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愿意
篇一:如果你愿意,我一直都在
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在相遇前等待就是它的名字或早或晚终会遇见_一声轻柔的早安晚安安静地守护心底那一轮旖旎安静地角落里我仍是你带泪的那一抹不可碰触_要有多么奢华的一支笔才能写出一首朴素的诗端丽的词句夜溜进你的梦静静聆听呢喃的呓吟_生命是一场不得不奢华的挥霍旷野古风而你是一个炽热寂寞忽然落泪的歌者_轮回里我是你的路人今夜翩然重回穿越五百年静静相对_当月色澄明如水风折叠起我的爱投以青涩地一笑柔声说如果你愿意我一直都在篇二:我慢慢的说,如果你愿意听——给明天依然需要努力的我们
_年后的世界末日,我们依然活着,_年的世界依然热闹,日本还在就钓鱼岛的问题闹腾个没完,伊朗还在搞他们的核武器,而山西长治告诉我们,瞒报仍然可以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这里特别〝感谢〞上海考试院,在上海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第一年就创造了新的〝上海速度〞,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这依旧热闹的世界,也提醒着小小的我们,末日后的_年我们依然需要努力——生活.
答应多人好好写一份注考经验贴,后天又要出差一段时间,出差的情绪也不知能否写好总结,所以择日不如撞日,就落笔在今天吧.回想毕业这几年的经历,还是有些感慨,_毕业进了一家专业相关事业单位,后因事业单位的平淡拘谨而选择离职,给同学留下不少惊诧,经历一些波折而后辗转来到现在工作的设计咨询公司——一家风格崇尚创新的公司.面试有个小插曲,我算是那种主动要求面试的,那时有个师兄在这家单位工作,因为平时工作的联系,我表达了自己面试的想法,他说直接推荐没办法,你得靠自己的实力,这是公司看重的,我说没问题,你给我一个你们现在做的一个项目的基本资料,我会用最直观的方式而不是语言表达我的能力.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各种渠道的帮助,包括查阅大量外文资料,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可研方案.于是我敲开了老总的门,递上了简历和我的方案,几天后,我接到复试电话,复试完老总最后和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方案很好看,就是可行性不强,但以你的经验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聪明努力还敢想敢做,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于是我进入了自己想进入的公司.听完这些,大家是不是觉得我的故事很有趣,很好玩.可是这不是一篇讲故事的帖子,而一篇谈注考经验的
帖子,但不管大家想先听故事还是经验,在这之前,我都想先说一些观点,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观点,在我看来这比故事和经验更重要.
欲望.比较.人生目标.努力和时间
欲望.比较.和人生目标这三个词,会贯穿我们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当我们以为某样东西会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可是最后发现这仅是我们某段时期的欲望,我们以为这是我们本身的欲望,后来又发现这其实只不过是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一些社会欲望,我们把社会欲望当成了我们自身的欲望,所以在大多数时候社会欲望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欲望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于是我们变得高度趋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让我们更热衷于比较,因为我们要的都一样,所以,我们以为我们毕业就已离开了的成绩排名,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有两个选择,努力成为优秀的别人,或者真实的自己,我不想证明哪个选择更优,但我想说不管做哪个选择,我们都得努力,否则,我们就是差劲的别人,所以努力这个标签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差劲的别人. 譬如,我把我的人生目标定义成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并把它做到极致,我们未来还有大把的时间,为什么需要一直那么努力?因为时间,时间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一维单向——就像一列不回头的火车轰隆隆的往前开,我们可以透过窗外看见不同的风景,譬如幼儿时的活泼可爱,少儿时的调皮捣蛋,青春期的单纯朦胧,以及青年期的意气风发——时间很美好,他让我们可以亲历不同阶段的体验,时间也很残酷,它不会给我们一刻回头的机会,大家记不记得>里一个买醉的有钱公子在挥洒着自己的金钱寻找所谓初恋的感觉,可是,真的不
1
是所有东西都能用钱买到,能买到的只能是张柏芝心里面想着别人时留下的眼泪,初恋的感觉,只属于那段朦胧的时光.时间是最公平的,我们大多人都将经历儿童.少年.青年.壮年,以及不可避免的老去,无论我们多有钱,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的任何一段时光,我们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便调皮捣蛋,感情难再像高中那样单纯朦胧,可能再经历一段时间的洗礼,我们也不需要意气风发了,而只需要成熟老练.然而我们都明白,我们无需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把孩子往成熟老练上培养,因为活泼可爱就是对那段时光最好的评价,我们也不希望直到老年,才去体验初恋的感觉,因为把初恋放在青春期,会显得更美.所以,每一段时光都有该段时
光要做的事,我们以后有小孩,小孩会慢慢长大,而我们也将慢慢老去,在未来的时光你是愿意用来再陪一年注考,还是陪你每年都不一样的小孩或者正在慢慢老去的父母,又或者你心中的某个梦想?如果你的选择是后者,那么你真的得努力了,差一分就是一年的不同时光,你剩余人生的1/50.
于是我可以开始说说所谓注考的经验了,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会是一篇议论文,但我不想这篇帖子仅是一篇励志文,大家都审美疲劳了.所以尽管信息量可能会很大,但是至少会说一些能真真实实拿来用的经验和观点,总之让大家多看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实际的价值.
一.通过注考的关键因素
什么是通过注考的关键因素? 可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讨论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我想用矛盾论的方式思考贯穿从准备考试到考试结束整个过程中,影响通过注考的关键因素.我可以直接的把我认为的结果告诉大家,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再看下面我思考的过程和结论,没经自己思考过的东西,不会是自己的东西.
1.第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从小到大参加了无数次考试,考试有很多种,但总体来说就两种:一种是分越高越好的,类似于跳远,如高考.还一种是分数过了就行,及格和满分结果一样,类似跳高,如4.6级,如注考.我们在经历了传统教育的洗礼后,〝跳远〞的思想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深处,〝备考复习追求完美〞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即使我们已经步入了〝跳高〞阶段,这种思想还是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但其实不同的考试就应该有不同的备考思路,按〝跳远〞的思路准备一些〝跳高〞类考试,尤其是难度较大的〝跳高〞类考试,结果往往是心理包袱过大,方法不正确,目标不突出,结果一败涂地,而且留下了畏惧心理.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非重点知识的态度上.于是这里引出了我们注考的第一个关键因素:知识点的区分.
2.第二个关键因素
我曾看过很多关于注考时间安排的帖子,一般都是讨论注考需要多少时间什么的,有人说3年,很励志;也有人说6个月,很中庸.我还看到备考1个月说自己通过了的,很传奇.
那么你若问我需要多少时间,我告诉你:〝3年〞,你可能会把我臭骂一顿说:〝哥从小就是个传奇,3年?哥诺贝尔奖都领到了〞,我若告诉你:〝6个月〞,你可能会说:〝行吗?我平时工作挺忙的〞.我再告诉你〝1个月〞,你会直接把我拉入黑名单说〝蛊惑人心的妖孽〞.
2
于是我只能抛出一句中国式万金油的〝废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作为自认严谨的设计人员,我会对以上这句〝废话〞做一定的分析以支持我的论点.
讲到这里,估计大家也猜到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时间. 在讨论时间这个概念之前,我想把时间做一下划分,提炼出对于注考来说更合适的参考指标,我把时间分为绝对时间(日历时间)和相对时间(看书时间),对于同样的绝对时间,每个人具有的相对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不同.所以直接比较前面所说1年还是6个月或是1个月绝对时间的价值不大.这也是我前面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不要直接借鉴别人的备考时间,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测算(安排)自己的备考时间.
那么,需要多少相对时间如何测算(安排)?测算的前提是我得有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比如我当时的计划是考试前一定要看完3轮(以往学习经验,3轮是比较合理的,大家可以借鉴,也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每轮目的不同.
第一轮是对知识的梳理,详细了解书本上知识点(这轮规范可以不看,),达到〝我不一定记住了多少,但我都理解过一遍〞的状态,即第一轮的重点是理解,而不是记忆(至于看多少遍书达到这个状态,每个人也不一样,这和思维习惯有关,比如我是属于细嚼慢咽性,看的很细,但很慢,我一同学是快速型,我看一遍的时间他可以看上 2.3遍,但是每次考试的分数我们基本都差不多,所以我不想以看书遍书来衡量第一轮的效果,而是以达到的状态来衡量).
第二轮的目的是书本结合规范,强化重点.难点和结构体系在脑袋里的构建(大家思考下,如何区分哪个是重点,哪个点是难点?).达到〝重点.难点我都理解的较透彻,框架脑袋里也有了,3个小时叫我做完一套卷子考试合格我不一定能做到,但给我4.5个小时,我还是可能的.〞
第三轮就是冲刺阶段,主要是做真题,分析真题.严格按照3个小时做每一套
试卷,做完后做分析,知识点的分析,考试时间安排的分析,没做完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中间遇到拦路虎(难题)如何应对等,一套卷子做一天,分析一天,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但你可以告诉自己〝时间的价值是不相等的,现在1天的价值可能等于几个月前3到4天的价值,因为时间越久,越容易遗忘,即越往后的努力越值钱,所以我如果现在不努力,那么我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差一分,我半年的努力都白费了,第二年我若重新复习又得和这该死的叫〝遗忘〞的东西做斗争).这一轮要达到的目的是〝1)考试已做好严格的时间安排,会做但来不及做的问题决不能发生.2)历年真题所反映的知识点我都已熟悉掌握,历年真题若给我重卷,我不是1_分也至少90分吧〞
有了3轮计划,就得做时间测算了,比如甲2月_日开始看书,离注考恰好只有7个月.初步计划3:2:2:制,即第一轮计划3个月,二.三轮计划都是2个月.秘书处3本书共__页,假如内容同质(平均难度差不多,实际上宏观来说也是这样的),那么第一轮平均每周应该(按算周比按天算有价值,因为显然周末看的书可以更多)消化:__(页)÷90(天)_7(天)=1_页.甲花了一周时间看给水工程,1周7天,只看了80页,每页都看的很细很细,把里
3
面所有的细节都挖掘了出来,课本上有的没有的,都挖掘了出来(按〝跳远〞类考试的心态备考).甲测算的结果是自己时间不够,看不完书了,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会遇到的情况的情况,甲该如何应对?
回顾前面讨论的两个关键因素.我们会发现其实就是我们需要解决一对矛盾:知识的无限性和备考时间的有限性.没错,这对矛盾的解决就是通过注考的关键.
有人说,就这?????我还以为老妖精要揭示什么惊天大秘密呢.忽悠,绝对的忽悠.是的,您估计承认这句话的正确性,但也认为这是一句没用的废话,但我想问:又有多少人是从这解决这对矛盾角度进行备考的呢??大家在论坛上讨论备考需要多少时间,大家在论坛上对一道道怪癖的真题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大家在论坛上咨询备考需不需要看某某书,大家在论坛里无休止的下载这种那种总结.这个那个录音???大家想想,若真理解了我说的这句话的内涵,这些问题是否都应该不是问题.应该说时间有限性的特点,驳斥了一切大而全的复习方式,而一切不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建议都是在毁人不倦,这一点尤其第一次考的水友很容易犯这样的
错误,追求完美,往往效率低下,得不偿失.而把握重点,就将是我下面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二.方法论
我们回顾前面甲遇到的问题,他该如何解决?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延长每天的复习时间(或者假设他可以更早的复习),二是对考试考点及备考资料作出轻重之分,区别对待.哪个更科学?对事物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所要采用的方法.很多人采用的方法是延长战线,把备考时间拉得更长,可是你能记住多少你原来记住的东西?有个叫遗忘的魔鬼时刻在扼杀你的辛苦.所以延长战线绝不是一个好方法,它带来低效率的同时,在扼杀你的激情和信心,时间有限性不会因为你拉长战线而改变多少.也即我首先考虑采用对考点做轻重之分的思路,再考虑是否延长战线.
中国的考试都有几个特点:1)最基本的复习资料已经涵盖了95%以上的考点.2)重者恒重,轻者恒轻.我不确定这两个特点是否也适合注考,于是我需要考察,我花了1天时间看秘三排水工程教材的目录,1天时间看秘三给水工程的目录,1天时间看建水工程的目录,不仅是看,也在思考,在脑袋里建立框架.所以在我正式看书前,我脑袋里已经有了课本的一个基本框架.下一步就是看真题,以及看真题解析,我看了很多年的真题解析,我都看不懂,但还看,我看什么呢?我看它解释参考哪本教材或哪本规范,并作出统计,最后我惊喜的发现最近5年考试中最基本的复习资料已经涵盖了98%的考点.于是我有了取舍参考书的标准,跳高类考试,与其花时间看少数含另2%考点的书本,不如用来再多看一遍含98%考点的书本,同样的时间,可以让你获得更高的分数,这个应该是多年应试教育的总结(能做偏题的学生,不一定得高分,得高分的不一定需要会做偏题,就是同样的道理).然后我再把每题涉及的考点在书上目录中用铅笔画出来,每看一题画一笔,知识题和案例题分开画,于是我又惊喜的发现在涵盖98%考点的基本复习资料中,考点仍然遵循重者恒重,轻者恒轻的规律.于是我发现注考对我一点也不陌生,它真的只是应试考试的延续,什么所谓考察能力就是
4
扯淡.而且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开卷,这将是我对知识点做进一步区分的有利武器.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与其看非重点,不如再多看一遍重点,回报率会更高,
请相信我,这绝对是中国应试的一大法宝.哪些是基本复习资料?有过考试经验的人可能也有个大概的了解,但对于第一次考的人来说可能需要总结下,不过既然我已经总结过,这点大家不妨拿来主义,我将在下面列出来.
1.滚瓜烂熟部分(核心教材,共7本,建议优先对待)
(1)3版教材1-3册(第4册不重要,列在后面);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__-_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__-_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__-_(_年版)
(5)真题集
说明:大家是不是发现没有消防.中水.泳池和雨水,它们重不重要?当然很重要,多重要,我们拿数据说话:以上7本书,在6年(_年__年)考试中专业知识至少占总分的85.25%(为什么是至少呢?因为秘三建水教材中含有消防.中水.雨水等,我按不考虑计算),专业案例至少87%.
2.非常熟悉部分(基本教材,_本规范,如果你备考时间超过6个月,平均(算上周末)每天能有3个小时看书,那么它们你是必须要很熟悉的了)(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__-_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_45-95(_年版)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_84-_(_年版)
(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__-95
(_)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_40-_
(_)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_70-_
(_)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_36-_
(_)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_2-_
(_)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__-_
(_)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_-_
(_)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_93-93) _年版(考得很少,也可以只做了解即可)
说明:该部分在6年(_年__年)考试中专业知识占总分的_.75%,专业案例_%,即前_项已经涵盖专业知识考试98%,专业案例的1_%.
3.了解它们适用范围部分(_本规范,最多也就1年出个把选择题,很多年1题都不出,即使出了,往往在秘三教材中也能找到该知识点,再即使找不到,考的也不会很深,考试时翻完全来得及.所以可以备上,但没必要看的很深,我个人认为跳高类考试,完美主义要不得,了解每本规范适用范围和框架即可.即使你开始看了几遍,到了考试也记不住,我第二轮复习迅速的看了至少2遍,考试时也记不住,那么就留给考试看吧,充分利用开卷考试的特点)
(_)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_35-_
(_)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_9_-_
(_)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_96
5
篇三:如果你愿意我等你到老
你曾经说过我会守护你一辈子,我们会从牵手到白头偕老,热恋中的我们都非常相信这句话.
后来互相之间开始疏远 ,你时常指责我的缺点,我时常说你的毛病,那时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根本不适合在一起,离开并不是放弃而是让互相过得更好!
你所谓的一辈子所谓的白头到老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当我有家的时候我才后悔没有娶你,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到底,你一直是我心中的那一份牵挂.
几十年以后我老伴去世,有时候我真想去看看你,虽然都有儿孙此生基本没太多遗憾,可是你还是忍不住打电话问我为什么这么怕见到你,既然都写信了为什么还不敢面对我,当时我特别感动因为你还是那么爱我,甚至超过我爱你,我说;我曾经说过的一辈子我并没有忘记,只是怕你把我忘记,和你流泪的打完电话.
那时我才知道我应该早点去找你害你苦了一辈子原来你这辈子是收养了一个孩纸并没有结婚.既然我们那么相爱为什么要离开,只怪当初我们太年轻吗?见面时你说很感谢你这么多年你没有忘记我,我心里默默的留着泪,我说你怎么这么傻,你回答我这辈子认定的只是你,你结婚时候我哭了好几天你儿子出生时我也哭过几天那时我认为你把我忘了后来看到你写的信我才知道你还是忘不了我,我也哭了好几天,那以后我已经没有什么要求了看到信我心中的执念已经放下原来这一辈子你都没有负我结婚是迫不得已,没理由离婚因为你找不到她的缺点.我不怪你没有娶我只怪我们爱得太深不能忘记彼此. 你离开时说过一
句话愿你以后把我忘记别把遗憾带进土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