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9T14:40:05.27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姜楠[导读] 对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鞍山润生中医医院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目的:对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结果:145例尿路感染患者所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真菌为主;革兰阴性菌较常见的菌群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
等;革兰阳性菌较常见的菌群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青/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临床用药中需提高重视。

结论:肾内科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中段尿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为主,且主要的病原菌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临床需加强监测与管理,以保证抗菌药物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8。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不典型尿路感染等。

多有病原菌入侵引起,故而在临床诊治时需进行尿液培养和菌落计数。

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病原菌呈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不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45例,其中男66例,女79例;年龄19~72岁,平均(39.00±7.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为(1)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3)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呈阳性。

具备以上三项中的任意两项,均可以确诊为肾内科尿路感染。

1.2方法
(1)细菌培养方法。

取所有患者的中段尿,在保持新鲜的情况下送检,每份尿样标本中取25μl的尿液置于培养皿中,利用无菌接种环涂抹。

在确认标本干燥之后,将其置于35℃的环境中培养,培养时间18~24h。

细菌培养完成之后,对菌落实形态进行观察,精确计算出细菌数。

(2)病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本次试验中的纸片与培养基均来自英国Oxoid产品,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判断方法均参照NCCLS的2004版本。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WHONET5.4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
145例肾内科尿路感染患者,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的分布最广,占比最多,医务人员需在临床诊治中提高重视,以便能通过准确的判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2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通过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此145例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耐药情况,革兰阴性菌主要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

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而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低。

3、讨论
实际分析可见,任何细菌的入侵,均有可能引起患者尿路感染,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大肠杆菌,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尿路感染约占尿路感染总人数的70%~80%,此类尿路感染最常见于无症状菌尿,也属于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与首发尿路感染。

除此之外,由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不动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多属于反复再发的尿路感染以及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路感染。

通过对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类型、易诱发因素的深入了解,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及病原菌种类。

在此基础上,再及时做好病原菌检测与药物培养试验工作,以此来明确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认为,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而此类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青霉素等大多数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但其对于头孢西丁、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可以将此类低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首选。

此外,抗菌药物的应用中还需考虑到经济、安全性等方面因素,实践证明,阿米卡星具有较强的肾毒性,会加重肾内管患者的肾损害,应该在肾内科尿路感染治疗中谨慎选择,而亚胺培南虽然有较好的安全性,但价格却比较昂贵,且在治疗时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的现象,这对于一些经济较紧张的患者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针对革兰阴性菌所致尿路感染的肾内科患者,最好优先选用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呋喃妥因等安全、经济的抗菌药物。

而革兰阳性菌所致尿路感染患者中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所占比例最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与耐药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各医院针对此类现象必须提高重视,对疑似病例在用药前需及早做好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工作,根据患者病原菌的耐药结果选择最为安全、有效、合理的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宏儒,鲍晓荣,袁轶群,等.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8(8):78-79.
[2]李菁华,刘镇,周龙珍.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1(6):179-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