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科大联考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撤镇设市而刷屏网络的浙江苍南县龙港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勇于打破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走上了一条敢为人先的发展之路,最终完成从乡镇向城市的飞跃。

B.据媒体报道,谷歌的GMS服务将不再授权给华为手机Mate30系列,谷歌没有禁止华为Mate30系列不得采用最新的安卓10系统,但禁止华为手机安装谷歌全家桶服务。

C.6G是把陆地无线通信技术和中高低轨的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及短距离直接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解决通信、计算、导航、感知等问题,实现全球覆盖的高速宽带网。

D.为期3天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秋季联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世界33个国家及地区的近6000多家展商展示了各自最新开发的各类纺织产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在行驶的地铁上看车窗外边,能够看到本应是墙壁的地方有的画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视觉保留。

视觉对图片的分辨时间大于1/2秒,如果默认为是连续的,视觉上是分辨不出来的,那么两个图片之间间隔的时间就比1/2秒短。

另一个是依靠我们的想象。

也就是大脑图像处理中枢,“脑补"了上一幅画和下一幅画之间的动作、表情的间隔,将其起来。

让地铁画面实现动起来的效果,还需要实现两个。

第一,利用地铁的移动。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地铁匀速行驶阶段采用,保证画面的稳定性。

第二,控制灯光照亮图片。

这个过程中,地铁在运动,灯光的明暗也是动态的,控制的目的是让相邻图片呈现的时间间隔小于1/2秒,达到动画效果。

为了实现这种动态控制,需要有探测器感知地铁的运行速度,有控制器控制灯光明暗的频率,以好地铁的运行速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断连贯战略协调
B.接连不断连贯策略配合
C.接连不断贯通战略配合
D.绵延不断贯通策略协调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现动画效果时,就要让地铁移动速度达到相邻图片呈现间隔小于1/2秒
B.当实现动画效果时,地铁移动速度必须使相邻图片小于1/2秒的呈现间隔
C.要让地铁移动速度使相邻图片小于1/2秒的呈现间隔时,才实现动画效果
D.当地铁移动速度达到相邻图片呈现间隔小于1/2秒时,就能实现动画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视觉上默认为是连续的,是分辨不出来的,那么两个图片之间间隔的时间才比1/2秒短。

B.如果视觉上是分辨不出来的,默认为是连续的,那么两个图片之间间隔的时间就比1/2秒短。

C.只有两个图片之间间隔的时间比1/2秒短,那么视觉上才默认为是连续的,分辨不出来的。

D.如果两个图片之间间隔的时间比1/2秒短,那么视觉上是分辨不出来的,默认为是连续的。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书愤
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①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释]①宗父: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入侵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写出了战祸的惨烈。

B.颔联中“遗民”指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陆游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颈联大意为: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谁又忍心让百姓离散呢?
D.尾联“祝炉熏”,诗人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表现出诗人因报囯无门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2.诗歌题为“书愤”,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是无限的,人类的文明创造也同样是无限的,在____________的中国植物天地中,《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摄制组试图探寻中国植物背后的文化底蕴,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经验,终于完成了这一部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的纪录片的拍摄工作。

作为一部大规模系统性拍摄中国植物的大型纪录片,它的拍摄采用了最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通过航拍、延时、微距、高速等常规和非常规拍摄手段,以极致生动的镜头呈现出植物的生命力。

()。

为了获取足够多的素材,他们攀过巍峨陡峭的雪山,渡过宁静高洁的圣湖,越过雅鲁藏布江蜿蜒深邃的河谷,穿过____________的林海,横跨过____________的戈壁,深入过沃野千里的平原,探寻过逶迤蛇行的“丝绸之路”。

在两年多时间里,近200人参与创作,素材总时长达1200小时。

通过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每一帧上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中国植物的自然之美与摄制组不辞辛劳的努力相衬,创造出一部全面展现植物世界的自然类纪录片,形成这一____________的艺术结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包罗万象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美轮美奂
B.应有尽有人迹罕至孤云野鹤富丽堂皇
C.包罗万象穷乡僻壤寸草不生富丽堂皇
D.应有尽有穷乡僻壤孤云野鹤美轮美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参与者不仅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而且能够借助影像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
B.参与者不仅能够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可以借助影像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产历程
C.借助影像,参与者不仅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而且能够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
D.借助影像,参与者既可以了解植物各个更细致的组成部分,又能够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B.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C.通过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属于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D.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属于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道情
(元)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1.“陋巷箪瓢”化用了《论语》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堪其忧,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首元曲的抒情艺术。

6、(1)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3)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4)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5)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6)忧劳可以兴国,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
(7)予谓菊,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8)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

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

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

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摘编自《从IG到5G,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

5G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

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
先优势。

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

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

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破除人为藩篱携手拥抱5G》)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即万物互联。

B.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速度更快、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C.2019年是5G元年,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中国企业在5G标准版本中占有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如超密集组网上具有领先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IG时代的产物,可以移动通话,但不能视频通话,也不能发送短信、邮件。

B.从IG时代到5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可见5G技术功能强大。

C.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提供可能,许多国家都希望在此轮技术进步潮流中占据先机。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技术信息安全的问题受到了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的诟病。

3.面对个别西方国家的打压,我国5G发展应如何破局?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刘华杰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

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

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

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

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
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类普遍性疑问作出新解答。

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

人类进步的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种问题。

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

如何建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经注》,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

今天的我们,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

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

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

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

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

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

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很难找到反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

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们自己的基建、商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

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

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价格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

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期待出现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十多年中国大众读者愈加重视博物学,使得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

B.从古至今,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即使现在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也要去发扬这个宝贵传统。

C.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是博物学的标尺,其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

D.博物学中更重要是要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联系生活、联系自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先提出了关于博物、博物学认知的问题,再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层层论述。

B.文章用大量的举例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观点明确。

C.第6段以“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为例,有力论证了本段“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的观点。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及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过分背离自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了民间“百草”,贴近百姓实际,是不可多得的二阶作品。

C.如果我们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D.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可以更多地借助于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来发现自己周边的美。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赠严生策勋序
谢振定
①严生为余典试江南所得士,性醇悫苦志于学,屡上春官不得意,辛酉下第后愿留都门,励业图再举。

②既而念母綦切,常中夜不能寐。

旦来告予曰:“钟铭归矣。

钟铭之从事于学也,皆吾母冯孺人教也。

钟铭八岁而孤,吾母年方二十有九,尽鬻嫁时衣饰,为钟铭择师而授之读。

钟铭性最鲁,每塾归,吾母秉灯待,责复诵昼所受书,不成诵则立加鞭挞无少恕,已且涕泪交横曰:‘汝父以苦学遘疾,未遂志而殁。

吾愿汝成汝父之志也。

今胡乃若是!’及钟铭学为文时,归呈课艺,母视师所抹勒过甚,挞如前。

是以钟铭少时望寝门则栗栗而惧,迄今思之,则依依有余慕也。

今吾母年七十有六矣,往时官吏为请旌,母不许。

钟铭未获寸进以奉母欢,又远离膝下,其何以自慊?兹归计决矣。


③余闻之,肃然曰:“贤哉母也!所谓慈母而兼严父之事者也。

而生之性情真挚,抑又足尚焉。

”古人得禄以养亲,则捧檄而色喜①,生之留,为其母也。

然古人不以三公易一日之养②,则生之归,亦为其母也。

生其无失乎赤子之心者耶!是心也,扩而充之,其用沛然。

计更阅数年,例得为令,为令者有父母斯民之责,推此心而善用之,勿姑息以养慝,勿闻誉而自喜,以此列名循良,于太孺人苦心劝学之意,其庶可无负。

生其益务汲古深思,以裕临民致用之资。

即以尽菽水承欢之分,区区一第,乌足以溷其胸耶?
④生行矣,吾无以张之,遂次其语以赠别。

归时称觥萱堂,持此颂太孺人前,其庶几欣然眉翥,谓荣于绰楔之锡也。

注释:①捧檄:这里运用了为母出仕,博母欢心的典故。

②不以三公易一日之养:不因公务影响对父母的奉养。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而C.以D.乃
2.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3.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母倾尽财力与精力,期盼严生能立志苦学。

B.严母告诫严生要苦学不怠,继承亡父的遗志。

C.严生学写文章有进步,但严母仍鞭挞责罚他。

D.地方官吏向朝廷请求嘉奖严母,但被其拒绝。

4.分析第③段中作者是如何得出“其庶可无负”这一结论的?
5.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10、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
..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
..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雎得出。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此时,秦昭王使谒者
..王稽于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魏闻秦且东伐
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雎闻之,为微行
..,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

须贾怪之。

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

”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范睢入言之昭王,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说,是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

B.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C.谒者,即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

D.微行,专指古代君主或帝王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出身贫寒,官至相国。

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

B.范雎隐忍受辱,胸有大志。

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遭受板子、荆条抽打,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心中存希望信未来。

C.范雎隐藏自己,给人机会。

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雎是告密者,致使范雎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

D.范雎逆转人生,恩人相助。

在范雎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同乡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2)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

先是,龟兹、楼兰
..中,介子以骏马监求
..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

至元凤
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

”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
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
..,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

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

”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

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该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

”即出金币以示译。

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

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

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其贵人左右皆散走。

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

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

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

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

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

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