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视频导入,初识作者
1.观看视频,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2.文体知识:
说,是一种_______,可叙事,可议论,可说明。
比如《师说》《爱莲说》《少年中国说》等。
本文指_______,即表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2.23—1929.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
______________。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_______(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任务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不会读或不理解的词语。
2.认读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
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
地履.其黄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与国无疆
3.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
任务三:借助资料,疏通文意
1.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梳理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中促悟,理解第1自然段,体会中国少年的责任。
(1)初梳理: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理重点:作者心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3)明写法: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4)学表达:仿照“少年……则国……”的句式,你也说一说。
(5)练朗读:指导朗读,读时应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读得声音响亮,语调铿锵。
(6)悟情感:结合背景资料,你体会到了什么?
背景资料:
戊戌变法后,国内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借机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当时八国联军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
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7)齐背诵:背一背这一自然段,注意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3.展开想象,理解第2自然段,感受中国少年的前景。
(1)自由朗读,熟读文段。
(2)分组合作,疏通文义。
(看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相关资料)
(3)反馈汇报,共同探讨。
①读中圈点:作者把少年中国都比作了什么?轻声读文段,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画上记号。
②讨论写法: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点,它们与少年中国有什么共同点?
③总结梳理:
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龙腾渊: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乳虎啸谷: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鹰隼试翼: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花初胎:象征着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将发硎:象征着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象征着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语言特点:这一段语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4)朗读练习,这一段描写,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情感?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全文。
3.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
第二课时
任务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集体背诵课文。
2.回顾课文内容: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任务二:读背感悟,加深理解
1.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默读全文,想一想: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关系?
3.提问:你从“美哉”“壮哉”和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
4.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5.练习背诵全篇课文。
任务三:联系资料,情感延伸
1.联系现实,说一说梁启超期望的强国梦实现了没有。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资料。
百年来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杰出的优秀代表,你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了解了哪些杰出的优秀代表?说一说他们的事例。
3.说一说:学了这一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4.读一读下面的补充资料,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
⏹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
之奴。
⏹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
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
亦何足怪!
——节选自《少年中国说》作业设计
1.熟练背诵课文的同时,可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并尝试背诵。
2.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
3.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手抄报,在班级墙报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