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课标要求】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量变、质变的含义。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准确把握学习目标要求
【学习方法指导】
1.依据该学案通读教材,梳理知识点;在课本上勾划出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不明白的问题,完成相关题目
2.在预习过程中熟记课前预习知识。
3.记出自己的疑问。
方法是指导
【课前预习】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新事物是、
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反映了,符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_______ ___、
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_____ __、_ ______,前进的道路是_______、的。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__________ ,是一种、的变化。
质变是指,是事物由向
的飞跃,是一种、的变化。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____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_____ ,质变是量变的;质变有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上开始__ __ ___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好,
为实现事物的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
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实现事物的。
【我的疑问】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一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它的优点: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政府现在也很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也有一些不足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动力不强,性能不好,车的款型也少,目前的配套设施不多,充电等很不方便。
1、新能源汽车能否战胜传统汽车成为车市主流呢?
2、假如你买汽车,会选择哪一种?
探究二
回答下列问题并举例说明
(1)假如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事物会不会发展?
(2)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是不是质变就是发展?
(3)量变会引起质变,是不是说量变到任何状态都会引起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4)只有实现质变,事物才能发展;因此,质变的完成是不是表明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
先自主探究
再合作探究
【当堂达标】
1、30多年来,农村改革从最初的脱贫致富,到取消农业税,到林权制度改革,再到村民自治等,改革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
这表明( )
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③事物是一个由
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④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汪正正在《超越梦想》中唱道:“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这首歌曲蕴涵的哲理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④新事物得到人们的认同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6、“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7、下列成语中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的是( )。
A.揠苗助长 B.好事多磨 C.沧海桑田 D.舍卒保车
8、华夏经纬网2012年4月11日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在上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两岸的经济交流合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大陆的经贸团组赴台交流络绎不绝。
从首次提出“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重要倡议,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再到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过程。
下列内容与这一过程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咬定青松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必须树立新的开发理念,把以人为本、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基本原则,坚持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陆海统筹,科学开发国土空间,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农业发展战略格局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努力实现空间开发格局清晰、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怎样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反思提升】
【拓展延伸】
随着中国航天实践活动的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入。
从1999年11月中国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到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再到2012年6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2013年“神舟十号”飞天。
中国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能力新的跃升,为实现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
按照计划,2016年前,我国将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关键技术,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设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1)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计划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如何看待和促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当堂达标:1-6 B A B A B C B B
9、(1)发展具有普遍性。
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树立新的开发理念,是坚持发展观点,坚持与时俱进,发挥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农业发展战略格局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就是对以前这三个格局的辩证否定。
(3)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规划》提出努力实现空间开发格局清晰、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等目标,这是重视事物的量变,注重优化结构,促进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事物的质变。
(4)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编制实施《规划》坚持符合我国区域经济自身发展规律,坚持把以人为本、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基本原则,这体现了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根本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拓展延伸】
答案:(1)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中国载人航空事业所取得的每一次巨大成就都是中国航天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从无人到载人,再到“天宫一号”与神舟对接,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我们要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刻苦攻关,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苦难,开创中国载人航天的新辉煌。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必须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不是偶然的,是在前八次成功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
②联系是多样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既要看到眼前的联系,更要着眼于长远的联系,善于把握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推动空间技术的新突破,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