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30分)
1. (4分)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 .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 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 .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考点】
2. (4分)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四季如春。
据此回答题。
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 . 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 .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 . 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考点】
3. (4分)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 . 20°N ,30°E
B . 25°N ,25°E
C . 23°26′S ,60°W
D . 40°S ,120°W
【考点】
4. (6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引黄淤灌”是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黄河堤坝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淤积下来的泥沙使低洼地区地势提高,清水用于灌溉。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下题。
引黄淤灌工程是()
A . 针对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治理措施
B . 解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C . 为下游地上河周边耕地提供灌溉水源
D . 利用河流水沙资源发展全流域农业生产
【考点】
5. (6分) (2016高二上·嵊州期末) 读亚洲部分区域某日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与M地天气变化相似的是()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关于丙、丁两地此刻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丙地风力小于丁地
B . 丙地多强劲偏北风
C . 丁地气压较丙地高
D . 丁地处锋后多降水
【考点】
6. (6分) (2017高三上·湖南开学考) 读黄河干流沿线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 . 折线①
B . 折线②
C . ③折线
D . 折线④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图中黄河哪一河段的自然景观()
A . 源地—兰州
B . 兰州—河口
C . 河口—龙门
D . 旧孟津—利津
【考点】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
7. (15分)(2017·自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枣树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寒、耐涝、耐盐碱、抗风等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品种。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甲地出产的小枣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1)概括图示区域的水系特点。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对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及原因。
(3)在图中乙和丙地任选一地,分析如果甲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给所选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考点】
8. (15分) (2019高一下·玉田期中)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M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 。
(2)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定此时为北半球为________季,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________。
(3)试分析赤道地区对流层高度比其他纬度高的原因。
【考点】
9. (15分) (2019高二下·辽宁期中)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起初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成活率极低。
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
如今,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还利用无法造林的空地发展风电项目且向外输出电力。
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指出高床育苗的优点,分析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
(3)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
【考点】
10. (10分) (2020高三下·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定都长安(今称西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依靠东南粮运支撑,运粮船只途经现今河南境内,受水运条件限制,耗费巨大。
20 世纪 70 年代黄河下游出现断流,1999 后,由于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已连续 18 年没有断流。
材料二图 2 为河南省中牟县引黄淤灌工程示意图。
(1)从水源补给角度,说明甲河段出现断流的原因。
(2)列举引黄淤灌工程的主要作用。
(3)唐朝粮食西运途经现今河南境内,分析在洛阳以东和以西两河段所遇困难的异同点。
【考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6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第11 页共13 页
答案:10-1
、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第12 页共13 页
第13 页共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