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玩偶进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玩偶进行曲》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感、旋律、和弦等基本要素;
•熟悉《玩偶进行曲》的曲调;
•学生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
1.2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听觉感知,强化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个体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的发展。
1.3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
《玩偶进行曲》是一首具有欢快节奏的乐曲,旋律优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将以这首乐曲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2.1 活动一:欣赏音乐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播放《玩偶进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活动准备:
–提前录制好《玩偶进行曲》的音频,并将其保存在播放器中;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支小球,大小适宜,颜色鲜艳。
•活动流程:
–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学生拿着自己的小球,根据节奏抛起球并接住,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传递小球,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音乐感受。
2.2 活动二:唱歌跳舞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教授学生唱歌跳舞,并通过唱歌跳舞的方式,进一步感
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活动准备:
–播放《玩偶进行曲》的音频;
–手拍或打击乐器,营造节奏感。
•活动流程:
–第一遍,学生只需跟着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用手指敲打物体,营造出节奏感;
–第二遍,教师指导学生唱歌,唱好了可以尝试配上一些动作,如鼓掌、跳舞等;
–第三遍,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独自表演,也可以小组合作表演。
2.3 活动三:制作乐器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教授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并通过演奏自
己制作的乐器,增加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纸碗、彩纸、棒棒糖等简单材料;
–学生们自备剪刀、胶水等道具;
–提前简单讲解制作乐器的步骤和方法。
•活动流程:
–学生跟着讲解,自己动手制作乐器;
–学生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喜好,设计不同的乐器形态;
–教师及同学进行现场演奏,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音乐教学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音乐教育的魅力,这不仅是一项艺
术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和思想启迪。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问题和不足: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为欠缺,需要从小做起,从简单的制作乐器开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学生情感交流较为欠缺,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力;
•教师在制作乐器环节中指导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个体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