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专题二:《雷雨》2 含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你怎么不认识我?】
3、富于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暗示)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直接推动)
投影: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1、怀念是真-—婚姻不如意、赎罪
2、怀念又是自私与虚伪的—-自己的名誉、地位是否受到威胁
(选学部分)
六、戏剧语言特点(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1、高度个性化语言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三、当周朴园认出眼前的鲁侍萍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转变我们怎样理解?
明确:之所以周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
【你哪配做她的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
【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
【人活着,就在你面前!】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点拨:周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30年前,周朴园的确对美丽温柔的侍萍动过情。到了晚年其妻繁漪桀骜难驯,儿子周萍敬而远之,他经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是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
2、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下面的人物语言有潜台词,情形是当事人不便说,尽在不言中。如果说出来,那就不是艺术了.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真是百感交集.
(潜台词练习)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你这样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
【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
【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哪是什么亲戚,别骗人了。】
(1)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2)语言总体风格
四、小结:
在这一场戏中,从周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转变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明确:周朴园:冷酷、虚伪、自私、卑鄙。是一个封建资本家的代表
五、问题探究
1、提问:周朴园真的爱过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
投影:曹禺的评价:“我总觉得侍萍被赶走周朴园是不同意的,……但他没有办法,周朴园放弃感情生活的追求是受现实利益的逼迫,他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他没有“虚伪”的纪念侍萍,不过这种感情是以不损害现实利益为前提的.他现在有一个“有秩序”的家,同时又是社会上的体面人物,如接纳侍萍就会打乱现存的秩序,他在人性和现实两者之间选择了现实,他总是现实的奴隶,当然,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
(生:再读,师评)
二、周朴园认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萍之后,他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学生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品读分析,师评)
多媒体:(雷雨片断,师评)
明确: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这些正是他自私,冷酷丑恶心理的暴露。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2课时
课题
《雷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
重点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
难点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鲁侍萍: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暗示)
周朴园: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直接推动)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接下去的鲁侍萍关窗户的动作,试问情节如何发展下去?周朴园的语言,就是典型的动作语言.它的作用在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又如:以下鲁侍萍的两句话表明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潜台词: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
戏剧的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在《雷雨》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合作学习】
一、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我们就从语言角度去分析周朴园的性格。你认为文中周的哪些话最能看出他的内心情感变化?(生:找,议,读)
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前的对话中,周朴园在多次问及侍萍的真实姓名时用词和语气各有变化,这些句子最能表现周朴园的心理状态. (让学生谈,老师引导点拨。)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学生朗读这几句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周朴园:冷酷、虚伪、自私、卑鄙。
教学札记
多媒体:
1。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明确:周朴园涉及侍萍真实身份的问话共有四处:
1。你,你贵姓?
——见侍萍的关窗动作似曾相识,顿生疑窦,但内心仍很平静,因此发问的语气略显迟疑.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在问及梅家小姐的事情之后,侍萍的回答使周朴园深感意外,阅读时要读出惊讶与疑惑的语气。
3.(忽然立起)你是谁?
—-“你是谁?”已不是前面“你姓什么”的简单重复,而是含着对侍萍前两次回答的否定,其中包含着显而易见的潜台词: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对这件事了解得如此清楚?阅读时,在表现其更疑惑的同时要突出其内心的慌乱。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此时,侍萍已经道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情的现实如同一声巨雷,使周朴园惊恐慌乱,手足无措,“徐徐立起”,说话也前言不搭后语。“你,你,你是-—”这一特定环境下的人物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周朴园不想正视这一现实,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而又非常希望这不是现实的复杂心理。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你怎么不认识我?】
3、富于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暗示)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直接推动)
投影: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1、怀念是真-—婚姻不如意、赎罪
2、怀念又是自私与虚伪的—-自己的名誉、地位是否受到威胁
(选学部分)
六、戏剧语言特点(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1、高度个性化语言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三、当周朴园认出眼前的鲁侍萍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转变我们怎样理解?
明确:之所以周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你真的是她的亲戚吗?】
【你哪配做她的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她还活着,就在你面前.】
【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
【人活着,就在你面前!】
周朴园怎么?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点拨:周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
30年前,周朴园的确对美丽温柔的侍萍动过情。到了晚年其妻繁漪桀骜难驯,儿子周萍敬而远之,他经常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是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
2、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下面的人物语言有潜台词,情形是当事人不便说,尽在不言中。如果说出来,那就不是艺术了.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愤恨,痛苦,失望,悲哀……什么都有,真是百感交集.
(潜台词练习)
鲁侍萍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你这样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
【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
【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
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亲戚?【哪是什么亲戚,别骗人了。】
(1)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2)语言总体风格
四、小结:
在这一场戏中,从周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转变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明确:周朴园:冷酷、虚伪、自私、卑鄙。是一个封建资本家的代表
五、问题探究
1、提问:周朴园真的爱过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
投影:曹禺的评价:“我总觉得侍萍被赶走周朴园是不同意的,……但他没有办法,周朴园放弃感情生活的追求是受现实利益的逼迫,他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他没有“虚伪”的纪念侍萍,不过这种感情是以不损害现实利益为前提的.他现在有一个“有秩序”的家,同时又是社会上的体面人物,如接纳侍萍就会打乱现存的秩序,他在人性和现实两者之间选择了现实,他总是现实的奴隶,当然,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
(生:再读,师评)
二、周朴园认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萍之后,他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学生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品读分析,师评)
多媒体:(雷雨片断,师评)
明确: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这些正是他自私,冷酷丑恶心理的暴露。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2课时
课题
《雷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
重点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
难点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鲁侍萍: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暗示)
周朴园: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直接推动)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接下去的鲁侍萍关窗户的动作,试问情节如何发展下去?周朴园的语言,就是典型的动作语言.它的作用在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又如:以下鲁侍萍的两句话表明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潜台词: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
戏剧的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在《雷雨》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合作学习】
一、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我们就从语言角度去分析周朴园的性格。你认为文中周的哪些话最能看出他的内心情感变化?(生:找,议,读)
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前的对话中,周朴园在多次问及侍萍的真实姓名时用词和语气各有变化,这些句子最能表现周朴园的心理状态. (让学生谈,老师引导点拨。)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学生朗读这几句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周朴园:冷酷、虚伪、自私、卑鄙。
教学札记
多媒体:
1。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明确:周朴园涉及侍萍真实身份的问话共有四处:
1。你,你贵姓?
——见侍萍的关窗动作似曾相识,顿生疑窦,但内心仍很平静,因此发问的语气略显迟疑.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在问及梅家小姐的事情之后,侍萍的回答使周朴园深感意外,阅读时要读出惊讶与疑惑的语气。
3.(忽然立起)你是谁?
—-“你是谁?”已不是前面“你姓什么”的简单重复,而是含着对侍萍前两次回答的否定,其中包含着显而易见的潜台词: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对这件事了解得如此清楚?阅读时,在表现其更疑惑的同时要突出其内心的慌乱。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此时,侍萍已经道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情的现实如同一声巨雷,使周朴园惊恐慌乱,手足无措,“徐徐立起”,说话也前言不搭后语。“你,你,你是-—”这一特定环境下的人物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周朴园不想正视这一现实,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而又非常希望这不是现实的复杂心理。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