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2020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作业准备 (1)
3 技术要求 (1)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
5 施工要求 (2)
6 劳动组织 (4)
7 材料要求 (4)
8 设备机具配置 (5)
9 质量控制及检测 (5)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8)
中铁**铁路*标路基工程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峨眉至米易段*标管段内路基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 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
3.1 技术标准
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18)、《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51-201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Q/CR 9210-201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4-2015)。
3.2 控制要点
⑴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对土场的路基填料取土样进行试验。
⑵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土场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 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
确认。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路基填筑施工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进行。
机械化、短区段、快速、流水作业施工,并且集中力量尽快整段成型,以减少雨水影响,为紧后工序提供条件。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机械碾压→路基检测→路基整修。
4.2 工艺流程
基床以下路基填筑流程见图 4-2。
图 4-2 基床以下路基填筑流程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路线复测、放样:开工前进行路线复测,包括中线控制桩、水准
点的复测。
在开工之前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中线和边线、坡脚、边沟等具体位置。
路基地基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床下路堤填筑施工。
5.2 土工试验
上场后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由中心试验室对有关填料和地基处理场区内的土质进行土工试验,测试填料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密度、相对密度、击实度、承载比等指标,并进行灰土配料试验和标准击实试验,为路堤填方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据此确定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
5.3 路堤填筑工艺性试验
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填筑工艺性试验,且试验段长度≥100 米,宽度为路基设计宽度。
通过试验,获取机械的选型及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厚度等,以指导施工。
5.4 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对正线区间路段及车站的土方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
路基两侧超填宽度不小于 50cm。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整平,使用试验获取的振动压路机组合设备进行压实。
填土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最佳含水量,应严格按试验的参数进行施工。
5.5 路堤填筑的施工步骤
⑴填料选择:路基填料必须满足验标和设计要求的标准。
⑵分层填筑:根据以往路基填筑的试验段成果,路基施工松铺厚度应为:不大于 35cm,松铺厚度可用车数控制,在摊铺完成后,通过挖探检测。
填料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应大于 7.5cm 松铺厚度控制不好,将严重影响压实效果,实际施工中按照现场工艺试验获取的摊铺厚度施工。
在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 20 米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
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路基面不积水。
6 劳动组织
⑴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⑵施工人员应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单个工作班组人员配置
其中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测量员、试验员、质量员由本单位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 材料要求
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对土场的路基填料取土样进行试验。
试验项目有:
①液限、塑限、塑性指数。
②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③含水量试验。
④密度试验。
⑤土的击实试验。
通过试验,土场土质适合填筑路基,并确定了最佳含水量和最大
干密度。
8 设备机具配置
施工机械配置根据工点工程量、工期要求调整。
建议配置为挖掘机 1-2 台、装载机 1-2 台、压路机 1 台、推土机 1 台、洒水车 1 台、自卸汽车 6 台等若干配套设施。
9 质量控制及检测
9.1 质量控制
⑴摊铺整平:采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后平地机精平,以路基面无明显的局部凹凸为原则。
路基平整面做成向两侧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
⑵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并控制在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再进行碾压。
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
当含水量过大时,可采取在取土场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晾晒的方法以降低含水量。
⑶碾压夯实:严格按照试验获取的压路机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沿线路方向进行。
各区段交接处要互相重叠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米,横向碾压重叠不小于0.4米,上下两层接头错开不小于3m。
为保证路肩压实度,边缘处多碾压1遍,最后静压一遍。
⑷断面控制:填方断面坡脚边线按超填宽度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 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 10m,每隔 20~50m 用标竿和红色施工绳作成标准几何断面进行量测控制。
⑸检查签证:每层填土压实后,按规定频率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指标为地基系数 K30 和孔隙率 n 或压实系数 K。
检测项目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⑹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高度、宽度、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
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份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
9.2 检验方法
(1)填料粒径及检验数量和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9-1 普通填料及物理改良土填料最大粒径要求
表9-2 普通填料及物理改良土填料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2)普通填料和物理改良土出厂前应进行最大干密度试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104m3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同一土源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料场抽样,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3)普通填料和物理改良土出厂后压实前的含水率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含水率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检验含水率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料场抽样,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4)物理改良土外参料的参量比应符合设计或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104m3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同一土源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料场抽样,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5)基床以下路堤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9-3规定。
表9-3 基床以下路堤普通填料和物理改良土填料压实标准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连续长度每200米、站场路基每1×
104m2,施工单位每压实层均匀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
另外,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4点。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10%平行检验压实系数,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地基系数,且均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6)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宽度、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4规定。
表9-4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施工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⑴运输道路、临时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车间,工地办公、生活设施等临时工程安排,均要符合安全要求。
⑵工地人行道、车行道坚实平坦,保持畅通。
场内运输道路频繁交叉处,必须设有明显警告标志,或设临时交通指挥。
⑶各类材料堆放不得超过规定高度。
严禁靠近场地围护栅栏及其他建筑物墙壁堆置,且其间距应在 50cm 以上,两头空间应予封闭,防止有人入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⑷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部位还必须悬挂按照《安全色》(GB2893-2008)和《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规定的标牌。
夜间有人经过坑洞等处均设红灯示警。
10.2 环保要求
实现环保零投诉;严格执行国家环、水保规定,符合国家批准的环水保各项要求,落实环、水保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各生态功能区原
生生态系统;尽量减少对本线涉及的自然资源、水源保护区和文物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