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的心理调节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子生的心理调节方法
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主要有以下十项特点:
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
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
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
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
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
再晚也勉励自己当天完成作业。
6、善做笔记。
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
有的在笔记本中间划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
7、书写整洁。
8、及时提问。
9、学习互助。
同学生经常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10、自我测查。
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
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再复习。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尖子生还有一条无密可言的“秘诀”。
那就是:家长的影响。
他们的父母诱导孩子从小热爱读书,并提出合理标准和严格要求,千方百计激励孩子刻苦学习。
其教子之方法一句话概括是:“向孩子灌输责任感,让孩子自己化责任感为行动”。
(一)自我内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尖子生自尊心特别强,各方面能力也强,教师对他讲的道理,他也懂。
因此,他们
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评,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强烈。
有时,干涉越多,说教越甚,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所以,最好是让他们“自我内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觉到改正缺点的必要,以此产生自觉自愿地弃旧图新的动力。
极限催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好办法。
极限催化不是对缺点进行逆阻,而是采用一种对缺点顺推的方法,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催化其缺点按教育者既定的范围、方向和分寸发展下去,以至发展到极限。
当学生的缺点发展到某一极限时,他们便会产生羞愧难当的感觉,进而回头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便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及其危害所在,从而痛改前非。
(二)尖子生由于生活在同学、老师的肯定的眼光中,或多或少产生高人一等的思想。
因此,教师应适时淡化他们的“尖子生”意识,既不护他们的短,又不夸大他们的长,而是让他们通过与同学的平等相处,感觉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
这样,帮助他们去掉自我陶醉的“光环”,恢复作为“普通人”的感觉,不要处处以为自己很特殊。
(三)增强耐挫
前面提到尖子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差,这将不适应以后在社会的发展。
因此,必须训练并强化他们的耐挫力。
第一,不能特殊化,要一视同仁地把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
这样,他们就会和普通同学一样,能避免某种情况下出现的失落感。
第二,尖子生担任学生干部不宜搞“终身制”,而应合理软弱换,使他们适应“能上能下”的机制。
第三,对尖子生犯错误不可忽视,甚至迁就,应该严肃批评,有必要,还要作出处分,让他们习惯做错事,一样要挨批评,甚至受处分。
第四,要多给尖子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不是有意让他们不断失败,而是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有失败,而当他们对此习以为常时,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路上的挫折、打击,从而更勇敢、坚强。
(四)爱心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爱心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别林斯基说过:“充满爱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的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但缺乏爱的语言,使颠扑不破的一些真理,搞成冷酷的、僵死的的训诫,而使语言对意识和情感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
”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关系,做他们的朋友。
对尖子生,尤其要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切忌措辞激烈的批评,更不允许采取粗暴、压制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