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心 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心术
(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
一、基础巩固(2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可以制.利害制:控制
B.而士不厌兵.兵:打仗
C.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理:治理
D.使之狎.而堕其中狎:轻视,忽视
解析:选C C项,理:道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义.,虽利勿动
A.冠胄衣.甲B.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C.谨.烽燧,严斥堠D.凡将欲智.而严
解析:选A 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

B项,长,形容词作名词,长处。

C项,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谨慎。

D项,智,形容词作动词,有智慧。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B.此用长短之术也
C.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D.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解析:选C C项,无特殊句式,其余均为判断句式。

4.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山”,为“五岳”之长。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B.“烽燧”,如有敌情,烽火台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C.“斥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也指探测敌情的士兵。

D.“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解析:选B烽火台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倦打仗。

这就是黄帝的军队打了七十次战斗而战士不懈怠的原因啊。

(2)袒开外衣露出上身,手握着剑,就是勇士乌获也不敢逼近;头戴着盔,身穿铠甲,枕着兵器睡觉,就是小童也敢拉开弓射杀他了。

二、阅读鉴赏(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
..而风,础润而雨,人人
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
..之事。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

然不忮(zhì,嫉妒)不求,与物浮沉。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
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
..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tè)。

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
..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利害夺.其外也夺:改变
B.亦容.有未必然也容:容许
C.夫面垢.不忘洗垢:脏
D.好.贤之相好:喜欢
解析:选B B项,容:或许。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B.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C.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D.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解析:选C断句时注意虚词“也”“而”“哉”的位置。

“而斯人有不遇之叹”是一个结构,不能拆开,排除A、D两项;“被”在古汉语中常用作动词,有“蒙受、遭受”之义,其后应有相关支配事物,“天下将被其祸”是一个结构,不能拆开,再排除B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月晕”,指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月晕而风”是古人得出的气象谚语,说的是月光照射在云层上而出现了光环就要刮风。

B.“阴阳”,是简朴而博大的道家哲学,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

C.“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一生做官,退休后简居陋巷,孔子对他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D.“孙子”,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尊称兵圣,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解析:选C颜渊一生没有做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认为世间人事的变迁,情理和形势的互相依赖等虽然疏阔难知,但和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相比较,后者更难以让人理解。

B.卢杞不学无术,容貌一般,说话的水平也很平常,之所以成为奸臣,败坏国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用人不当。

C.当时一些人穿奴仆穿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也不梳洗打扮,却大谈诗书,作者说,只要行事不合乎人情的,就不是大奸大恶的人。

D.作者引用孙子的话,“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意在表明,社会上有一种人故意制造“显赫功绩”,沽名钓誉,从而欺骗世人以求得到重用。

解析:选C C项,“就不是大奸大恶的人”一句有误,文中“鲜不为大奸慝”中的
“鲜”,是“很少”的意思。

此句意为“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人”。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假如晋朝没有(糊涂的)惠帝,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怎么使天下大乱呢?
(2)这真是把王衍、卢杞合成一个人了,他的祸害哪里能够说得完呢?
参考译文:
事情有它必定要达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

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显著的结果。

月亮四周出现光环,就预示天要刮风;柱石回潮湿润,表示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至于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因果关系,它的抽象渺茫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又怎么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对此也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爱好和憎恶扰乱了他心中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从今天来说,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

依我看来,王衍的为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然而他不妒忌、不贪污,追随大流。

假如晋朝没有糊涂的惠帝,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怎么使天下大乱呢?像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足以使国家败亡,然而此人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打动别人,言谈不足以影响社会,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又怎能受到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预料,也或许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

现在有人嘴里吟诵着孔子和老子的话,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的读书人和郁郁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自以为是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阴险凶狠,与一般的人志趣不同。

这真是把王衍、卢杞合成一个人了,他的祸害哪里能够说得完呢?
脸上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是人之常情。

现在却不是这样,他穿着罪犯的衣服,吃猪狗般的食物,头发像囚犯,面孔像家里死了人,却大谈《诗》、《书》,这难道合乎情理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
种人。

这个人借助最崇高的名声,来掩盖还没有暴露的祸患,虽然有愿意治理好国家的皇帝,和敬重贤才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这个人的。

这样,他是天下的祸患就必定无疑了,而决非仅仅王衍、卢杞等人可比。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功勋。

”假如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发出不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灾祸会达到这种地步呢?不然的话,天下将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将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可就太可悲了!
三、语言运用(11分)
11.在横线上填入一句具有总领作用的话。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参考★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近年来,老年人投资被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所以,对老年人要进行金融、法律、投资知识的宣传普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告诉老年人,高利润、低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签订相关书面协议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要时可委托律师对投资做出风险提示,以免上当受骗。

参考★答案★:①帮助老年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②投资时一定要提高警惕③务必要认真阅读各项条款(每点2分,基本意思吻合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