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蒋士铨的诗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蒋士铨的诗集
原文: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一、衍生注释:
“及辰”指及时,赶上时候。
“寒衣针线密”描绘母亲为孩子缝制的寒衣针脚细密,饱含关爱。
“墨痕新”指家信上的墨痕还是新的,显示刚写不久。
二、赏析: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愧疚。
从母亲迎接儿子回家时的欣喜,到对儿子的关切询问,再到儿子的愧疚心理,情感真挚动人。
诗句如“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言语,生动地展现出母亲的牵挂。
三、作者介绍:
蒋士铨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俱佳,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
其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运用片段:
有一次我外出许久归家,母亲一见到我,那眼神就像诗中说的“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拉着我左看右看,不停地问我在外过得好不好。
难道这不是天下母亲共同的模样吗?她们总是把最深的爱,藏在这些细微的举动里。
原文:
《响屧廊》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
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一、衍生注释:
“响屧廊”相传是吴王宫中的廊名,西施穿着木屐在廊中行走发出声响。
“倾城”指绝色美女。
二、赏析:
此诗借古讽今,以吴王沉迷于西施的美色,因响屧之声而误国,警示人们莫因贪图享乐而误了大事。
语言简洁有力,讽刺意味深长。
三、作者介绍:
蒋士铨才华横溢,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运用片段:
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为了短暂的欢愉而迷失自我,难道不应该想起蒋士铨的“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吗?这就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了一时的诱惑而放弃了长远的目标,最终只能追悔莫及。
原文:
《湖上晚归》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一、衍生注释:
“鸦背重”形容云层浓厚,仿佛压在乌鸦背上。
“败叶存秋气”描绘了落叶留存着秋天的气息。
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湖上景色,意境清幽。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如湿云、败叶、寒钟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三、作者介绍:
蒋士铨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在清代诗坛占据一席之地。
四、运用片段:
在一个秋日的傍晚,我漫步湖边,眼前的景象竟与蒋士铨笔下的“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如此相似。
那一瞬间,我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一同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这难道不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