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药品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药品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有感
质量是什么,是指产品或服务方式或潜在需要的特性和特性的总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去赢取客户,一切都均为零。
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尤为重要,其中包括每个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结合GMP和口服固体制剂指南与自身情况进行比对,感觉差距还是较为大,懂理论懂实践没有用,坚持与有效管控才更有价值。
如何做好后者或许是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质量风险管理,对于每种产品、每个设备、每个工艺的质量风险评估需实实在在落到实处,其中周期性风险点还有不可识别性的风险点是较容易忽视的。
结合车间常规生产产品配方颗粒为例,生产过程中还是偶尔有问题出现,所谓常规的质量风险评估和规避方法,总是容易带入固化思维,没有深挖问题点的发生关键,问题闭环也较及时,问题最终还是频繁发生,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GMP的三要素(硬件、软件、人员)中,人员因素占到80%,是最大的污染源,也是每日必强调的关键,占比最大,但忽视度也最大。
人员因素主要污染途径有:①进出洁净区未勤规范洗手、更衣。
②头发、皮肤未有效包裹,皮肤碎屑散发出的微生物或微粒。
③呼吸和咳嗽产生的尘粒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④其他操作不规范行为等等;总而言之,人员因素的有效管控,贵在坚持。
关于硬件、厂房设施、设备,其是药品生产实施GMP的基础,是硬件中的关键部分。
其中设备的清洁是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清洁方法的验证,根据产品的性质、设备特点、生产工
艺等因素拟定清洁方法,并通过至少三批的验证效果制定符合的预定标准,最终根据方法制定清洁SOP。
车间常规清洗设备有干法制粒机、混合机、振动筛、真空上料机等。
根据设备的局限性,均采用手工清洗方法。
同时设备零部件也均进行拆卸并手工清洗。
手工清洗的最大风险是人员操作流程规范性。
清洗水的使用顺序和使用量,干燥效果、消毒的时间,清洁效果达标的标准是什么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范。
往往一概而论的方法是致命性的,生产操作人员也是云里雾里中。
关于原辅料、包材,其是药品生产的基础物质,是药品质量的第一关,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从物料进车间的那一刻,应有标准作业流程,物料脱包、灭菌、贮存等,应有相应关键控制点的管控。
物料的管理重点在于预防污染、混淆和差错,物料的取用、取样、运输等方面,都有相应操作责任人和复核人,确保账物一致和质量保证。
本书的知识点很全面,基本囊括了整个固体制剂生产的全过程质量管控方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别针对性进行诠释。
标准是固定的,是要去绝对遵守的。
而人是活的,是可变动的,质量管控方法的提高应该从量变到质变,不能一层不变。
生产过程中,需记住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传递不合格品。
所以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就是强调每个生产管理人员日常管控和操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质量行为意识。
且质量意识的提高,也需要一个好环境,也就是企业的良性质量文化意识氛围,全员重视,全员监督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