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H液相循环加氢装置开停工过程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RH液相循环加氢装置开停工过程问题及对策
介绍了九江分公司150万吨/年SRH柴油液相循环加氢装置国Ⅴ改造后首次开停工过程,通过与前几周期开停工工艺处理情况对比分析,总结出装置开停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缩短了装置开停工时间,提高了装置停工工艺管线处理质量,实现装置绿色停工的目的。
标签:SRH;液相加氢;开停工
九江分公司150万吨/年柴油液相循环加氢装置是SINOPEC开发的SRH液相循环加氢工艺的首次大型工业化应用。
该装置于2012年1月投产,2016年5月停工改造新增一台反应器,完成国Ⅴ质量升级。
随着国家环保法的日益严格,公司对装置开停工质量高度重视。
2017年2月,根据公司安排全厂装置停工检修。
本次装置停工为国五改造后首次停工,由于装置未设置循环氢流程,两反应器的工艺处理难度将会更大,处理时间更长。
经过前几周期的开停工经验总结,本次停工检修采用双新氢机替代循环机热氢带油,通过调整循环氢流量,大大提高了临氢系统工艺处理质量,同时节省了停工时间,装置实现了绿色停工的目的。
1 装置前几周期开停工工艺处理情况
装置自开工以来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停工检修。
2014年11月装置第一次大规模停工检修,为提高临氢系统工艺处理质量,考虑到循环氢量不足10000Nm?/h,适当延长热氢带油时间,热氢带油时间安排长达3天。
工艺处理完成后,在反应器卸剂过程中,发现催化剂表面携带大量油气,甚至出现大量明油,给催化剂再生带来了较大困难。
运行部经过分析总结,判断装置热氢带油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循环氢量过小所致,并提出相应技改措施,待下次国五改造一并整改。
2016年4月装置第二次大规模停工进行国五改造,本次停工装置临氢系统存在大面积动火,为保证施工动火安全,临氢系统工艺处理质量是关键。
本次停工借鉴上次停工经验,缩短了热氢带油时间,采取在反应器出口、循环油泵入口低点放空放净系统存油,其工艺处理标准远达不到动火条件,后续动火施工只能采取局部隔离或利用蒸汽、氮气保护来进行,本次停工耗时7天。
在装置检修过程中实施了上次临氢系统循环流程技改管线扩径等措施。
装置国五改造完成后首次开工过程中,因考虑到新增反应器的屈服极限,经过长达3天的循环带温,二反出口温度才达到93℃,严重影响开工进度,装置开工时间达到8天。
2 本周期装置开停工工艺处理内容
2.1 开停工过程中优化内容
2.1.1 停工前将原料中重组分常三线改走,用常一线、常二线置换系统24h,为热氢带油创造好的条件。
2.1.2 装置热氢带油过程中,及时开启双机热氢带油,循环氢量维持20000Nm3/h以上,热氢带油温度严格控制320℃,热氢带油时长约18h,在后续反应器出口加盲板过程中未发现一滴存油,催化剂卸剂过程中无明显油气味,临氢系统氢+烃含量合格,与前几次停工相比,工艺处理效果明显改善,解决了液相循环加氢工艺带油难的问题。
2.1.3 装置氮气循环降温过程中,充分利用反应加热炉的冷却作用,全开加热炉烟道挡板、快开风门,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提高氮气循环降温效果,节省停工时间。
2.1.4 装置氮气循环降温过程中,对新氢压缩机两级负荷合理分配,在保证压缩机安全运转的前提下,提高一级做功,降低二级做功,一方面提高氮气循环量,另一方面降低压缩机氮气出口温度,提高氮气循环带温效果。
2.1.5 装置开工过程,2.5MPa氮气气密结束后,启动新氢机双机循环升温,及时投用热低分至新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循环流程,循环量达到25000Nm3/h以上,两反应器床层带温效果较为理想,仅耗时24小时,二反出口温度达到100℃以上,为整个开工过程赢得了时间。
2.2 开停工过程待优化的问题
2.2.1 装置氮气循环降温过程中,未在第一时间建立原料系统两罐循环,导致压缩机入口温度偏高,压缩机负荷难以提高,氮气循环量偏小,带温效果不佳。
2.2.2 本次分馏系统垫油期间,风险识别不到位,将精柴线内大量存水引入分馏系统,导致分馏系统塔底两台泵频繁抽空,同时精柴出装置后路无污油外甩流程,造成局面相当被动,严重耽误开工进度。
3 装置开停工技术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開停工过程技术难点
3.1.1 装置未设置循环氢压缩机,开停工过程中临氢系统升降温过程速度慢,耗时长。
3.1.2 根据循环油泵密封油系统及换热器换热网络流程的特点,在停工过程中,原料系统、分馏系统停工进度受临氢系统牵制,影响装置整体停工进度。
3.2 解决措施
3.2.1 装置开停工过程,第一时间启动双机循环,根据压缩机入口温度情况,
及时投用热低分至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循环流程,保持循环量最大化,提高带温效果。
3.2.2 装置退油结束后,及时拆开循环油泵一级、二级密封油管线法兰,防止原料、分馏系统吹扫过程中窜汽至临氢系统;原料、分馏系统待临氢系统带温结束后启动蒸汽吹扫。
4 结论
4.1 SRH装置根据其无循环氢工艺特点,导致开停工过程临氢系统处理难度大,同时受原料部分换热网络的限制,装置原料、反应、分馏系统停工过程无法提前隔离单独处理,装置开停工处理耗时长。
4.2 充分利用装置现有双机循环流程,保持循环量最大化,提高催化剂床层带温效果,可节省开停工时间2天以上。
参考文献:
[1]刘兵兵.SRH液相加氢技术在柴油加氢装置中的工業应用[J].广东化工,2013(04).
[2]陈良.液相循环加氢工艺在清洁柴油生产中的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