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及管理的相关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及管理的相关思考
发布时间:2022-05-20T08:34:02.17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4期作者:李志荣
[导读] 近年来随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家卫生部门也比较关注妇女、儿童的健康维持,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提升。
李志荣
霍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835200
摘要:近年来随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家卫生部门也比较关注妇女、儿童的健康维持,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提升。
档案管理是妇幼保健管理的重要一环,其可更有效提高保健站资源应用、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及管理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思考
妇幼保健院属于基层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为所属辖区范围内的妇女儿童。
在专业治疗方面虽与公立医院存在差异,一般负责患者用药指导、基本检查、随访观察、疫苗接种等辅助治疗管理;但其却有较高的便利性,可以更快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这也就使其档案具有数量多、时效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管理难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医疗体系信息化建设也不断被完善,通过做好妇幼保健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提升院档案管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一、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协助保健院建设,提高档案资源管理有效性
妇幼保健院档案内容主要分为患者病历信息档案、院内文书档案以及工作人员人事档案三部分内容,对保健院院内管理质量以及外在形象的建立,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做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医院建设质量[1]。
传统的纸质、音像、视频材料虽然具有信息记录作用,但其随时间推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造成文件内容损坏或文件丢失,影响档案记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而且随建院时间的不断延长,各类档案原件的堆积也会直接提高档案管理、查证、检索困难,影响管理人员档案利用率。
做好管理信息化,首先可有效提高档案保存安全性,将纸质、音频等资料转化为数据文件,保存在硬盘中并做好备份,可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对档案储存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保管效率。
第二借助多媒体信息平台,进行档案内容管理,有效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使管理人员可通过输入关键信息快速得到相关文件资料,节省检索时间提高办公效率[2]。
(二)满足保健院发展需求,扩展档案资源运用空间
随着近年来各类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以及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妇幼保健院的需求量。
需要保健院拥有更为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储存各类文书档案,并通过定期进行归档整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可能有效扩大院内各类信息资源的储存量,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管理、治疗参考信息,提高其治疗方案及管理方案制定的针对性。
第二可有效打破传统办公室对于时间、空间产生的局限性。
借助信息平台实现异地信息获取、信息共享、文件传送等,有效提高保健院医护人员与当地公立医院人员沟通交流的便利性,快速了解患者信息,提高治疗配合效率[3]。
(三)推动保健院信息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在医疗卫生方面,逐步完善的信息化医疗体系也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较多的便利性。
在信息系统在使用期间需操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发挥平台优势,提高利用效率。
相较于公立医院,一些妇幼保健站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本就存在版本落后、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更需要其操作人员具有较多的使用经验与信息素养,才能有效提出先用管理平台中的不足,结合保健院发展需求提供更合适的管理意见,改进系统,提高资料收集率及档案利用率。
二、新时期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提高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是妇幼保健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院内应重视管理机制的建立,并从三方面提高人员管理意识。
首先做好信息宣传,通过制作相应的展板、撰写相关文章,提高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知程度,了解其对提高保健站建设质量的重要意义,做好全方位配合准备,为管理升级创造良好环境基础。
第二应对现有信息管理工作进度进行鼓励与肯定,认可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业绩,提高其工作参与认同度与积极性,能够更好接受制度变化,做好个人调整配合。
第三改善管理机制,结合院内实际工作需求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与权益。
建立监管机制,在制度制定初期,定期了解档案信息管理推进情况,考察管理人员平台操作、档案整理、录入熟悉程度,在给定时间内完成保健院建院以来所有档案的信息化归档与核对[4]。
(二)制定针对妇幼保健档案管理计划
妇幼保健院患者住院时间都相对较短,如果档案管理信息传递不及时,很容易造成信息滞后、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需注意病例信息的实时跟进。
这就需要院内临床、药房等各科室医护人员做好配合管理工作,在每日看诊过后及时上传病患信息,并与档案管理人员联系跟进档案更新情况,各科室互相沟通,提高档案规整的效率。
(三)提升人员平台管理专业能力
医院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应结合工作需要设定合理的岗位与工作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加强《档案法》学习,做好工作总结、反思提高日常档案管理、处理合理性。
通过与当地公立医院护一些管理先进单位进行人才交流,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管理经验[5]。
第二应重视人员信息素养提升,聘请网络技术人员或程序厂商人员来保健院进行技术培训,介绍信息平台的使用优势与管理操作流程,并留下准确联系方式,方便进行远程问题处理。
第三应做好信息平台维护工作,要求平台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或获取过相关资质,定期检查系统更新日志,做好管理维护。
(四)重视信息化管理安全性
信息化管理虽然就有便捷性强、节省时间资源等使用优势,但也存在信息安全性管理问题。
档案内容涉及整个保健院医护工作人员、患者的个人信息,一旦发生泄露不仅会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医院的管理建设,因此应重视数据安全管理。
首先应完善制度,
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制定《档案资料保密协议》、《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做好院内组织学习,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严禁使用私人储存设备进行档案传取[6]。
第二应做好平台权限设置,只有管理人员与高级领导有权查看并编辑全院档案信息,科室医护人员只有上传以及个人资料查看权限,如需查看患者资料则需档案管理人员授权。
第三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定期检查硬盘、电线、芯片等使用、老化情况,做好更新替换,为系统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基础。
总结:
在2015年,由国务院印发的一项《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医疗单位也应科学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积极制定信息化管理计划,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做好保健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人员档案获取的准确性与便利性,节省管理成本,优化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 侯明. 浅析妇幼保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研究进展[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17(19):3.
[2] 聂睿. 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新思路解读[J]. 卷宗, 2019, 000(022):25.
[3] 裴雪梅. 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以及实现途径探讨[J]. 2021(2016-3):55-55.
[4] 陈明昭.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构想[J]. 2021(2012-3):240-240.
[5] 薛军峰, 王军艳. 试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路径[J]. 经贸实践, 2019, 000(022):272.
[6] 张旭兆. 浅谈基于"互联网+"的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J]. 环球市场, 2020, 000(00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