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 水稻
B. 草履虫
C. 枯草杆菌
D. 蝗虫
【答案】C
【解析】A、水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B、草履虫是动物以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 B错误
C、枯草杆菌是细菌属于分解者
D、蝗虫直接以草为食 D错误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竹屿湖
B. 万宝山公园
C. 将军山
D. 平潭森林公园所有的树
【答案】D
【解析】 A 、竹屿湖既包括了它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此选项正确
B、万宝山公园既包括了它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此选项正确
C 、将军山既包括了它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此选项正确
D、平潭森林公园所有的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此选项不正确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 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 蚯蚓以腐殖质为食属于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4.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危害者
【答案】B
【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等)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转变为无
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故选 B
5.在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这四种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 兔
B. 草
C. 狐狸
D. 鹰
【答案】A
【解析】解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形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或草→兔→狐狸草是生产者兔是初级消费者狐狸和鹰是次级消费者
故选 A
6.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因是绿色植物()
A. 产生二氧化碳
B. 吸入氧气
C. 制造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7.下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池塘
B.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青蛙
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非生物
【答案】A
【解析】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可以判断A、一个池塘既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又有生态系统中的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
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一片池塘中的所有所有青蛙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生物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作为生态系统
D、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非生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的某一方面缺少生物部分
因此也不属于生态系统
8.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
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般来说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 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 该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D. 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
【答案】D
【解析】解 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故丁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 A
正确
BC.图中生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丁、乙、甲、丙因此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甲、乙、丙都是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BC正确
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丁→乙→甲→丙在该食物链中若甲的数量增加
则乙的数量减少丁因天敌减少而增加 D错误
故选 D
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
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丙→乙→甲
B. 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C.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丁和甲的数量增加
D. 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
【答案】C
【解析】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
真菌)故甲、乙、丙、丁不能组成生态系统故B错误
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C正确
D.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
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故D错误
故选 C
10.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 细菌
B. 蝌蚪
C. 银杏树
D. 真菌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
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
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
生活的微生物所以只有银杏树属于生产者像蝌蚪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
1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A. 生命活动中需要消费能量的生物
B. 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生物
C. 能分解有机物的生物
D. 生命活动中需要分解有机物的生物
【答案】B
【解析】一些生物如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或
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
物为食的生物
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池塘中所有的动物
B. 麦田里所有的植物
C. 一群麻雀
D. 整片森林
【答案】D
【解析】A.池塘中所有的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A错误
B.麦田里所有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B错误
C.一群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C错误
D.整片森林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属于生态系统 D正确
故选D.
13.科学家在位于水深约3200m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
虫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类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蠕虫的细胞和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同
B. 细菌和蠕虫之间是寄生的关系
C. 鲸骨髓→细菌→蠕虫构成一条食物链
D. 细菌和蠕虫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D
【解析】解 A.蠕虫是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菌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A错误
B.细菌与蠕虫之间为共生关系 B错误
C.据题意分析可知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属于分解者食
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C错误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细菌和蠕虫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正确
故选 D
14.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 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 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 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答案】B
【解析】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成分(阳光)
故选 B
15.下列概念图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 A.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其中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A正确
B.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B正确
C.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者是并列关系 C错误
D.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正确
故选 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10分共计140分)
16.(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________ 因此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
16.(2)在湖泊中还存在着许多________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6.(3)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________流动
16.(4)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变化与时间(下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小虾的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
16.(5)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答案】(1)藻类植物, 生产者
【解析】解(1)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因此藻类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答案】(2)细菌
【解析】(2)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因此真菌和细菌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
【答案】(3)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3)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答案】(4)C
【解析】(4)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形成食物链藻类植物→剑水蚤→小虾→小鱼→大鱼小鱼由于大鱼的捕食数量下降从而导致小虾的数量增多随着大鱼应食物缺乏数量减少小鱼增多而导致小虾数量减少
故选 C
【答案】(5)自动调节
【解析】(5)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7.(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 和________
17.(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17.(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
17.(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17.(5)图一中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
17.(6)如果大量捕食蛇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
17.(7)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答案】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一为食物网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答案】4
【解析】由图一可知图中食物网有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
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
【答案】草
【解析】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有机物总量越少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
【答案】猫头鹰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若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
【答案】捕食和竞争
【解析】图一中猫头鹰捕食蛇猫头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所以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答案】减少
【解析】猫头鹰以兔、鼠和蛇为食如果大量捕食蛇猫头鹰的食物会减少所以猫头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将减少
【答案】生物圈
【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8.(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________ 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蛇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18.(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有
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 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流动着
________和________
18.(3)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 它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________ 如阳光、水等另一种是________ 如鼠等
18.(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该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能够沿________积累一段时间后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18.(5)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请你猜测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答案】生产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大量捕杀蛇会使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草场将会受到破坏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如果大量捕杀蛇从而草场将会受到破坏
【答案】5, 草→鼠→蛇→鹰, 物质, 能量
【解析】在生态系统内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终点是消费者.数食物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图中从左到右是①草→兔→鹰③草→鼠→狐⑤草→鼠→蛇→鹰.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答案】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解析】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种如阳光另一种是生物因素
【答案】食物链, 鹰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无法排出)一段时间后
【答案】草
【解析】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草.
19.(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__________
19.(2)该食物网有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
19.(3)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 图中的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_____
19.(4)如果大量捕杀蛇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后________
19.(5)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________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关系
【答案】(1)捕食与被捕食,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1)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体现了各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答案】(2)4, 绿色植物→昆虫→青蛙→蛇→老鹰
【解析】(2)图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鸟→蛇→老鹰绿色植物→田鼠→老鹰绿色植物→昆虫→青蛙→老鹰绿色植物→昆虫→青蛙→蛇→老鹰其中最长的是绿色植物→昆虫→青蛙→蛇→老鹰
【答案】(3)绿色植物, 消费者
【解析】(3)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叶绿体将光能合成有机物为生产者图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为消费者
【答案】(4)增加, 减少
【解析】(4)如果大量捕杀蛇短时间老鹰数量会因为缺少竞争者而增加但当老鹰数量过多会因为缺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减少最终达到一个平衡值
【答案】(5)捕食, 竞争
【解析】(5)由图中食物链可知鹰和蛇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20.(1)写出A、B、C、D各字母所代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0.(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________
20.(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流动的
20.(4)生态系统中不论哪一种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________
【答案】生产者, 动物, 分解者, 阳光、温度、水等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所以 A生产者、B动物、C分解者、D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答案】太阳能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食物链, 食物网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答案】有影响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所以不论哪一种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造成影响
21.(1)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为能量来源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
________来维持生活
21.(2)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称为________ 列举两种 ________
21.(3)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称为________
【答案】植物, 有机物
【解析】消费者是指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动物
【答案】植食动物, 兔、羊
【解析】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称为植食动物是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如兔、羊、牛等动物
【答案】肉食动物
【解析】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是较高级别的消费者
22.(1)④过程表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
利用的物质同时动植物又通过图中的①________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二氧化碳等物
质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产生有机物因此碳这种元素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是以
________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
22.(2)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③过程中________者的分解作用也能释放CO_2、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________
22.(3)由于目前全世界过度使用煤炭和石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造成温室效应我
们应当积极推进低碳生活请你列举出低碳生活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解析】④过程表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
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同时又通过图中的①过程呼吸作用分解氧化
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产生CO_2、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答案】分解,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③过程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能释放CO_2、含
氮的无机盐、水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多植树造林, 少开空调
【解析】由于目前全世界过度使用煤炭和石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造成温室效应我们应当积极推进狄然生活请你列举处低碳生活的两种方式多植树造林少开空调
23.(1)请写出图中最短的捕食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
23.(2)图一所示食物网中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组
23.(3)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
________(填字母)若图二中的食物链对应图一中的某条含昆虫的食物链则C对应的
生物是________
23.(4)图二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植物→野兔
【解析】解(1)捕食食物链的正确写法①食物链中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只反
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②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以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为终点③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据图
一可知最短的一条捕食食物链是植物→野兔
【答案】(2)3
【解析】(2)由图一可知昆虫、蜗牛与杂食性鸟均取食植物杂食性鸟又取食蜗牛和昆
虫因此杂食性鸟和蜗牛、杂食性鸟和昆虫均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杂食性鸟与蛇均取食昆虫蛇又取食杂食性鸟因此杂食性鸟与蛇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所以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的生物有3组
【答案】(3)F, 杂食性鸟
【解析】(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生物又由生产者(绿色植物
等)、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等)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影响生物生活的一些非生物因素图一食物网中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因此应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即图二中的F 图二中 A与E之间存在双向箭头分析可知 A为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 E为生产者图二中的食物链为E→D→C→B 共4个营养级对应图一中含昆虫的、有4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植物→昆虫→杂食性鸟→蛇则C对应的生物是杂食性鸟
【答案】(4)E
【解析】(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最高级消费者含量最少的是E即生产者
24.将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对应角色连线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如图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