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三课时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设计理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
国美好的未来,激发学生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发奋学习,积极进取。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第三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让学生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学情分析]
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
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已有初步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2.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他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3.能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难点:爱国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预习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祖国的变化,请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看后,请同学谈感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说起国家发展,有的同学说国家发展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
跟我们学生关系更不大。
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阐述)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示课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里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它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重要表现。
(相关链接)[设计意图:观看祖国的巨大变化,令孩子们热血沸腾,增强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议同感,大大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的信心,从而燃起学生的受国热情。
]
二、自主阅读教材, 理解爱国情
1.阅读第89页上面“鲁女爱国”。
你觉得鲁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国与贫民百姓有关吗?
2.比较下列两则格言,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读一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师总结:是呀,忧国忧民之心是爱国的表现,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落,人民跟着遭殃。
老师再送两则爱国名言给大家,请你们再体会古人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借以勉励自己。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
4.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爱国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国家的兴旺与衰亡。
即使是普通人,包括我们学生,也有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
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的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
三、联系实际生活,践行爱国情
1.讨论: 在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爱国的体现?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爱国呢?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和家人的爱国行为。
3.联系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爱国。
在这次阻击疫情过程中,无论是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是坚守在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是足不出户的普通群众,无不体现出诚挚的赤子之心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紧要关头,各路勇者挺身而出,与病魔展开激烈斗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
士,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带队奔赴武汉。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和国士的担当。
医护工作者们与时间赛跑,日夜奋战,铸就了战“疫”前线的坚强堡垒。
(具体举例全椒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如果说专业的人在一线为专业的事而操劳,那么非专业的人们也从未袖手旁观。
无数企业和个人纷纷献出爱心,努力做着他们觉得“不足挂齿”而又令人动容的事情,用他们的温情和行动冲散了一切恐慌和焦虑的阴霾。
除了这些战“疫”前线的“最美逆行者”和战“疫”后方的坚强“战士”,全国人民响应号召,“宅”在家里为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必将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4.观看视频:《许可馨事件》
提问:你觉得她的行为对吗?这是爱国的表现吗?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师总结:不随地吐痰,不破坏公物,看到有公物损坏主动修理,节约用水用电,人走关灯,主动关闭滴水的水龙头等等,这些不起眼,大家不屑于去做的小事都是爱国行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生活小事中培养爱国情感]
四、拓展延伸,领悟爱国情
1.阅读第91页“阅读角”
提问:这种天下为公的理想也是爱国的体现吗?
2.学习手语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设计意图: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经典格言,开展一次“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演讲活动。
板书设计: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小事从身边的事做起
教学后记: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时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理念的学习在今天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我着力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引导学生感悟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的道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的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士产生思想共鸣,因此,在
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需要,抓住中学生的爱国心理和强烈的责任心,从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学生真正从情感态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教学较好地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