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嵊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4-8班)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题(4-8班)苏教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14 F-19 Na-23 S-32 Cu-64 Mg-24 Cl-35.5 Fe-56 Cl-35.5 Ba-137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
)
1.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B.氯气泄露时,应用蘸有肥皂水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地带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A.2H2+O2 2H2O
B.2NaHCO3△
2CO3+H2O +CO2↑
C.Zn +H2SO4 = ZnSO4 + H2↑
D.CuO+CO △
Cu + CO2
3.下列关于胶体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C.少数胶体属于纯净物
D.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 A
B.2.4 g 金属镁变为离子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C .含有N 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MgCl 2溶液,含有Cl -
离子数目为N A 5.右图是某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x 为( )
A .8
B .10
C .11
D .无法确定
6.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 ,12
C 原子的质量是b g ,用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
12a b
② m 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A m
aN 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mol ④ a g 该氯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7N A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8①除去二氧化硫中的少量三氧化硫可用98%的浓硫酸 ②盛溴的试剂瓶里加少量水以减少溴的挥发 ③钾、钠、白磷都应保存在水中
④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铂丝,每次用完后用稀硫酸洗涤后再使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9.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 2O 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 4+
、Ba 2+
、Cl -
、NO 3-
B .K +、ClO -、Cl -、SO 4
2-
C .Ca 2+
、Mg 2+
、NO 3-
、HCO 3
-
D .Na +
、Cl -
、CO 32-
、SO 32-
1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
D.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有Fe 2+
11.把500mLNH 4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HCl 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则该混合溶液中c(Na +)( )
A .L mol a
b /)20
10(
- B .L mol a b /)2(- C .L mol a
b /)2
55(-
D .L mol a b /)510(-
12.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钙反应:Ca 2+
+2HCO -
3+2OH -
===CaCO 3↓+CO 2-
3+2H 2O B .工业制取氯气:2Cl -
+2H 2O
Cl 2↑+H 2↑+2OH
-
C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 3+
+4NH 3·H 2O===AlO -2+4NH +
4+2H 2O D .H 2SO 4与Ba(OH)2溶液反应:Ba 2+
+OH -
+H +
+SO 2-
4===BaSO 4↓+H 2O
13.已知X 、Y 、Z 、W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W 、X 不可能是( )
14.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工业制备ClO 2的反应原理常采用: 2NaClO 3 + 4HCl = 2ClO 2↑+Cl 2↑+2H 2O +2NaCl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在反应中仅体现还原性
B.每生成0.lmol ClO 2转移0.5mol 电子
C.氧化性:NaClO 3 <ClO 2
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5.用1L1mol ·L -1
NaOH 溶液吸收0.8molCO 2,所得溶液中Na 2CO 3和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
A .1︰3
B .1︰2
C .2︰3
D .3︰2 16.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KOH Na 2SO 4 AlCl 3 ②NaHCO 3 NaNO 3 H 2SO 4
③HCl NaAlO 2 NaCl ④Ca(OH)2 Na 2CO 3 BaCl 2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17. 对于实验I 〜IV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I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 .实验II :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 .实验III :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 晶体
D .装置IV :酸性KMnO 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
18.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MgCl 2·6H 2O 受热生成Mg(OH)Cl 和HCl 气体等。
A .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 .在过程③中将MgCl 2·6H 2O 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 2
C .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 -
需消耗2.24 L Cl 2 D .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20.有一无色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Cl -、Mg 2+
、Fe 3+
、CO 32-
、SO 42-
、H +
,现取三份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海水 2+、CO 32-、SO 42-
) NaBr Mg(OH)2 母液
氯碱工业
精盐 低浓度Br 2 MgCl 2·6H 2O SO 2水溶液 无水MgCl 2
① ② ③ ④ Cl 2 ⑤ ⑥ Cl 2 高浓度Br -
⑴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⑵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⑶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Cl-一定存在D.Fe3+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第Ⅱ卷(共50分)
21、(7分)关注饮用水,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饮用水中的NO3-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
10Al + 6NaNO3 + 4NaOH == 10NaAlO2 + 3N2↑+ 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②上述反应中若生成标况下3.36LN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2)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7分)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下),F为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少量F保存在中,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若A是一种强碱,D是一种无色气体,遇HCl气体能产生白烟,反应①在溶液中加热进行,则反应①中产生气体D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单质A和化合物B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反应,且C、D 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3.(8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在化学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请用铁的+2,+3价的氧化物的形式表示Fe3O4, ___________。
(2)Fe3O4,与稀盐酸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2+,最适宜的物质是选用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
进行实验操作的顺序有: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高锰酸钾溶液,③加入少量硫氰化钾溶液,选择所需要的试剂及先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注意先后顺序)
(4)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2H2SO4的转化。
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12分)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Al2O3和少量的Fe2O3等杂质,它是制取钾肥和冶炼铝的重要原料,其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明矾石加入足量的稀氨水中浸出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沉淀物A中除含有Fe2O3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3) 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
(4) 用14mol.L-1的浓氨水配制75 mL 2mol.L-1稀氨水:
①准确量取 mL浓氨水,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将溶液转
入,洗涤,定容,摇匀。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氨水浓度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氨水后,未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B.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5) 确定钾氮复合肥中含有钾元素的方法是。
25.(10分)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写出装置E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
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 D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
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
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
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6分) 同学为探究碳酸盐的性质,向装有10mL0.01mol·L-1Na2CO3溶液的X试管和装有10mL0.01mol·L-1NaHCO3溶液的Y试管中,分别逐滴滴加15mL0.01mol·L-1的盐酸。
(1)反应后X试管中的溶质是;
(2)反应后(填X或Y)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若再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0.01mol·L-1的盐酸,两试管中最终产生气体(填“X多”、“Y多”或“一样多”)。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嵊泗中学第二次月考
高二(4-8)班化学试卷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A D C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A
A
D
D
C
A
二、填空题(6小题,共50分)
22. (7分)(1) 煤油(1分) ; 2Na + 2H 2O === 2NaOH + H 2↑(2分)
(2) NH 4+
+OH _
= NH 3 +H 2O (2分) (3) C +H 2SO 4(浓)==CO 2 +2SO 2 +2H 2O (2分) 23. (8分)(1) FeO ·Fe 2O 3 (2分) ;(2) 铁粉 (2分);(3) ③① (2分) ;
(4) 2Fe 3+
+ SO 2+ 2H 2O = 2Fe 2+
+SO 42- + 4H +
(2分) 24. (12分)(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蒸发浓缩 (1分) ;
(4)① 14.3mL (2分) ; 100mL 容量瓶 (1分) ;② D (2分) ;
(5)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含钾元素 (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6.(6分)(1) NaCl NaHCO3(2分);(2) X (2分);一样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