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
2017.05
医院管理
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利用
段志萍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二科 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
【摘 要】目的:探讨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利用效果。

方法:依据“五常法”对我院耳鼻喉科病区护理工作进行制定,明确规定相关要求及护理措施,落实规范化管理制度。

结果:采用“五常法”两年之后,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缺陷数量、过期无菌物品数量均明显低于护理管理前(P<0.05);实施后,仪器设备完好率及环境满意度情况均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P<0.05)。

结论:将“五常法”应用于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自律性,对规范物品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提高环境满意度均有积极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五常法;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
“五常法”主要是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现已被各机构广泛应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安全、鼓励人人遵守规则、号召人人自律中来,进而有助于逐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误差,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1]。

耳鼻喉科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室,接诊的患者大部分为急诊患者,病情凶险,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气管异物以及喉水肿喉梗阻等疾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大部分患者均需紧急抢救,这就需要病区仪器设备、药品等随时处于备用状态[2]。

但是,因耳鼻喉科手术多,而护理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问题,极大的增加了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为此,我院引入了“五常法”进行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耳鼻喉科年收治患者约800例,病区护理工作人员共计30名,大部分患者的住院周期均较短,护理工作量大,同时以专科护理工作操作居多,部分新护理人员对专科护理工作掌握情况较差,且护理人员在学历、技能、业务知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因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少数护理人员缺乏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意识,极易引发护理差错。

1.2 方法
组织各护理人员召开有关“五常法”内涵及实施方法的培训,结合病区护理工作的特点,严格遵循“五常法”的要求制定一份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明确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内容及各班的工作日程安排情况。

护士长定期检查,从检查中查找护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并及时将其反馈给当事人,帮助其纠正不足。

此外,护士长要每个星期组织护理人员召开一次会议,鼓励各护理人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不断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五常法”的实施过程严格遵循常组
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内涵加强护理管理。

第一,遵循常组织的原则及时对病区物品进行分类,同类物品要统一存放,明确划分常用物品与非常用物品,针对常用物品要将其放置于显眼且易拿取的区域,针对非常用物品则需将其放置于相对较远的位置,而针对完全不需要的物品要统一将其放入仓库。

第二,遵循常整顿的原则及时将工作范围划分好,对常用医疗物品明确标示,嘱咐患者注意保持病区干净,每日下班前,依据“五常法”的管理规定保证病区内的物品及器械均处于备用状态,详细做好检查登记。

第三,遵循常清洁的原则要及时对病区工作场所脏乱等现象进行清除,确保环境、物品、设备均处于干净整洁状态,避免院内污染的现象发生。

第四,遵循常规范的原则时刻监督各护理人员养成坚持的习惯,定点放置抢救药品、仪器设备,做到定人保管,同时还要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及维护。

第五,遵循常自律的原则,各护理人员要形成认真规范工作的习惯,自觉抛弃以往不良习惯,逐步形成好的工作习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注重增强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意识,以更好的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1.3 观察指标
记录实施“五常法”前后护理缺陷发生次数、病区设备及仪器的完好率情况,统计过期无菌物品数量,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实施前后的病区环境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对比X 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五常法”两年之后,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缺陷发生次数、过期无菌物品率均明显低于护理管理前(P<0.05);实施后,仪器设备完好率及环境满意度情况均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五常法”通过分层管理,对物品定位及定量,对工作场所内垃圾进行定期清除,对护理人员反复强调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及不断坚持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病区环境,确保护理安全,对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均有积极的促进
作用[3]。

本研究中,采用“五常法”两年之后,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缺陷数量、过期无菌物品数量均明显低于护理管理前(P<0.05);实施后,仪器设备完好率及环境满意度情况均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P<0.05)。

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引入“五常法”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自律性,对规范物品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荣.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
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6):229-229,230.
[2]韦连素,谭柳春,韦秀丽等.五常法在
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9(07):178-179.
[3]徐梅.五常法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
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心理医生,2015,21(16):213-214.
表1:实施“五常法”前后护理管理效果对比[n(%)]
时期仪器设备完好率环境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无菌物品过期数量
实施前56/78(71.79%)304/380(80.00)11150实施后89/90(98.89)376/400(94.00)0
16
P 值<0.0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