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2享受学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2享受学习(1)
2.2 享受学习
【知识目标】
知道课业学习是中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掌握享受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要求。

【能力目标】
辩证地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提高和增强享受学习的能力,做到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享受学习的观念,形成享受学习过程和欣赏学习结果的良好习惯,培养热爱学习、欣赏学习的情感。

重点
享受学习,学会学习。

难点
学习中有苦,学习中有乐。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回忆之门,想一想,你小学刚入学的时候的心情和表现是怎样的?曾几何时,那快乐渐渐地淡去了,苦涩的滋味渐渐地涌上心头。

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少了,辛苦多了呢?我们还能找回儿时入学的那份快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享受学习》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体味学习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学习,你快乐吗?
活动设计:学生两人一个小组,认真思考并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采用互问互答的形式,就下列问题展开探讨:
(1)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你有哪些快乐的体验?
(2)进入初中后,又有哪些让你快乐的体验?
(3)在未来的学习中,你希望的快乐是什么?
在互问互答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困生寻找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快乐,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为今后的学习树立自信心。

在同学们互问互答中,你也发现其实不论是在小学,还是现在的初中学习生活,我们都有学习的快乐体验,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生活中,什么情境下,你就会体验到快乐?小组长记录,由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分享。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
学习的快乐表现在:
(1)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
(2)自己努力解决了某个问题时;
(3)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
(4)发现自己的潜能时……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但是,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到快乐。

学习中也有辛苦。

为什么学习会使我们感受到辛苦呢?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倾诉学习之苦
第一步:倾诉学习之苦。

在小组内尽情诉说“自己学习中曾经感受过哪些辛苦”。

然后思考分享: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学习中的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第二步:感受学习之苦。

请同学们找寻有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

学生一般能找到的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诗句,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

第三步:应对学习之苦。

在学习中遇到这么多困难时,一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的回答可能有: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感觉到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抱怨太辛苦,放弃努力,问题解决不了,失去信心,感觉自己真笨等,教师应适时引导。

第四步:讨论。

比较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快乐困苦和对待困苦的不同态度及结果,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教师总结:
(1)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还会遇到困难和阻挠,因此,感受到辛苦是正常的。

没有苦哪有甜,学习就是先苦后甜的一个过程,是苦乐相伴,相互交融的。

学习中的苦是暂时的。

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此时咬牙挺一挺,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寻求解决的方法,我们就会收获学习的成果,领略到胜利者的自豪和愉悦。

当我们正在讨论学习的苦与乐时,你是否知道在世界的一些地方,还有我们的同龄人却远离课堂,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2)中学生活丰富多彩,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

在中学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虽然学习中有许多的辛苦与不易,但这是我们初中阶段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既然我们无法放弃学习的任务,那么,我们为何不坦然面对困难、勇敢挑战困难,感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呢?
2.学会学习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说说心里话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学习小组内分享自己学习中的困扰,小组成员集体探究解决这些困扰,小组长对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向全班反馈征集解决方案。

问题:
(1)你有哪些学习的困扰?
(2)为什么我们会在学习中产生这些困惑呢?
(3)面对这些困扰,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办?
教师可以参与指导学习比较困难的小组讨论,提示学生从不同方面反映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扰。

用诱导法鼓励学生说出他们在面对困扰时的做法,组织小组探讨总结面对学习困扰时正确的做法。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
学会学习的要求: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习中有困扰是正常现象。

同学们能发现困扰并讲出来,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说明大家在思考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习中有太多的困扰,也许是同学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也许是对时间的分配利用不够合理,抑或是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学习习惯不好。

在学习中,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才能感受到学习的美好与乐趣,才能更懂得学习,学会享受学习。

要享受学习,就要学会学习。

而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虽然艰苦但充满快乐的探索之旅。

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当然,具体采用哪种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学会学习,还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也可以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想象、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本课小结
诗人孟郊在《劝学》中写到:“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这告诉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自觉学习,勤奋学习。

学习是一个有甜有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学习中的甜与苦,勇敢地面对并坦然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付出艰辛的努力,学会享受学习,使学习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乐趣。

四、布置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2享受学习
第2课时享受学习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唱《读书郎》的儿歌,提出两个问题:读书郎的心情是怎样的?——乐观、不怕困难的心情。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学习
(一)学习中有快乐
活动一:“寻找读书的快乐”的活动
故事一: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种,平均15天就有一种新发明,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发明家。

为了搞发明创造,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

他说:“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故事二:宋末遗民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字里行间流露出学习的无穷乐趣和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有时候也有辛苦。

(二)学习中有辛苦
活动二:“寻找读书的困苦”的活动
请同学们找寻有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
——“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言
说一说: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苦时,你是怎么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有的同学:努力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解决了问题,感觉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

有的同学:怕苦,放弃努力,问题解决不了,失去信心,感觉自己真笨。

教师总结:学习中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三)学习带来的享受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21)
说一说:
1.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你有哪些快乐的体验?进入初中以后,又有哪些让你快乐的体验?在未来的学习中,你希望的快乐是什么?
提示:此处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回答。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提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比如,我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一次在做数学练习题的时候,我好长时间想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我把自己知道的公式全都用了一遍还是解不出来。

当时我很伤心,觉得自己很没用,晚饭也没有吃,还是一直在思考数学题。

后来我换了一种解题思路,很轻松就做出来了。

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很想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教师总结: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目标导学二:学会学习
(一)保持兴趣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22第一处)
想一想:
1.你有哪些学习的困扰?
2.面对这些困扰,该怎么办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展示兴趣迁移法。

当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我们可以运用兴趣迁移法,利用自己对其他科目的兴趣来带动不感兴趣的那些科目,训练时遵循下列做法:
①问自己愿不愿意把这门学科学好,用肯定的语言来回答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将数学学好”“这些单词我很快就会背了”。

这样反复默念,形成一种潜意识。

②进行身心放松训练。

慢慢做三次深呼吸,将心情放松,不要感受到压力。

③想象上自己所喜欢的科目的情景,让心情愉悦起来。

④想象上自己不喜欢的科目的情景,然后将上喜欢的科目的愉快心态迁移到不喜欢的课程上,让自己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也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⑤立即开始学习。

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二)掌握方法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教材P22—23第二处)
思考:
1.比较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

2.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三)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活动六:分享学习方法
说一说:
1.有哪些学习窍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享学习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教师总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课堂总结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

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经历中的快乐瞬间,让学生明白与学习中的困难相比,学习本身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态度。

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学习的苦。

本课时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苦后,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