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二班级语文下册教案
这是一篇好玩的童话它描写了一只小蚂蚁偶然进入书中,成了一个会走路的“字〞。
在它的感染下,书中全部的字每天走来走去,书中每天都消灭了新的故事。
一起看看西师大版二班级语文下册教案!欢送查阅!
西师大版二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
学问目标:
1、正确认读“蕊,陈〞,把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好玩的事。
力量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想象,通过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同学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情感目标:
感受童话奇特的魅力。
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同学对中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特殊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异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奇特的魅力,感受语言文字的奇特力气。
开放想象,自由写作。
教法学法:
童年是一个多梦的年龄,对于童话,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忱。
同学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童话,他们能够通过自读对童话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学习的热忱肯定很高。
在教学本课时,我预备接受“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策略。
教法:这一课,鉴于三班级同学和童话的特点,主要接受阅读法,让同学熟读课文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另外用对话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同学把握文章的中心,并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
学法:主要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引导同学深化到文本中去。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这篇文章的导入,我打算直接从题目入手,先呈现课件,让同学边看课件上生动的画面边猜想:看到这个题目,看到这只可爱的小蚂蚁,你想知道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同学表达的欲望。
【设计理念:这种以课题导入的方法,可以引发同学读书的欲望,使同学快速进入童话世界】
2、介绍通过课件呈现王一梅的图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同学记住的名字,了解必备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通过作家作
品的介绍,为同学课外阅读供应了选择的依据。
3、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① 让同学听课文的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精确标注生
字词的读音。
② 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
③ 通过出示课件,检查同学生字词的自学状况。
④、提问: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设计理念:前三问可以提高同学自同学字词的力量,检查朗读状况,扫清字词障碍;第四问,让同学总结课文大意,培育同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力量】
4、走进童话,领会奇特
① 小蚂蚁是如何走进书本的
② 小蚂蚁在书中安家落户后,发生了哪些新颖好玩的事情呢
③ 会走路的字让旧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理念:这三个问题围绕中心,层层递进,让同学逐步理解书由静到动变化的缘由,内容由陈旧到新颖的变化缘由。
让童话故事中小蚂蚁和字的形象、语言、情感深深的印入孩子心中,并让他们感受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欢快,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制造欲望。
】
5、课文小结: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只要留意观看,都能变成新的事物、新的乐趣,就像书中的小蚂蚁和“字〞,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面貌,看到了一成不变的字组成的句子之外的无边无际的欢快。
6、放飞想象,练笔创作你是否宠爱书本里的小蚂蚁,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激发同学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事情,从而让同学更深刻的理解文章。
】
西师大版二班级语文下册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奇特的镜子是一篇描述爱迪生童年时期敢于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发觉——镜子对光的折射现象大胆尝试,最终为母亲制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准时挂念了医生,挽救了母亲生命的故事。
文章行文简洁、易懂,通篇没有对爱迪生聪慧才智的正面评价,而是通过一件事情的记叙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懂得认真观看、细心发觉的重要意义,激发爱科学的爱好。
2.生疏14个生字,生疏1个部首,会写8个字。
3.理解父亲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变化,体会小爱迪生在抢救母亲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从始至终没有一句直接赞扬爱迪生的话,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蔽的却是小爱迪生英勇尝试、聪慧细心的才智,所以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同学们,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用途吗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和镜子有关。
(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同学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宠爱的符号把生字标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订正读音。
3. .老师出示词语,沟通识字方法。
“检〞与“捡〞要相区分,可以做动作。
“决〞与“快、块〞要相区分,可以组词。
“医〞的部首三框是本课中的新学问,要落实,并且要指导书写这
个字,要留意笔顺(书上有)
4 .课件出示词语,(包括课后的读一读),进行“开火车〞或“夺红旗〞玩耍,分组竞赛认读词语、生字。
5.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留意听准字音。
.
同学答复完问题之后相机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生平及其制造。
师:看,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00多项制造,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制造,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制造大王。
(课件出示课文最终一段)那么这句话谁会读为什么这么读(带鄙视的口气)
齐读
其次课时
一、复习稳固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要救妈妈他的妈妈怎么
了
同学会说得了阑尾炎,接着就请同学说说对阑尾炎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课文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妈妈当时境况格外危急的句子课件出示其次段,抓住“直打滚〞、“赶忙〞、“马上〞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不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老爱迪生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
〞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
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名读
师:莫非医生和爸爸没有想方法吗
师:爸爸想的什么方法
师:医生怎么说的为什么连连说
师:医生想出什么方法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同学做做环顾四周、皱眉、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样子
师: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格外焦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场景呢
(3)指导朗读(留意爸爸的焦急,医生的无奈)
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小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情愿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责怪爱迪生
师: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我想出方法了,不信您瞧!〞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你是怎样说话的
分角色,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
老师导读
过渡:爱迪生真的想出方法了吗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呢我们一起走到妈妈的病床边看看当时的情景吧!(课件演示屋子变亮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师: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什么此时此刻,医生的反响是什么呢他会说什么呢引导同学开放想象
师: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方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1、老师想问问大家,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慧呢
2、你看,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慧才智救了妈妈,让我们都来夸夸爱迪生怎么样
四、拓展阅读
1.把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同学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3读短文,答复以下问题。
聪慧的韩愈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同学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
同学人人动脑,认真思考。
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其次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有把房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同学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
烛光马上照亮了整个屋子。
先生见了,欢快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慧。
〞
(1)教书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
(2)同学分别买来了什么
(3)谁最聪慧
(4)你认为什么可以装满屋子
西师大版二班级语文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生疏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读懂文章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认读识记生字。
2、学习课文1---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蚂蚁是你们生疏的一种小动物,它能爬树,会搬运东西,宠爱在土里生活。
可是却有这样一只小蚂蚁生活在书中又变成了汉字,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到书里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书里的蚂蚁。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思考:小蚂蚁是怎么来到书中的,为什么成了汉字
小蚂蚁来到书中都做了什么
2、沟通听读状况。
四、再读课文。
1、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2、用你宠爱的符号标诞生字。
3、小组内自学。
五、学习课文1---6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学习生字“孤、零、爬、蕊〞的字音,留意“零〞字读轻声。
3、识记爬。
形声字,左形右声,爪+巴=爬,观看动物爬行的图片,人爬坡的姿势就很像动物在爬行!
4、扩词:爬行、爬坡、爬上、爬山。
5、体会“孤零零、花蕊〞的意思。
学习其次自然段。
1、默读课文其次段,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学习生字“夹、陈、扁〞。
“夹、扁〞是多音字,又读jiá 和piān,组词:夹被、扁舟。
3、识记“夹、扁〞。
“夹〞是会意字,甲骨文中间一个人形,人腋下还有相向的二人。
表示二人合力夹持中间一人。
夹的本意是从左右相扶持。
组词:夹攻、夹子、夹道欢送、夹带、夹层、夹杂。
“扁〞是会意字,小篆从户,从册。
户本是门,册是写字用的穿起来的竹或木片。
扁即匾额,是题字的长方形牌子,挂在门上或墙上。
扁与长、宽相对。
组词:扁平、扁担、扁豆、扁桃体。
4、感悟“陈旧“的意思。
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这只扁扁的蚂蚁来书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找4名同学分别读3、4、5、6自然段。
2、沟通读书状况。
3、学习生字“密、噢、挺〞留意“噢〞的字音是一声,区分“密〞和
“蜜〞。
4、读了他们的对话你发觉了什么(话语在前,说话者在后)
5、练习朗读这段话,留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言。
六、指导书写。
1、“爬〞字“爪字旁〞的捺要托住巴,“夹〞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点撇然后是横最终是撇捺。
2、留意观看“扁〞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七、稳固练习。
1、读一读。
花蕊爬行爬山扁平夹住陈旧挺直孤独孤独
3、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4、轻轻地( )( )( )
5、孤零零( )( )( )
6、黑黑的( )( )( )
7、密密麻麻( )( )( )
8、走来走去( )( )( )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7---12自然段,认读识记生字。
2、描述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小蚂蚁成了旧书的新居民,它都在新家里做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轻声阅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
(1)小蚂蚁做了什么
(2)“会走路的字〞指的是什么“新颖〞是什么意思
(3)“我们真是太傻了〞字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
(4)学习“傻〞字。
2、此时旧书不再安静了,它有什么变化呢
请4名同学分别读课文9---12自然段。
(1)一天小姑娘有什么新发觉学习生字“啊、读、故〞。
“故〞是形声字,金文从反文,古声。
反文字变异,本事手拿物击打,引申为有使动的意思,古声含有古旧之意,表示事物发生的源头。
促使事物发生的缘由叫故。
古+文=故左右结构。
组词:故事故障故土故宫。
“读〞是形声字,小篆从言字旁,卖声。
从言字旁表示言语,卖本指在街上边走边叫卖,与吟咏诗、书相像。
“读〞的意思是读书。
组词:读书默读读题。
(2)指导朗读“啊!这本她原先看厌了的旧书写着……新故事。
〞
(3)“看厌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其次天小姑娘又读到新故事了吗
(5)“忍不住〞是什么意思学习“忍〞字:形声字,金文从心,刃声,“刃〞字刀刃向右。
“心〞字变异。
从心表示心理活动,刃声与耐声相
近,有耐久,能坚持之意。
“忍〞的本义是忍耐,容忍。
组词:忍耐
容忍忍者。
(6)“更加惊异了〞这是为什么
(7)学习“昨〞字。
(8)小姑娘两天在这本旧书里看到了两个新故事,她很惊异,你们感到惊异了吗谁知道其中的答案
(9)找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段课文。
(10)第三天又发生了什么事
(11)学习生字“识路离编〞。
“路〞是形声字。
金文从足,各声。
从足表示脚的动作,“各〞字上边是脚趾向下的脚形,下边是口形。
“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径。
“识〞是形声字,甲骨文是会意字,从音,从戈。
“识“的本义是标记。
引申为记住,记忆。
3、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觉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
1、“故路〞左右相等。
“读识〞左窄右宽。
“忍〞留意几个点的变化。
2、“故〞右边不要写成折文。
四、稳固练习。
1、选择适宜的字填在( )里。
爬趴
( )下( )行( )着( )虫
敌故
( )人( )意事( )无( )
3、你能试着换个方法说这句话吗意思不能转变。
(1)这个小伙伴我生疏。
还可以说:--------------------------
(2)一座秀丽的城市坐落在这里。
还可以说:----------------4、给以下词语重新组合成一句通顺的话。
(1)叶子下来金黄的飘落
(2)好伴侣能挂念相互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