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茨威格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小说精读精练:茨威格《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乱而碎裂的生存环境,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产生了大量情感沦落者,内心的孤独无助常常促使他们表现出一些僭越情理的行为。

正因为此,茨威格作品的人物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勇气和高傲,他们打破世俗的牢笼,自由的活在人世间。

同时,作者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读本文时需注意人物对外物和俗规的态度,这将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及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不能忘记”,有双重含义:一是不可以忘记,暗指人物身上有某种可贵的品质,故人们不可以忘记他;二是难以忘记,想忘却忘不掉,体现了人物给作者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奥地利]茨威格
一天下午,我带着我的那只西班牙狗去散步。

突然,狗显得极为不安,它在地上翻滚、在树上蹭痒,同时不断地狂叫并发出呼噜声。

(狗的反常行为引起了安东的注意,为下文安东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就在狗反常的当儿,我发现有人从我身边经过,他是一个差不多三十岁的男人,衣衫褴褛,没戴帽子。

(外貌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修边幅,生活拮据的人物形象。

)是一个乞丐,我想并准备从口袋里掏出零钱。

可这个陌生人非常安详地朝我微笑,用清澈的蓝眼睛望着我,像一个老熟人。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暗示人物的与众不同及内心的纯真,与我世俗的判断截然相反,引起读者对人物的好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这只可怜的小东西有些不舒服,”他说着,并用手指着狗,“你到这儿来,我们马上会弄好的。


他用“你”来称呼我,仿佛我们是好朋友似的。

从他的语气中流露出的这样一种热心的友情,使我根本不能表示拒绝。

(通过作者对安东语气的描述及作者的心理反应,体现出安东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他人发自内心的热情。


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的这只向来对陌生人极不友好的卡斯巴尔竟跑过来,顺从地把头伏在他的膝上。

他开始用他那长长的手指检查狗的皮肤。

终于,他发出一声满意的“啊哈”,随即进行了一次看来是非常痛苦的“手术”,因为我的卡斯巴尔多次狂叫,可即使如此,它并没有跑开。

(狗对安东这个陌生人的亲近和不拒绝安东的“手术”这一反常的现象,更加引起作者对安东身份的好奇。

也从侧面反应了安东的独特之处。


“好了,”他笑着说道,“可爱的小狗,你现在又能跳了。

”狗跑开了,这当儿,陌生人立起身来,跟我说了声“再见”,点了点头就匆忙地离开了。

(“匆忙地离开”,体现了安东帮助他人却不愿受人感谢。


>>>小说的开端:初见安东,安东帮助我安抚小狗,我对其产生好奇。

回到家,我还一直在想这个男人的奇怪举动,并把这次邂适告诉了我的厨娘。

(文中的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再次出场起辅助作用。


“他是安东,”她说,“他对这类事情可在行了。


我问她,这个人的职业是什么,他靠什么来维持生活。

“职业?他要职业干什么?”(反问,更加突出安东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无需依凭而生存的状态。


“哦,就算没有职业,”我说,“但毕竟每一个人都需要做某种工作来养活自己吧?”
“可安东不是,”她说,“每个人都给他所需要的。

钱对他来说不重要,他根本不需要钱。

”(体现了人们对安东的友好信任,也反应了安东只取自己所需,不被外物束缚,追求生活本真的品质。


人们必须为每一口面包和每杯啤酒付钱,也必须为住处和服装付钱。

这样一个衣着破旧、不起眼的人怎么能绕开这个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呢?(作者的疑惑亦是读者阅读的兴趣点。


我决定去探寻这个人的秘密,不久就证实,我的厨娘说得完全正确。

安东真的没有固定的职业。

他优哉游哉,从早到晚在城里游荡,看起来毫无目的,实际却用一双警醒的眼睛观察一切。

(与上文中我的狗发狂时,安东的及时出现形成呼应。

)他拦住一辆马车的车夫,让他注意马的挽具松了:他发现一个篱笆里的一根柱子已经烂了,于是就去喊主人,建议他把篱笆加固,多半情况下,人们就委托他来做,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从来不是出于贪心才给
人出主意,而是出于真正的善意。

(进一步证明了安东帮助别人不是为钱财,只为解决众人的麻烦,所以大家才会对他十分友好信任,也回答了上文作者的疑问。

)安东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管工作多么劳累,他总是拒绝多拿一分钱,所得报酬够一天生活就行了。

若是这天恰巧日子过得去,那他根本就不要报酬。

“我会再次找您的,”他说,“若是我真的需要什么帮助的话。

”(体现了安东按需所取,不被外物所累,追求真正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品质。


>>>小说的发展:作者通过厨娘及对安东的观察,对安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必须老实地承认,在安东与我打交道过后,每当在路上,他经过我身边只是轻轻地点一下头向我致意时,我都感到恼火——仿佛在他眼里,我是随便某个陌生人一样。

显然他不希望因为这件小事受人感谢,可这种客气的、无拘无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一种伟大的和亲密的团体之外。

(表明了作者急于想和安东建立某种联系,也从侧面体现了安东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下文中我特意让安东修屋檐埋下伏笔。

)于是,当我的房子要进行修理时——屋檐水槽滴水——我就让我的厨娘去叫安东。

“他这个人不能随便去叫。

他从不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但我能把消息告诉他。

”她这样回答。

事实上,他在当天下午就到我这儿来了。

(体现了安东坦率、真挚、不摆架子的性格特点。

)他用审视的目光环顾四周。

在穿越花园时,他说,这儿得加一道树篱笆,那儿需移植一棵小树。

(能够在主人要求的范围之外,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体现出人物并不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

)最后他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屋檐水槽,就开始工作了。

两个小时后,他说修好了,随即离开——又是在我向他道谢之前。

(在安东看来,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感激而去帮助他人的,其行为超脱了世俗礼节。

)但这次我至少委托我的厨娘郑重其事地付给他钱。

我问她,安东是否满意。

“当然啰,”她回答,“他从来都是满意的。

我要给他六个先令,但他只拿了两个,这就够他今明两天用的了。

(安东全力投入,却只取所需,体现了人物易于满足、不贪恋金钱的高贵品格,也暗含着作者对这种经济方式的肯定。

)但是,如果博士先生有一件多余的旧大衣能给他的话——他……”
我很难描述我的喜悦之情,在我熟悉的人中,他是第一个奉献得多、索取得少的人。

我急忙尾随他而去。

“安东,安东,”我朝他喊道,“我有一件大衣给你!”
我又看到他那明亮安详的目光。

他对我跟在他身后跑来一点儿也不感到惊奇。

在他看来,一个人把他多余的一件大衣送给另一个极为需要的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我的厨娘翻找着我的那些旧衣服。

安东看了看,从一堆衣服里拿出一件大衣,试了试,随即非常平静地说:“这件我穿着合适!”(通过对安东明亮安详的眼神及不感到惊奇、平静回话的描写,体现出安东淳朴、自然,不为外在的人情世故,金钱物质所困,是一个彻底的精神自由的人。


说这句话时,他像在一家商店陈列的货物里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

随后,他对其他的衣服又投去一瞥。

“你可以把这双鞋送给住在萨尔泽巷的弗里茨,他太需要了!那些衬衣给正阳大街的约瑟夫,它们对他有用处。

若是你认为合适的话,我替你把这些东西带去。

”(时时为他人着想、物尽其用的可贵品质。


他把鞋和衬衣包起来并补充道:“您真是一个高尚的人,这些东西就这样送掉了!”
>>>小说高潮:安东再次与我产生联系,为我修缮屋檐,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

后来,我再也没有听到安东的消息。

但是我几乎能向任何人表明,我对此毫不担心:他不会被上帝抛弃,并且,更为少有的是,也从不会被人们抛弃。

(体现了人们对安东的喜爱,侧面反映出安东纯粹、自然,贴近生活本真、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可贵精神品质,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小说结尾:以我对安东的评论作结,深化了文章主旨。

选自《茨威格短篇小说集》,有删改知识建构
//小说中的悬念//
悬念,实际上就是平时所说的“故弄玄虚”,特指把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经过)写得曲折起伏,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满怀浓厚兴趣随着你的“笔踪”去寻“玄”探“虚”。

设置悬念是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设置悬念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倒叙法、疑问法、误会法、巧合法、省略法。

倒叙法。

利用倒叙法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写出来,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让人们带着悬念去阅读下文。

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先写故事的结局——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无人关心,无人过问。

这就造成了悬念:祥林嫂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惨?
她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样被一步步逼上绝路的?这些悬念,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地去了解事情的原委。

疑问法。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故意地设置一些疑问,以引起读者的深思,是形成悬念的好方法。

例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听说仇人陆谦来到沧州,并与管营密谋,心知是要加害自己。

但接着,管营却派他去看管大军草料场。

于是林冲心想:“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这一怀疑不无道理;这一疑问形成了悬念:敌人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他们究竟设下了什么圈套要林冲钻?布下了什么陷阱让林冲跳?这一悬念的设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避免了行文的平淡。

误会法。

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

例如《驿路梨花》,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又是误会。

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

由于巧置误会,悬念层叠,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巧合法。

生活中有许多巧合,正是这些巧合的事情,使生活充满了情趣。

写记叙性的文章,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巧合,去构思故事,兴起波澜,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如: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要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了。

”巧合是一种黏合剂,它能把本来各不相关的人物联系起来,把互不相连的事件贯串起来,从而使故事呈现为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

同时,它能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快速地展开动人心弦的故事。

巧合还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在一连串的奇遇、误会等意外事件中,促使人物性格、情节产生突发性的转变,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

省略法。

叙述故事时,故意地省略一些内容,让读者一时难以琢磨,引起他们的种种猜疑和推想,也是设置悬念的方法之一。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小二夫妇见陆谦等人行为鬼祟,言谈诡秘,又提到“林冲”的名字,觉得事情蹊跷,顿起疑心;隔墙偷听却只听得只言片语和“高太尉”三字,其他都因听不清楚而不写。

这就形成悬念:他们是谁?要干什么?为什么言谈举止那样诡秘?是不是要加害林冲?读者读到这里也不免要为林冲的处境和命运担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

综上所述,小说中悬念的作用有:第一,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避免了行文的平淡;第三,促使人物性格发生突转;第四,深化小说的主题。

在本文中,安东的出场让人心生疑惑:他是谁?为何会有这样人?引起了读者的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同时,因为作者对安东的好奇,引起了下文作者希望和安东有接触并邀请他为自己修屋檐的情节,故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而在一次次的情节叙述中,安东这一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鲜明,深化的了小说的主题。

试题解析
1
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安东的第一次接触是因为“我”的小狗生了病,安东从出现到离开的过程很短暂,但已经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很“奇怪”。

B.厨娘告诉“我”的有关安东的情况使“我”更加好奇,因为“我”认为没有人能绕开一个牢不可破的法则:人活着就离不开金钱。

C.安东是一个流浪者,他不贪心,要的报酬很少,得过且过,这使周围的人都对他有好感,所以他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愿意主动帮助他。

D.安东的行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我”后来再也没有听到安东的消息,但“我”相信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不会忘记他。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C项中,“安东是一个流浪者,他不贪心,要的报酬很少,得过且过”的分析错误,于文无据。

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人情冷漠。

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不是得过且过的人;他塑造的是一个不为金钱所约束、自由、博爱、带有作者理想的、有着高尚品德和追求的艺术形象。

2
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与安东的第一次接触是因为“我”的小狗生了病,安东从出现到离开的过程很短暂,但已经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很“奇怪”。

B.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以“我”的情感变化作为线索来串联,在平静的叙述中交代了“我”与安东的两次交往过程。

C.安东的行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我”后来再也没有听到安东的消息,但“我”相信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不会忘记他。

D.安东出现后,作者对他的外貌、神态和心理进行细节上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A项中,作者没有对安东进行心理描写,因为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不可能对别人进行心理描写,有的只能是对自己的心理的描写。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我”感觉安东是一个有能力、有礼貌、自由不受约束的、被大家热爱的人,因此,想和他有亲密的交往。

安东对“我”的客气,使“我”产生一种失落和被疏远的感觉,为自己不能成为他的伟大而亲密的团体中的人们而懊恼。

试题解析:
作者通过厨娘及自己的观察、人们对安东的态度,让他对安东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并且发现了安东身上的美好品质,因为想接近安东,但安东却对自己很不放在心上,所以作者有一种不能融入其中的懊恼之感。

4
小说中的安东为什么是“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并请谈谈你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6分)
参考答案:
(1)安东不能被忘记,因为:
①安东是一个打破世俗“牢不可破的法则而无忧无虑地生活”的人;
②安东出于真正的善意帮助人们,使人们都成为朋友,没有敌人,充满爱心追求自由。

(每点2分)
(2)认识:安东是寄托了作者理想的一个艺术形象,是作者要追求的自由与爱的化身,也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去追求的品质。

(1分)但是,我们不能把他具体化,以他的形象来苛求生活。

(1分)
试题解析:
“不能忘记”,是因为安东身上的美好品质,让人们难以忘记他,人们都因为他脱离世俗、打破俗规、真诚待人而愿意与他为伍。

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侧重于人物形象的特点,同时还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反馈检测
厨娘是这篇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个人物,试分析其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4分)
相关链接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①于是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就像人家平时拿一样容易打碎的东西似的,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

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

他叉开手指兴高采烈地把这张白纸举到眼前,整个脸上十分迷人地表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人的那种凝神注视的神情。

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②“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

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页翻了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图章。


③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我背上起了一阵寒噤。

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然。

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啸,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

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

④“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

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洋洋得意地说,“您还得先看看《忧愁》。

您瞧瞧,”说着他的手指十分轻柔地抚摸着一幅他想象中的画——“瞧瞧这颜色多么新鲜,笔力多么遒劲,色调多么温暖。

柏林的老板们和博物馆的专家们见了,都要为之神魂颠倒呢。


⑤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

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

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

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

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肆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蚀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

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

我越赞扬,这个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老人身上便越发显出快活的样子,显出一股发自内心的深情。

“总算找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


⑥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

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行大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

…………
⑦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

他握住了我的两只手,他的手指带着一个盲人的全部表达能力,爱抚似的沿着我的手一直抚摸到我的手腕,似乎想多了解我一点,并且向我表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

“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

我让我太太作证,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
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一直管理到它四散到世界各地之日为止。

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也不需要更好的墓碑了。


⑧我望了一眼他的妻子和女儿,她们两个紧紧地挨在一起,有时候一阵战栗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仿佛两个人是一个身体,在那儿同受震动,一齐发颤。

我的心情庄严肃穆,因为这位令人同情的毫无疑心的老人把他那看不见的、早已散失无存的收藏像个宝贝似的托我保管。

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

老人的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

⑨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

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

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肆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

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

我心里充满——我不能用别的方法表达——一种敬畏的感情,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

⑩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老人把身子猛伸到窗外,他挥动手绢,叫道:“一路平安!”他的嗓音高高兴兴,像少年人一样清新爽朗。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上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煕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

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