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药物不良反应人数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案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轻度皮疹,停药后消失;治疗组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案治疗期间无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肺炎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儿时期呼吸道系统疾病,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壁和炎性水肿是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在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病,且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患儿的体质相对较弱,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能力相对较低而引起,该病患儿大部分会同时合并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细湿啰音等临床症状表现,如果病情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高,且往往会导致会儿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儿机体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该病患儿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显得至关重要[4]。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047-02
支气管肺炎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临床表现,X线可见纹理增粗,及斑片状阴影,炎症累及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壁,使粘膜水肿、充血,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影响了通气与气体交换,加之小儿呼吸系统特点,支气管管腔更窄,使得肺部的换气和通气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导致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1]。本次研究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疾病的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小儿肺炎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药物和剂量,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确定;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氧气驱动条件下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每次15mg,每天两次,氧气流量控制在5L/min,计划治疗10天[2]。
1.3观察指标
选择用药后支气管肺炎表现消失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肺炎疾病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2.2肺炎疾病治疗效果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肺炎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n)治愈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43 12(27.9) 23(53.5) 8(18.6) 35(81.4)
治疗组43 25(58.1) 16(37.2) 2(4.7) 41(95.3)
P值<0.05 <0.Hale Waihona Puke 5 <0.05 <0.05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 1个星期之内患儿咳嗽、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表现彻底或基本消失,喘憋现象已经得到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和湿啰音表现彻底消失,经过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炎性片状阴影已经全部吸收;有效: 10d之内患儿咳嗽、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明显减轻,喘憋现象得到缓解,肺部干湿啰音程度明显减轻,经过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炎性片状阴影达到基本吸收状态;无效:10d之后患儿的咳嗽、发热,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依然存在,喘憋、肺部干湿啰音现象仍然没有明显改善,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改变甚至加重[3]。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对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式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支气管肺炎疾病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后支气管肺炎表现消失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支气管肺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式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盐酸氨溴索是新型黏液溶解剂类药物的一种,该药物主要具有抗氧化、促进肺泡表面生物活性、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等作用。因此,该药物在作用于人体之后,可以将痰液有效排除,使痰液黏性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还可以对支气管纤毛运动产生一定良性影响,从而对痰液排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咳嗽症状表现程度明显减轻,此外,该药还可使患儿呼吸不畅等症状表现得到显著的改善。因此,在采用常规方案对肺炎疾病患儿实施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给予盐酸氨溴索,可以使该病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得到有效缓解。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主要是通过高速氧流所产生的作用将药液全部吹成雾状,然后再对患儿使用,将药物更加直接作用于患儿的肺部病变部位,使其实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而且该项治疗方式可以将相关治疗药物和和氧气同时吸入,其不仅仅可以对患儿的症状表现进行积极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充分保证患儿在治疗期间吸入充足的氧气,从而使患儿由于肺部缺氧而引发的症状表现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在氧气的驱动作用下还可对药物进入到下呼吸道的过程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使药物的消炎及解痉等作用得到充分恢复。此外,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式对肺炎疾病患儿实施治疗,还可以有效防止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用药而导致出现的药效发挥速度缓慢的现象。因此,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方案应用于对患有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必将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
1.5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检验。
2结果
2.1用药后支气管肺炎症状表现消失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案治疗后(7.16±2.42)d支气管肺炎症状彻底消失,治疗后(8.78±1.96)d后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支气管肺炎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1.63±2.78)d;治疗组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方案治疗后(4.08±0.85)d支气管肺炎症状彻底消失,治疗后(5.24±0.93)d后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肺炎药物治疗计划共计实施(7.23±1.18)d。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炎疾病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肺炎发病时间1-8天,平均发病时间(3.1±0.5)天;患儿年龄2-7岁,平均年龄(4.8±0.4)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治疗组患儿肺炎发病时间1-7天,平均发病时间(3.3±0.4)天;患儿年龄2-6岁,平均年龄(4.5±0.3)岁;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两组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