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理论(KAP)模式在冠心病(CHD)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理论(KAP)模式在冠心病(CHD)行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理论(KAP)模式在冠心病(CHD)行
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80名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KAP)理论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心
理状态和药物依从性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个性化护理干预联
合知信行(KAP)理论模式对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知信行理论;冠心病;PCI术后;护理干预
引言
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PCI)是CHD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患者仍然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维持心血管健康。
对冠心病行
PCI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他们更好地自我管理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
知信行(KAP)理论是指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和行为(Practice)三者间的
相互作用关系。
在长期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中,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向患者传递健康知识,引
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态度,以及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自
我健康管理能力。
个性化护理则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护
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住院治疗的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80例,均为本院就诊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
入组标准包括:1)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后;2)年龄在40-70岁之间;3)能够配合治疗并完成本研究相关评估指标;4)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1)
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2)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3)精神病患者或认知
功能障碍患者。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KAP)理论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具体
操作如下:
1. 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在知识传递上,针对患
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通过讲解、书面资料、宣教视频等形式,向患者传递相关的健康知识。
在态度引导上,通过对话、心理抚慰等方式,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治
疗信心。
在行为指导上,通过行为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
行为,如规律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护理操作、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等。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1、3、6个月的随访,并观察以下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
康状态评估、药物依从性等。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对一般资料用计数、百分率表示,两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状态评估、药物依从性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见下表)。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KAP)理论模式在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服务,
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管理。
知信行(KAP)理论模式则能够全面影响患者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提高药物依从性。
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KAP)理论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和药物依从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
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观察的研究,以验证个性
化护理干预联合知信行(KAP)理论模式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