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2、比喻法
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3、口诀法
也叫顺口溜法。
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
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
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
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
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
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
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的实用方法5、推导式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
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
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
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
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
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
从基点数向后推导。
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
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
从基点数向前推导。
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
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
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
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
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12)干支推导法。
也称甲子法。
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
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
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革命,辛玄革命等等。
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
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