑功能的延伸。

要实现整合设计, 必须从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入手, 把
景观设计真正融入到规划与建筑中去。

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一直在讨论人类
活动对大气变暖趋势的影响程度。

复杂的大气过程和不确定的数据促使人们对人
类的活动的影响产生怀疑。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努力探寻世界
并且学会与世界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服从它的限制。

2.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
协调关系。

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
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
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建筑环境协调中,就是从宏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
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

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
与结果,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
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
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
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

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
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
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

3.景观设计中对建筑的考虑。

仅仅从建筑到景观的过程还远远不够,整合设计
还需要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过程。

一方面,从景观总体布局的角度,会对建筑设计
提出要求。

另外,景观总体的布局,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设计。

例如, 在规划建筑的
景观品质在小区中是最高的,这里的建筑,就必须结合小区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要把最好的户型安排在这花园周围,力争获得更多景观好的住宅的户数。

在景
观优秀的前提下,住宅的朝向选择可适当减低要求,用良好的景观弥补朝向上的不足。

如某小区的建筑, 原来是采用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南北向建筑群,但是在景
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中心花园做成圆形有助于形成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中
心景观, 且圆形景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较好。

因此, 景观设计师提出将中心花园做
成圆形, 并要求建筑师更好地处理建筑与中心花园的关系。

于是,建筑师对原有规
划进行调整, 将环绕中心花园的建筑, 由完全南北向条形布置, 调整为圆形向心布置, 从而使中心花园周围的住宅与花园更好地结合, 使周围的住户都能朝向花园的中心。

一些住宅,虽然套型的朝向不再是正南北向, 但却获得了良好的景观面。

而中
心花园和周围建筑形态的变化又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所产生出的单调的
条形宅间园林空间, 形成了面积较大, 相对集中的宅间绿地,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发展
景观建筑学是近年来国内刚刚兴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

景观设计的
范畴不仅包括了以上内容,还涵盖着更为广阔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设计
艺术。

在当前资源缺乏,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在各个专业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扩散和极大的响应。

我国景观建筑学刚刚处于起
步阶段,传统风景园林专业与从业者知识远不能满足城市急剧发展的要求,各个
城市出现的城市美化运动,如广场热、公园热,还是以形式主义占主导地位,规
划师、建筑师、景园师各做各的事,景观设计与建设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与表现:
现象一:总体上说,只能满足城市个别地段的景观空间的改善,未涉及到整个城
市景观体系的建构,缺乏规划层面上的系统化、网络化。

现象二:城市市政道路
桥梁等与城市景观脱节,忽视步行系统的建构。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使景观成为
我们生活地区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城市建设的美化与装饰。

整合景园、建筑、规划,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
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随着时间的变迁, 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 设计方法也会不断变化。

更多优秀设计思路的提出, 终究需要设计师紧跟当今整合设计潮流, 结合人们
现实居住理念, 恰到好处地把握每个设计阶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华俊.试论景观建筑创作中对文学修辞法的运用.华中建筑,2019.3
[2]袁孔坚,王志芳,孙鹏译.西蒙兹J.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3]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建筑学报.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