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中学266600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
场所。
而课堂教学实效性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
高中地理知识包
含的范围很广泛,知识结构过于复杂,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困难重重。
课程理
念指导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理
知识,能够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
优化地理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现实教
学过程中,一方面,很多地理教师由于受到升学考试压力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
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难实现。
另一方面,部分地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盲目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往往使课堂教学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很“低效”。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高中地
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从地理课堂教学层面上去探寻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会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在地理课堂教
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从而让引导更加有效。
例如,在学习《水污染及其防治》这一课时,我们若能以生活情境导
入新课学习,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时,教师可特意搜集本市的水污染的照片,并
以多媒体方式与之前水未被污染的照片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
在此
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本市为何会出现水污染?长期饮用受污染的问题水易带来
哪些危害?生活情境与生活问题足以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由此,教师从本市
的水污染问题延伸到全国的水污染问题,自然导入新课。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
地运用它,可以使我们单调的课堂活跃起来,也改变了我们原有单一的板书教学方式,极大
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欲望。
在讲解
一个新课时之前,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有关这个课时的课件以备上课的时候使用。
上课时先
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再通过多媒体来向他们展示一些动态图片,从而让他们更了解这个宇宙,也使他们对知识点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记忆印象。
例如:在讲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程时,其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我事先做好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播放动态的Flash,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冷热不均造成的大气运动状态,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地理知识点,大
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再例如:我们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放映一些关于地理的小
知识、小视频等,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可以极大地丰富
学生的知识储备,增长学生的见识,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大的提升。
还如在学习中国四大
盆地时,用多媒体分别播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道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四川
盆地以及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动的风貌和特征,将抽象的地理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加
深了感性认识,吸引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学习积极性高涨。
三、营造良性互助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
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习过程
中要想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在高中的地
理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互助的课堂氛围,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学生提
供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改正。
在这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更大提高。
例如,学习“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这样一来,不仅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家重点的地理环境
工程,并引导学生围绕“巨大的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对调出地区、流经地区以及调入地区的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正态或者负态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跨流域调配资源的意义。
四、通过分组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因为学生们成长的环境、看待事物的角度、理解内容的水平都存在差异,假如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则可能造成一些学生学不会、一些学生学不好的情况。
想要解决此种问题,教师就需要利用分组教学的方法,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如:教师在讲解“大规模的海水运用”一课时,就可以先将学生们依据爱好、成绩等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为各个小组制定不同学习任务。
针对成绩较低、兴趣较差的学生小组,教师应多为其制定一些简单、基础性的任务,在巩固学生基础同时,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针对成绩优异、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小组,教师可以为其制定一些拓展、外延类的任务,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分组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总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新时期教育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资源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将地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