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和7的加减法(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6和7的加减法(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对于《5.2 6
和7的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让
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
进行相关计算。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
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学PPT,包含详细的讲解和例题;
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计算器,用于学生进行计算验证。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
何计算6和7的加减法。
2. 讲解与演示:我使用PPT进行讲解,通过详细的例题和图示,
让学生理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进行计算,并及时
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我将会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将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直观地
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
6 +
7 =
7 + 6 =
6 7 =
7 6 =
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掉了7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
小红有7个糖果,她给了小明6个,她还剩下几个糖果?
答案:
1. 6 + 7 = 13
7 + 6 = 13
6 7 = 1
7 6 = 1
2. 应用题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实践情景引入
1. 实例的选择:我会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让他
们能够 easily 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问题的提出:我会提出一个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在解
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到6和7的加减法运算。
二、讲解与演示
1. 语言表达:我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understood 所讲内容。
同时,我会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使讲解更
加生动有趣。
2. 举例子的多样性:我会使用多个例子来说明6和7的加减法运
算规则,以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互动与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适时地提问学生,引导他们
主动参与学习,检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随堂练习
1. 题目的设计:我会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解
答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2. 及时反馈:在学生解答题目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四、小组讨论
1. 小组分配: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2. 讨论引导:我会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确保讨论的方向和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符。
五、板书设计
1. 清晰与简洁:我会设计清晰简洁的板书,将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2. 重点突出:我会突出板书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抓住关键知识点。
六、作业设计
1. 题目的设计:我会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解答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反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内容: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关注这些重点细节,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我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确保学生能够 understood 所讲内容。
同时,我会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在讲解例
题时,我会尽量使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跟随我的思路。
二、时间分配
我会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在实践
情景引入环节,我会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讲解与
演示环节,我会控制好讲解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
化知识。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课堂提问
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检验他们对知识的
理解程度。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适时地提问学生,让他们回答问题,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四、情景导入
我会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到6和7的加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在导入环节,我会注意引发学生
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一、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在提问问题时,有时候学生的回答不够
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为了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我可以在提问问题时,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让学生
小组讨论,或者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等。
二、时间分配
在时间分配方面,我发现有时候在讲解环节,我会花费过多的时
间在某个问题上,导致后面的环节时间不够充裕。
为了更好地控制时间,我可以在讲解前对每个环节的时间进行预估,并在讲解过程中时
刻关注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三、情景导入
在情景导入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实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可能是因为实例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符。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我可以在选择实例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景,让他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对于学生的学习
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技巧和窍
门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后提升
题目:
6 + 6 =
7 + 7 =
6 6 =
7 7 =
小华有6个橘子,他给了小明7个,小华还剩下几个橘子?
小刚有7个篮球,他卖掉了6个,小刚还剩下几个篮球?
8 2 =
9 3 =
6 + 3 =
7 + 2 =
4. 设计一个场景,使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
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下来。
答案:
1. 6 + 6 = 12
7 + 7 = 14
6 6 = 0
7 7 = 0
2. 应用题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解答。
3. 8 2 = 6
9 3 = 6
6 + 3 = 9
7 + 2 = 9
4. 场景: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掉了7个,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
解题过程:6 7 = 1
答案:小明还剩下1个苹果。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对6和7的加减法运
算的理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这些题目也
鼓励学生创造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