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泰微课”资源的实践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教育TAIZHOUJIAOYU
叉、灵活地使用多种类型的微视频。
3.把握“泰微课”使用的“度”
历史微课不等于历史课的全部。
微课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便利的工具,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解决。
历史微课不等同于“课堂实录”,也不能把微视频当成会说话的PPT,更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在对课堂教学及所教学生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适度的使用微视频。
对于相对容易理解的知识,可以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结构相对复杂、逻辑性强、很难理解的知识,应选择传统课堂进行讲解。
特别是一些需要师生、生生共同讨论、交流、互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的思维碰撞与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等,就更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因此,我们可以将“泰微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历史教学的高效化、优质化。
微课程以其特有的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积极开发,有原则地大胆使用,使其成为传统课堂教与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作者单位: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王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迅速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商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泰微课”应运而生,在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当前各门课程的教学增添了与众不同的精彩,也赋予了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崭新的特点。
“泰微课”是“泰州市中小学微课程”的简称,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而是对单一主题进行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者视频演示的“微课”。
教师采用“微课”的形式,通过语言、视频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启蒙阶段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将微课资源运用在抽象的数学学习中,显然比传统的学习形式更有效果。
传统的教学是以讲授的形式为主,学生在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微课”以其短小、精辟的优势,将课程精华部分集中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以图像、声音和教师讲解的视频形式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质量单位时,微课中就可以出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应的质量单位——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用“千克”作为单位,如计量一袋大米、一筐苹果等;而计量较轻的物品则可以用“克”作为单位,如一袋虾条的质量、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等。
借助“微课”资源中这样生活化的语言和场景,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和辨别相应的质量单位。
无论是微课教学还是传统教学,都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来教学,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课
小学数学教学中“泰微课”资源的实践应用
徐建
!!!!!!!!!!!!!!!!!!!!!!!!!!!!!!!!!!!!!!!!!!!!!68
程标准里的知识点。
传统的教学可以系统理论地将这些知识点都串联在一起讲解,而微课往往就某一学科知识点、技能点、疑难点、易错点进行讲解,因此,微课并不适合于大篇幅长时间的传统课堂。
但是传统课堂可以借用微课的优势,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
这让学生们既可以享受到传统课堂系统学习的优势,又可以享有微课形象生动的优势。
那么,如何将微课资源与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呢?
一、课前助学,唤醒已有经验
教师在认真解读了教学内容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与着力点,在新知学习所需的衔接处设计并制作好微视频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先观看微视频,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学习。
为新授内容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
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课前先布置学生观看相应的微视频,在自主学习中认识了“因数”和“倍数”。
在课堂上交流预习收获时,学生很容易便能从微视频中发现“因数”和“倍数”的学习与之前学习的整数乘法算式和整数除法算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接下来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运用这一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究学习。
借助微课资源进行预习,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弥补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时间有限的缺点等,很好地体现了微课资源的导学与助学功能。
二、课上会学,解决重点难点
微课的制作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学生学习数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课堂也更加立体生动。
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对于“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律的理解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将这一知识点制作成“警察与小偷”的微课故事,相
信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有两个小偷“35”和“65”偷盗了大量的钱财,警察“16”先抓住了“35”【16×35】,接着又抓住了“65”【16×35+16×65】,将他们一起关进了监狱【(35+65)】,警察“16”负责看守【16×(35+65)】……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这一生动形象的微课故事,不仅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转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轻松的便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课后乐学——
—促进迁移应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随着下课铃响而停止。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难于掌握,微课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
教师在深刻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做成微课的形式,以供学生课下随时学习,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巩固练习。
如在“警察与小偷”的后续故事中,通过微课资源的补充,让学生对以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留下了很好的探究学习的欲望——
—
这次又有两个小偷作案了【21×19+21】,警察“21”很快抓住了小偷“19”,可另一个小偷相当狡猾,他就躲在警察“21”的眼皮底下,你能将他找出来吗?他是谁?【21×19+21×1】……
将知识点与趣味性有机融合于微课资源,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式。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与以前不同,教学手段和方式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合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更应积极探寻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式,在抽象的数学学习中,利用“泰微课”的优势,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兴化市城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所滨)
TAIZHOUJIAOYU
“泰微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