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通过观察探究“茎的切面”和“叶片的结构”,了解植物体内的运输结构、叶片的结构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一)知识方面
1. 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吸收和运输的途径。

2.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能力方面
会设计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植物体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教学难点
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的、
三.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虽然刚刚接触系统的生物学,但是所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七年级生物课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教师的教和学生学都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

因此本节课我着重从学生的观察实验入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导管的存在和作用。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没有分节,章下有三个黑体字标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强,气孔的作用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密切联系。

实验过程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安排2个课时完成。

本节课是这一章的第一课时,通过复习导入绿色植物与水的关系非常密切,以一
滴水进入土壤中被根毛所吸引开始了水在植物体的奇妙旅程。

从水如何进入植物体→水在植物体的运输→水在植物体的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出去结束了在植物体内的旅程。

本节课就围绕这一主线展开了学习与探究。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1.准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的相关实验。

(演示实验,材料:截取一段芹菜的茎,装有红墨水的烧杯,培养皿,小刀)——通过本演示实验让学生对于导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根对水分的吸收的动画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于肉眼不可以见到的现象通过一个形象的动画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

3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的对照实验。

(演示实验,材料:一盆去掉叶片的植物,一盆带有叶片的植物)——本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事先让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然后制作一个小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4 自己制作的相关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设计
查看《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预习任务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教学设计
课堂检测:
展示名师训练试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卡答题,通过即时反馈的答题结果选学生进行作答分析或者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课堂反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设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下。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课时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主要器官根
2.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期(长有大量的根毛)
二.植物对水分的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 茎→ 叶等其他器官
三.植物的蒸腾作用
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 茎→ 叶→水蒸气(大气)
1. 定义
2. 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
3. 蒸腾作用对植物体的意义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属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的内容,但是本章内容没有分节,章下有三个黑体字标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所以需要安排2个课时完成。

本节课是这一章的第一课时,通过复习导入以一滴水进入土壤中被根毛所吸引开始了水在植物体的奇妙旅程。

从水如何进入植物体→水在植物体的运输→水在植物体的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出去结束了在植物体内的旅程。

本节课就围绕这一主线展开了学习与探究。

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顺序,把蒸腾作用的意义放在了前面,把叶片的结构放在了后面。

这样处理使得整节课主线突出,有助于学生把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这一系列的知识联系起来。

在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上,整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展示相结合,从宏观观察导管的结构到课件展示电镜下导管的微观结构,让学生对导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对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的对照实验”,由于本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事先让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然后制作一个小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取得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总之,整堂课节奏谨然,生动有趣。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