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二次联
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
B.短跑时,人体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H]只来自水,有氧呼吸产生的[H]只来自有机物
D.黑暗下,植物叶肉细胞也有[H]和ATP的生成
2. 弃耕农田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形成森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进化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
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C.群落演替使生物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
3. 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是通过氢键相连的
B.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C.DNA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数目有关
D.DNA的多样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决定
4.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C.两亲本间的自由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5.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酶活性指的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B. 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C.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底物浓度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相等
D. 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和t2向右移动
6.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是一个有机体,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B.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C.Zn、Fe、Cu、Mg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可取代
D.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7.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菠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与暗反应有关
B.此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各组间需保持一致和稳定
C.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光合速率为6
D.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8. 图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pH之间的关系。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B. 据图推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
C.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D. 该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3左右
9. 下列与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组成,参与细胞形态的维持
B.中心体:由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参与星射线的形成
C.高尔基体:具有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分类和运输
D.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控制物质进出
10.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一些内含子序列、基因和基因的间隔区序列等,能转录为非编码RNA,例如tRNA、rRNA等,建议将这类转录生成此类非编码RNA的DNA片段称为RNA基因,它们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本质上说,此类RNA基因不同于RNA病毒中的基因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的RNA基因之间可以重新组合
C.据此推测,mRNA也是由此类RNA基因转录形成的
D.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某些非编码RNA的参与
11.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B. 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
C.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由光照条件决定
D.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12. 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B. 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C. 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 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只分布于细胞质中
1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酮酸、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都含N元素
B. 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线粒体内外膜、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能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 酵母菌、念珠藻、绿藻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14.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15. 人的下丘脑受损,影响不大的是( )
A. 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 体温恒定的维持
C. 躯体运动的精确
D. 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当干旱发生时,植物气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闭,并可将信息传递给周围其他植株。

为探究植物之间是通过地上还是地下进行信息交流,某兴趣小组将3组长势一致的盆栽豌豆等距排列,第2组与第3组通过管道连接,这样在不移动土壤的情况下,化学信息可以通过管道进行交流,第1组与第2组的根部不联系。

用高浓度甘露醇(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浇灌第2组,1h后测定各组的气孔开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还应该在甘露醇溶液处理之前分别测定3组植物的气孔开度
B. 若植物通过地下进行信息交流,则第℃组气孔开度变化不大,℃℃组下降
C. 若植物通过地上进行信息交流,则第℃组气孔开度变化不大,℃℃组下降
D. 该实验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除了受基因控制和激素的调节,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7. 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不属于神经递质
C.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
18. 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a~e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识别作用与a有密切关系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d相关,d可控制某些物质进出
C.若c为胆固醇,则该细胞膜存在于高等生物体内
D.e为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
19.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

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
B. 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C. 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 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
20. 布氏田鼠是内蒙某草原的主要鼠种,主要啃食牧草,在牧草短缺时,会挖掘牧草的根来弥补食物的匮乏。

鹰、隼等布氏田鼠的天敌偏向捕食体重较大的田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能量和信息沿“牧草-布氏田鼠-鹰”食物链单向传递
B. 布氏田鼠和牲畜对牧草的取食加快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鹰、隼对布氏田鼠的捕食偏好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
D. 过度放牧时,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能加速草原的风沙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其最外层的刺突蛋白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ACE℃蛋白)结合,从而进人细胞。

低钠血症或低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肺部细胞膜的ACE℃蛋白合成增多。

冠状病毒进入机体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导致肺部细胞受到T细胞严重攻击而受损,引起炎症风暴。

请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B细胞等细胞摄取,这些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___________________,并传递给___________________。

(2)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被激活的B细胞开始分裂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再次遇到新冠病毒时能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3)炎症风暴属于免疫性疾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因子大量增加引起炎症风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题干信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提出降低低钠血症或低血压的中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面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

神经元A、B上
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

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等。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实验操作只能在神经元A上完成)如下:
℃先用剪刀将神经元A的实验位点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神经纤维剪断;
℃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2,若出现了肌肉收缩现象,则神经元A为_____________神经,反之则为_____________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如下:
℃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

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传递。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SARS-CoV-2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该+RNA既能作为mRN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R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参与过程℃的酶是____,其合成原料由______提供。

过程℃和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___(选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2)据图可知,可与病毒+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核酸是__。

假设新型冠状病毒+RNA中含有M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则子代+RNA中碱基G和C共有____个。

(3)为开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一部分科研人员利用编码SARS-CoV-2表面刺突蛋白的mRNA生产mRNA 疫苗;一部分科研人员针对刺突蛋白生产DNA疫苗;另一部分科研人员用细胞培养产生的SARS-CoV-2病毒蛋白制造疫苗。

mRNA疫苗和DNA疫苗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作为抗原,理由是______。

24. 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一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

其中X代表________、Y代表________。

(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乙装置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25. 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mL培养液;实验B组:20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_____措施,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_____个,那么1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_____个,你计数的原则是_____。

(2)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曲线。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_____,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
操作顺序是_____在前。

(4)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4. D
5. C
6. C
7. C
8. B
9. D
10. C
11. D
12. C
13. D
14. D
15. C
16. ABD
17. ABCD
18. ABD
19. BC
20. AC
21.
(1).树突状细胞
(2).细胞表面
(3).辅助性T细胞
(4).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5).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
(6).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7).记忆B细胞
(8).自身免疫病
(9).细胞因子大量增加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其快速增多,攻击肺细胞,使肺细胞受损
(10).阻止ACEII蛋白合成基因的表达,或注射与ACEII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识别功能或失去活性的药物v 22.
(1).1、2
(2).传入
(3).传出
(4).1(或4)
(5).1(或2)
(6).2(或1)
(7).单向
23.
(1).RNA复制酶
(2).宿主细胞
(3).相同
(4).-RNA和tRNA
(5).0.6M
(6).不能
(7).mRNA和DNA只有表达出蛋白质,以蛋白质作为抗原,才能引发免疫应答24.
(1).细胞质基质
(2).℃℃℃
(3).O2
(4).CO2
(5).℃(或℃℃℃)
(6).吸收空气中的CO2(或:除去空气中的CO2)
(7).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气
(8).6
25.
(1).抽样检查法
(2).稀释
(3).24
(4).6×106
(5).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记右
(6).℃、℃、℃、”J”型
(7).数学
(8).血细胞计数板
(9).加盖盖玻片
(10).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