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综合检测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
“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7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
2015年3月27日,一场全球3 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
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大连、南京、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了这场全球关灯接力。
据此完成1~2题。
综合检测卷 1.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东12区)开始时()
A.北京(116°E)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
B.伦敦(0°经度)市民正在准备午餐
C.纽约(74°W)时间是3月28日3时30分
D.圣弗朗西斯科(122°W)夜幕沉沉
2.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
A.节约能源B.促进世界交流
C.维护世界和平D.培养环保意识
解析:第1题,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东12区)开始时,时间是3月27日20:30,北京(116°E)时间是3月27日16:30,故A项错误;伦敦(0°经度)时间是3月27日8:30分,故B项错误;纽约(74°W)时间是3月27日3时30分,故C项错误;圣弗朗西斯科(122°W)夜幕沉沉,故D项正确。
第2题,“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7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目的是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故D项正确;该活动每年只举行一次,故A项错误;该活动没有进行人员的交往与交流,故B项错误;该活动没有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故C项错误。
答案:1.D 2.D
3.(2016·浙江杭州市期末)“3S”技术具有海量、多时空、大数据的特点,在城市智慧管理和对大众的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选项中地理信息技术不能做到的是()
A.统计城市的经济增量
B.监测高铁与桥坝形变
C.监测农作物长势情况
D.监测城市的地表下沉
解析:高铁与桥坝形变、农作物长势、城市的地表下沉都可以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但城市的经济增量不能用地理信息技术统计,故选A项。
答案:A
(2016·杭州二中模拟)下图为赤道穿过地区,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远处有高耸入云的雪山。
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有断层陷落带穿过②崇尚自然,多信奉原始宗教
③围栏放牧,畜牧业发达④油气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5.该地区高山上的雪线不断升高,其原因和下列现象的成因相似的是() A.华北、东北出现大面积的雾霾
B.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扩大
C.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
D.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解析:第4题,斑马和长颈鹿生活在热带草原地区,根据经纬度和描述,该地区是赤道东部的东非高原,位于东非裂谷高原的中段,有断层陷落带穿过;东非的坦桑尼亚或肯尼亚,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非洲最神秘的游牧民族——马塞,依然保留现世的原始的生活方式;该地主要是以游牧业为主;油气资源并不丰富,故选A项。
第5题,雪线上升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华北、东北的雾霾与大气污染严重有关,A项错;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消耗臭氧而成,B项错;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排放废
热过多而成,C项错;东海纬度较高,出现了生活在纬度较低的南海的鱼种,说明东海的水温升高了,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的原因,D项对。
答案:4.A 5.D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
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
下图为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
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B.交通
C.科技D.市场
7.推广使用机器人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产值
B.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C.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劳动力不足
解析:第6题,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说明了机器人产业需要较高的技术,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科学技术,故C项正确,A、D项错误;机器人产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较低,故B项错误。
第7题,使用机器人,可以将劳动力从生产环节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C项正确;工业产值与工业产品有关,与使用机器人无关,故A项错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与使用机器人无关,故B、D项错误。
答案:6.C7.C
读地层分布图,完成8~9题。
8.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9.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①②具有层理结构为沉积岩,③侵入到其他岩层为侵入岩,④为岩浆活动带来的高温高压导致与其接触地带发生变化,形成的变质岩。
根据“先沉积者老,后沉积者新,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的原则,由老到新的顺序:②①③④。
第9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不可能含有化石。
答案:8.D9.B
(2016·嘉兴期末)相比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
读图表材料,完成10~11题。
10.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B.人口数量增长最快
C.人口年龄结构较合理
D.出生率高,劳动力最丰富
11.美国人口发展较理想,主要得益于()
A.限制人口生育政策
B.移民政策改善年龄结构
C.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D.科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解析:第10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A项错;中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美国低,但是人口基数大,所以中国人口数量增长最快,B项错;读图可知,中、日、俄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而美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适中,人口年龄结构合理,C项对;美国出生率高,经济发达,但是从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来看,比中国劳动力数量少,D 项错,故选C项。
第11题。
美国移民数量大,通过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保持适宜的年龄结构,故选B项。
答案:10.C11.B
12.(2016·温州八校联考)下列天气系统,最有利于缓解“灰霾”危害的是() A.暖锋B.冷锋
C.低压系统D.高压系统
解析: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尘埃颗粒等均匀地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
暖锋、低压系统势力较弱,“灰霾”消散的慢,A、C项错。
冷锋运行速度快,“灰霾”消失的快,最有利于缓解灰霾危害,B 项对。
高压系统是形成下沉气流,不利于缓解“灰霾”危害,D项错。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哈萨克斯坦为世界最大内陆国,但农业较为发达,是世界产棉大国也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之一,同时其畜牧业也极其发达,羊只总头数和羊毛产量在经济中均占重要地位。
(1)①河流是亚洲和________的分界线,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②地虽地处高纬,但由于受________(填洋流的性质)和____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3)③地波状起伏的地形,主要是因为________作用的结果。
(4)哈萨克斯坦因深居内陆,降水________,自然植被以________为主。
(5)简述自然条件对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①河流是乌拉尔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
第(2)题,②地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两侧,北部受海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明显;加之终年地处西风带,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湿润。
第(3)题,东欧平原因为第四纪冰川作用,地形波状起伏。
第(4)题,哈萨克斯坦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以草原或荒漠草原为主。
第(5)题,哈萨克斯坦夏季热量、阳光充足,利于农业生产;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部多平原、低地,耕地面积大,发展农业土地资源丰富,草场资源丰富。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发展农业水资源不足,旱灾多发;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冬季受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影响大,低温冻害、自然灾害较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1)欧洲中部高、西周低
(2)暖流风带
(3)冰川
(4)稀少草原(或荒漠草原)
(5)有利条件:(东部多平原、低地)耕地面积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草场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不足;(低温冻害、旱灾等)自然灾害较多。
1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区紧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
(1)说出南宁市一年中白昼最长时北海市某中学操场上旗杆的正午日影朝向,并简析此后的一个月中该学校旗杆的正午日影的长短和朝向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一,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并从资源和交通的角度,简析广西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有色金属工业(如铝土、锡的开采与加工)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指出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
解析:第(1)题,南宁市一年中白昼最长时,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前后,北海在回归线和赤道间,相对北海市某中学操场上旗杆,正午太阳在正北方,故日影朝南。
此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纬度8°左右,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直射时最大,而后又变小。
故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特点是先变短,后变长;正午日影朝向变化特点是先朝正南,后朝正北。
第(2)题,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广西的产业层次低,需要产业优化升级;第一产业比重大,就业人员比例高,所以劳动力价格低,城市化水平低,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化,有利于承接广东的产业转移。
根据材料二的图,广西的铁路和海运交通发达;根据图例,当地有石油资源,有色金属较为丰富;水资源丰富,丰富的水电,有利于有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发展。
第(3)题,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要破坏地表植被,容易
出现水土流失;尾矿和矿渣堆放,会侵占并破坏土地;会造成水体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采空区可能出现地面沉陷。
防治环境问题发生,需要保护植被,在矿区植树造林;对采空区回填与复垦;合理堆放尾矿和矿渣,做好对尾矿和矿渣的回收利用等。
答案:(1)旗杆日影朝向:正南。
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特点:先变短,后变长。
正午日影朝向变化特点:先朝正南,后朝正北。
(2)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层次低,需要产业优化升级;劳动力价格低;城市化水平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化。
广西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铁路和海运交通发达;石油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丰富;丰富的水电。
(3)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侵占并破坏土地;水体(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地面沉陷。
对策:保护植被,矿区植树造林;采空区回填与复垦;合理堆放尾矿和矿渣;尾矿和矿渣的回收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