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查卷需要顶层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评论:
高考查卷需要“顶层设计”
晨雾 / 转贴
南方网:
谢绝考生查卷的理由靠谱吗?
怕查卷的人多,怕查出错误“蛊惑”人心……这些理由,在法治年代,恐怕都不能用
来对抗考生查卷的诉求。

再说,查卷机制透明而高效,对阅评程序也是很好的制衡与监督。

地方考试院能否行这个“方便”,教育监管部门是该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2015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江苏泰兴第一中学考生小闻发现,历史成绩竟然是
C等。

平时历史模拟成绩一向得A或A+的她,怀疑自己的考卷被评卷老师误判了,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及其主管部门省教育厅提出申请,要求查看自己的考试答卷。

考试院答复称,学生不能查看答卷。

最近,小闻一纸诉状将省教育厅告上了南京中院。

(12月4日新华报业网)
查分不查卷,这是不少地方高考的“老规矩”。

规矩当然是人定的,订立的理由
也怪吓人的:比如试卷是“国家机密”,比如奉教育部之命行事云云。

这样一说,往
往能唬住不少考生。

因为对于权力与秘密,国民善良地秉持着某种天然的敬畏感。

最后所谓的查分,要么就是考试院答复“无误”,要么就成了“歹戏拖棚”没有结果。

最典型的例子,当数2008年高考。

河北一考生成绩与估分相差近100分,申请查分结果被告知“没问题”。

考生提出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答卷,但遭到拒绝。

该生
选择了复读,第二年高考数学又跟估分差了50多分,考生和家长坚持要看到试卷,结果依然被拒。

2009年12月,家长走上艰难而漫长的诉讼之路,最后得到的答
复却是“考生答卷已按规定销毁”。

为此,河北省21名省人大代表针对高考成绩复
查政策存在弊端联名提出建立高考成绩复查救济制度的建议,而时至今日,高考成绩复查制度仍岿然如山,不思改革。

高考级别的试卷能不能被查阅?这个问题,一刀切的答案恐怕未必令人服帖。

道理很简单,考生的试卷,申请复查的,一般都是自己的答卷情况,不携带任何“泄密工具”,自己看看自己曾经答过的试卷,有什么“不可为之”的呢?再说,粗暴
的“谢绝查卷”,是个明显带有偏向性的解释。

道理大家都懂,因为要求查卷的,往
往都是最有“误判”嫌疑的,一旦考生看到了“亲生”的试卷、进而找到评卷的差错,
这恐怕就“捅了大篓子”。

一则,它容易引发阅卷的公信质疑;二则,查卷可能要成
为“停不下来”的事。

这样一想,不如大门紧闭,人力物力省了,后顾之忧也没了。

有数据说,只要5%的考生要求查卷,各个程序走下来,考试院估计就要褪几层皮了。

但,能不能因“人手不足”之因,驳回考生对分数查核的权利与自由?
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从概率上来说,在高考评分越来越“祛魅”的当下,各种“秒评”的传言也是甚嚣尘上。

高考阅卷压力山大,评分人会否有眼花缭乱的时候?
二是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也不是没有开门查卷的先例。

比如今年6月,山西招生
考试网消息称,“对高考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于2015年6月25日至26日18
时前,到考生报名参加考试所在地的县(市、区)招办办理申请查卷手续。

”实际上,即便科举年代,张榜后10天内,落榜考生也可以查卷。

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
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

怕查卷的人多,怕查出错误“蛊惑”人心……这些理由,在法治年代,恐怕都不
能用来对抗考生查卷的诉求。

再说,查卷机制透明而高效,对阅评程序也是很好的制衡与监督。

地方考试院能否行这个“方便”,教育监管部门是该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大河报:
新闻延伸
高考查卷需要“顶层设计”
要想使查卷成为考生应有的权利,还需要教育部作出更加详细和明确的统一规定。

□王琦
2015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江苏泰兴考生小闻发现历史成绩竟然是C等。

平时历
史模拟成绩一向得A或A+的她,怀疑自己的考卷被误判,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及
其主管部门省教育厅提出申请,要求查看自己的考试答卷。

考试院答复称,学生不能查看答卷。

最近,小闻一纸诉状将江苏省教育厅告上了南京中院。

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都会有不少考生因为对分数有异议而提出查分申请,按照惯例,查分可以,但查卷不行。

问题是,既然看不到试卷,那么试卷上的分数注定只是考试院自说自话,因此,高考查分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无论考生心中有多少疑问,考试院的一句分数没问题,就足以盖棺论定。

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的每一分都足以影响考生的命运,既然允许查分,为什么不开放试卷让考生一窥究竟呢?近年来,围绕高考改卷环节的质疑愈演愈烈,有人吐槽改卷老师用在每道题上的时间不超过几秒钟,有人质疑一些改卷者其实只是大学生,这些传闻不可避免使人对高考成绩的准确性产生怀疑,基于此,开放试卷其实是消除公众疑虑的最好途径。

如果那些考生提出异议的试卷都经得起复查,关于高考试卷的各种猜测自然不攻自破。

如果一味捂盖子,势必会给公众留下更多腹诽非议的口实。

教育部在2015年高考教务工作文件中强调,考试信息未经过教育部或省级教育
行政部门同意,不得提供给个人和单位。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经过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试卷等考试信息是可以提供给考生个人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2015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山西、河北等地教育部门都下发通知对查卷作出了规范,考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并填写“考生查卷申请表”,就能够看到自己的试卷。

相比之下,江苏省拒绝查卷显得格外刺眼。

同样的规定,在不同地区却得到了不同的执行,由此看来,要想真正使查卷成为考生应有的权利,还需要教育部作出更加详细和明确的统一规定。

让考生查卷,天塌不下来。

晨雾点评:
关于高考查卷的纷争由来已久。

过去给出的理由是:高考试卷是国家秘密。

尚未开封的试题试卷是国家秘密好理解。

但是已经考完试评完分的试卷还是国家秘密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了。

于是高考试卷是国家秘密的说法终于在2015年开始“松动”。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第四十一条,考试信息由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向社会发布。

未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个人提供。

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考生允许查卷,但是这毕竟使得以前的所谓“国家秘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向单位或者个人提供。

这个条件就是“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于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教育部并没有规定同意查卷的条件,而中国31个省市区都有教育行政部门,难免出现各省“各自为政”的现象。

同在一个中国,2015年就出现了河北省允许查卷,江苏省不允许查卷的怪现象。

这正常吗?
晨雾赞上述观点:要想真正使查卷成为考生应有的权利,还需要教育部作出更加详细和明确的统一规定。

让考生查卷,天塌不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