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打造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2.0版实施方案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打造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2.0版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商务局
•【公布日期】2019.08.02
•【字号】津商市场〔2019〕14号
•【施行日期】2019.08.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
正文
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打造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
发展2.0版实施方案的通知
津商市场〔2019〕14号
各区商务主管部门:
为认真落实市领导批示要求,推动我市夜间经济街区持续繁荣发展,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局制定了《关于打造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2.0版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19年8月2日
关于打造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2.0版的实施
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经过全市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成功打造完成夜间经济1.0版。

红桥运河新天地、和平五大道、南开时代奥城、河东爱琴海、河北意式风情街等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相继开街运营,成为市民游客夜晚消费休闲的新热点,形成人气旺、活力足、潜力大、销售火、带动力强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夜津城”品牌效应明显,极大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

按照鸿忠书记、国清市长实地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湘军副市长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打造我市发展夜间经济2.0升级版。

要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服务市民和国内外商旅客人,擦亮夜间经济名片”的工作理念,坚持“科学规划,一街一特色,创新引领,丰富业态,文旅带动,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着力实现“品质化、专业化、特色化”升级目标,营造高品质夜间营商消费环境,使夜间经济街区始终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平台。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以打造“夜津城”为导向,依托现已运营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立足开拓探索四季常态运营服务模式,通过优化场景、突出特色、丰富业态、强化保障,努力建设一批可持续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形成展现城市风采、激发城市活力、推进消费升级、促进经济繁荣的“靓丽名片”。

(二)升级方向
1.坚持大众化发展定位。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谋划市民喜爱的场景、业态、商品及丰富的文娱休闲活动,营造“最亲民”消费。

2.坚持科学化市场布局。

加强街区布局指引,充分挖掘并依托城市资源禀赋
发展夜间经济,既要防止建设“过密”导致不良竞争和环境扰民,又要关注点位“过少”市民消费不便利,以避免过度竞争资源浪费、消费分流,实现“最优化”配置。

3.坚持差异化经营战略。

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习俗等不同元素,引导推动街区专业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每个街区要至少引入1至2家网红店、新零售主题店,鼓励发展捷克等国家有特色的鲜酿啤酒坊,打造“最特色”街区。

4.坚持融合化促进策略。

按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推动街区商旅文体有机融合,深度打造“夜游海河”“夜赏津曲”“夜品津味”“夜购津货”四大品牌活动,策划组织戏曲、相声、电影、歌舞、读书等文化休闲活动,每个街区至少要在每周末组织举办文艺演出,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营造“最极致”体验。

5.坚持智能化创新升级。

发挥示范街区模范引领作用,深化与各大电商、新媒体平台合作,鼓励发展跨境电商体验店,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零售”,积极开展5G街区建设与应用,建设“最智慧”街区。

6.坚持常态化运营服务。

立足“四季”常态服务,探索“冬春”运营模式,强化户内与户外相结合,引入适宜不同季节的业态,实现“最持续”运营。

二、重点打造街区
围绕“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定位;强化招商引资,突出优化丰富业态;强化探索创新,突出打造冬季夜间消费新场景”三大核心任务,以“潮生活、流行风”为导向,重点推动六个市级示范街区提升品质,具体任务如下:(一)五大道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功能定位:以“历史风貌”为主题,结合小洋楼特色,打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传统与现代、文旅与餐饮相融合,彰显都市时尚魅力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2.业态与场景营造:充分挖掘博物馆、历史风貌建筑、名人故居文化等旅游
资源,强化西餐、酒吧、进口商品、药妆店、欧洲市集等业态聚集效应,引入文博、文创、手工制作、互动体验等个性化品质特色业态和罗森主题便利店,加大民园广场地下一层招商力度,建设欧洲精品市集,形成地上与地下商业互补格局,引进开心麻花剧场,丰富文艺演出逐步形成与五大道景区相适应的夜间经济业态。

(二)意式风情街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功能定位:以“欧陆风情”为主题,突出酒吧和特色餐饮主力业态,连接海河观光带,大力发展旅游和夜市相结合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2.业态与场景营造:美化亮化街区灯光夜景,加大国内外著名餐饮、酒吧、精品专卖店等业态进驻,深入挖掘意风区历史文化资源,举办意大利商品展销等活动,推动名人故居、博物馆延长展览时间,增设夜间文化演出、影视、娱乐等服务业态,举办各类西餐文化美食节、餐饮嘉年华、啤酒节等活动,引入24小时便利店或无人智能售卖设施,组织串联沿河意式风情街、摩天轮、大悲禅院、海河游船等景点,形成商旅文互动格局。

(三)时代奥城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功能定位:以“现代风尚”为主题,突出“体育文化青春活力”,结合周边体育中心优势,融合奥林匹克特色与现代时尚元素,打造体育、文化、教育、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为一体的,适合年轻人消费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2.业态与场景营造:充分挖掘、展示天津体育文化,突出体育文化消费引领,布局国际餐饮名吃、国际服装百货、国际品牌商店、咖啡休闲场所等业态,大力发展夜间旅游、体育健身、竞技比赛、文化娱乐活动,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举办各类文化演出,丰富夜间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夜市消费吸引力。

(四)运河新天地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功能定位:以“运河风味”为主题,注重“运河文化非遗传承”,突出风味名吃,不断提升品质,完善业态,打造津味儿美食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2.业态与场景营造:盘活15栋独立闲置商业载体,营造冬季夜间消费空间,引入知名餐饮、品牌零售、博物馆等业态,增设30辆花车摊位,扩大小商品销售种类,引入电影、戏曲、相声等业态,对现有32个商亭进行优化调整,引入捷克等地区有特色现酿啤酒坊,增加儿童娱乐设施,增强夜景灯光照明系统。

(五)爱琴海老门口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功能定位:以“津沽风韵”为主题,突出“老天津卫”特色,打造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吃与天津老城里胡同文化相结合的“天津味道”特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2.业态与场景营造:充分发挥爱琴海地下一层优势,建设春夏秋冬四季永不落幕的夜市。

合理规划布局,突出老城里胡同文化设计理念;加大招商力度,在引进津味特点餐饮品牌基础上,下大力量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餐饮;拓展招商渠道,引进全国有影响的网红店、特色名吃、非遗产品等业态;策划丰富多彩文艺活动,引入天津相声、河北梆子、京剧等传统节目,形成集文化体验、餐饮于一体的适合全龄段人群消费的特色夜市街区。

(六)人民公园周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功能定位:以“流行风潮”为主题,突出打造酒吧文化、文艺演出、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2.业态与场景营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夜间经济发展,坚持差别化、专业化、有特色的建设导向,打造小龙虾、海鲜、酒吧、面食等特色夜市。

加快业态建设与调整,集中打造万科广场人民公园店等室内夜市,打造高端餐饮与特色小吃相结合,形成“吃货一条街”。

推进万科广场购物、休闲、精品零售等夜间经济业态布局,引入麦当劳、肯德基、好利来等品牌。

强化人民公园周边酒吧、KTV、正餐企业、特色餐饮的引入,形成餐饮、休闲夜间经济业态。

以6个重点打造市级街区为示范引领,其他夜市街区要结合区位、历史、文化
特点,突出发展主题,实施错位经营,形成一街一特色。

同时,坚持以点带面,通过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带动零售、餐饮、娱乐等商业业态开展延时经营,提升服务功能。

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在全市形成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好市政府发展夜间经济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作用。

成立市商务局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0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场处、服务处、流通处、电商处、安监处、市内六区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统一研究部署相关推进工作。

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经验,各区政府探索建立由分管区长担任“夜间区长”、夜市街区负责人担任“夜市运营官”的协调机制,及时对接解决问题。

支持建立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联盟,加强行业自律规范。

加大夜间经济宣传力度,编制《夜津城消费地图》,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工作高效有序。

(二)优化配套服务。

进一步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厨余垃圾收集、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加强道路管理,优化街面车位管理,制定夜间车辆行驶、临时停放等措施。

科学规划商亭摆放、夜景灯光、街景小品等内容,调整完善警示标识、导视标识、咨询服务点、消防安全、治安应急等管理措施和设施建设。

(三)加强市场化运营。

充分借鉴国内外夜间经济发达省市的先进经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尽快实现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群众受益的可持续良性运营模式。

(四)推动冬季运营。

一是推动重点街区创造条件开展冬季运营筹备,扩大室内经营面积,增加供暖和遮风避雪设施。

二是引导调整符合冬季运营的业态,引进冬季相适应的火锅、热饮、咖啡、运动等业态,营造温暖红火的消费场景。

三是开展冬季特色活动,鼓励夜市建立滑冰场、滑雪场、室内冰雪主题乐园等冬季运动场
所,举办冰灯会、花灯展、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利用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增强夜市特色化和吸引力。

四是加强安全运营管理,搞好冬季防火、用火用电安全检查,做好商户集中宣传教育,确保夜间经济稳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