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的作用以及含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

它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揣摩标题含义需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表层含义指的是: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指的是:引申义(由词语本身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知识拓展:
词语的含义包含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钢铁”中的“铁”指金属元素。

引申义:“手无寸铁”中“铁”指“刀枪”。

比喻义:“铁证如山”中“铁”比喻坚定不移。

灯如红豆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

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

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

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

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

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仍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

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

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

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

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

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
看书写作业。

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

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

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

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

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

”他也没有看我。

“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

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

”“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

“多了。

”他说。

“多了,那好呀!”我说。

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

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

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

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

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

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

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

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

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

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
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

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

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

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

风止,雨至。

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

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

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

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

”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

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

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5.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1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17.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18.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19.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
空中有棵花椒树
李晓巧
①女儿房间外有个飘窗阳台,除了放置空调室外机,还有一棵花椒树,一米来高,拇指粗的褐色树干。

②今早,女儿惊呼花椒树滋出了翠嫩的芽儿,全家人都拥过去看。

【甲】去年沉睡了一年,今年,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细锯齿边的椭圆叶子,像粘在树上的绿色羽毛,散发出独特的辛
香。

③说到这,不得不提这棵花椒树的来历。

④十年前,女儿上二年级,我们租房陪读。

⑤一天,全家正吃晚饭。

“咚咚咚——咚咚!”房间大门忽然震响。

我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位瘦高个老者,一头稀疏白发。

我问,您有事他说“打扰你们吃饭了。

大家都忙,只能这个点上门收垃圾费。

”老人家声音洪亮,笑容满面。

我把钱交给他,他认真地撕了张收据给我,而后中气十足地笑着说“再见”。

又去敲对面的门了。

⑥日子久了,知道那个白发老者姓赵,常看他拎个桶,提着铁锹或锄头,步履稳健地上下楼梯。

一回生二回熟,再见到,我们总是笑着打招呼。

后来我发现,他在楼西北角的旮旯里,用砖头围了一块地,在里面栽了些树苗。

⑦有次闲暇,见他在楼拐角忙乎,我便凑近去看。

地里没有一根杂草,土翻得松软又平整,苗木高矮参差、品种不一。

老人家见我看得饶有兴味,就点数起他的园栽“香椿树、枣树、栀子树……我是想起什么树,就栽什么树。

”他抿了嘴笑。

我说“你这个玩法很好,既锻炼了身体,还做了绿化。

”他呵呵地笑,指着才栽好的两棵树苗说“这是花椒树。

”我问是那种可作食材的花椒吗他说是呢。

他又说起花椒的作用和历史,以及他打理小树苗的七七八八,讲得认真又得意。

⑧女儿上四年级时,我们计划搬家。

那天一到家,妻子就告诉我,楼上的赵老送了一棵花椒树给我们,正好可以栽在新房里女儿窗户外面。

我看到鞋柜边用旧报纸裹了红绳子系着的花椒树,根须上粘着褐色泥土。

⑨一棵花椒树就栽在了我家新居12楼的飘窗阳台上。

⑩第二年,花椒树吐芽长叶,并且结出了几丛绿豆般大小的果实,由嫩青变紫红。

其实,当花椒还是果实青葱之时,妻子就摘下了几粒连着几片叶子,用在了烧鱼炖肉上。

全家都说味道好。

⑪没想到,花椒树生长两年后就枯了!第四年春天没有发芽长叶。

惋惜之余,略觉歉疚。

我认为是楼高缺土,没接地气。

⑫“天呐!它竟然又发芽了!这简直是个奇迹!”第五个春季,某一天,女儿的惊讶声惊动了全家。

但是,像是在捉迷藏,活了两年后,花椒树又枯了。

我曾建议弄点土上来给树壅壅根。

妻子说不是土的原因。

⑬难道是,花椒树在放任它的心情?想发芽长叶就发芽长叶,不乐意了,就尽情地“躺平”?
⑭生活中真正的美好,常常不在刻意于当时,而是多年后想起来,心头还能涌起一股暖流。

花椒树的“神奇”,让我时而想起那个白发稀疏又中气十足的微笑老者。

他90多了吧。

他的苗圃里,是否又多了些他“忽然想种的”树苗?
⑮这棵空中的花椒树,像个悬疑片似的,每年开春,都给我家送上一个“盲盒”。

其答案,或是惊喜,或是唏嘘。

【乙】不过,那一抹辛香的绿茵茵的希望总在某个时间点,努力奋争着,时刻准备喷薄而出。

一转眼,女儿今年都上大学了。

1.文中写了送花椒树老人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4分————————————————————————————————————————————————————————————————————————————————————————————————————————————————————————————————————————————————————————————————
2.联系上下文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1)今早,女儿惊呼花椒树滋出了翠嫩的芽儿,全家人都拥过去看。

(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2)花椒树像睡美人似的又“醒”了,细锯齿边的椭圆叶子,像粘在树上的绿色羽毛,散发出我特的辛香。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分)
————————————————————————————————————————————————————————————————————————————————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段的作用。

(4分)
————————————————————————————————————————————————————————————————————————————————4.“因为这些年来,这棵花椒树活了又枯,枯了再活,捉摸不透。

”这句话是从文中【甲】处还是【乙】处抽取的?请说明理由。

(2分)
————————————————————————————————————————————————————————————————————————————————15.和“我家有棵花椒树”这一标题相比,本文的题目有何妙处?(4分)
————————————————————————————————————————————————————————————————————————————————
雪天里的暖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

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

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

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

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

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

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

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

他却连声道歌:“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

”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

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
⑥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

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

上午,我在的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

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

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

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

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

”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

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

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17.文章围绕“我”和“骑土”的故事展开叙述,请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

(每空不超过6个字)(6分)
雪天订外卖→()→递毛巾擦脸→()→()→骑士下楼远去
18. 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哪一种描写?有何作用?(4分)
19.联系上下文,请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
20. 说说本文题目“雪天里的暖”好在哪里?(4分)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

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

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

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

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

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

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

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

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

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

”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

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

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

”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

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

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

”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

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

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

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

”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

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

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在选文第⑴段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3.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请赏析选文第⑾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

”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5.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

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